幼兒園中班數學思維課件【三篇】

字號:

課件設計和運用,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等多方面的客觀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做的得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則會事與愿違,如若枯燥乏味的課件必然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精心設計好一個課件,因勢利導,就能緊扣學生的活動心理,活躍其思維,增強其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思維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郊游

    設計意圖
    我們設計了以帶幼兒去春游為主線的數學游戲活動,引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的探索,真正感知8以內的數量和按數量多少排序的概念。
    教學目標
    1.正確感知8以內的數量,嘗試按數量的多少進行排序。
    2.樂意參加數學操作活動,能仔細觀察,邊操作邊講述。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數量為1~8的實物卡兩套;小羊頭飾;智慧棒。
    學具準備:第一組:數量為1~8的水果卡片6套:第二組:瓢蟲排序材料6套;第三組:數字接龍材料6套。
    教學過程
    1.師生共同聽《郊游》音樂進場。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的景色可美了,今天我們一起去郊游,好嗎?
    2.集體感知8以內的數量并排序。
    (1)師:我們排好隊就可以出發(fā)啦!你們看,這兒有什么呀?(紅、黃、綠旗子各一面)請小朋友看看手上貼的是什么顏色標記?請你站到相同顏色的旗子后面,開始!
    (2)請小朋友數一數,你的卡片上有幾個點子?(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感知自己卡片上點子的數量)說說你是哪個隊的幾號隊員。(按序排隊)
    (3)請小朋友看手上的點子按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好隊。
    3.設置情境,幫助小羊。
    (1)師:小羊,你為什么哭呀?
    小羊:大灰狼給我出了一道排隊的題目,說如果我不會做就來吃掉我,你們能幫助我嗎?
    (2)展示操作單,集體幫助小羊解決問題。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上面有哪些水果?它們是怎樣排的?一個菠蘿后面跟幾個水果呢?為什么?(請幼兒說一說并給水果排隊)
    (3)和小羊道別,繼續(xù)前進。
    4.來到智慧屋。
    師:咦,那兒有一所智慧屋,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智慧姐姐接待小朋友,介紹小組活動名稱及要求:
    第一組:給水果寶寶排隊(先看紅旗插在盒子的哪里,然后按數量的多少給水果寶寶排隊。)
    第二組:給瓢蟲寶寶排隊(先看看瓢蟲身上分別有幾個點子,然后從五角星開始按順序給瓢蟲寶寶排隊。)
    第三組:給數字寶寶排隊(先看好火車頭的位置,然后在車廂上按數字大小的順序排隊。)
    (2)幼兒操作、探索。(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3)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真棒,在智慧屋里玩了三種排隊的游戲,很多小朋友都是按從少到多的順序排的。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這樣排,我們還可以怎么排呢?如果你想到其他的好方法再來告訴我們大家,好嗎?
    (4)智慧姐姐送禮物。
    5.郊游結束。
    
美妙的石榴花托

    教學目標
    1.復習呈封閉狀排列的石榴花托的數數方法。
    2.嘗試用統計的方法記錄分類結果,并愿意用簡潔語言介紹自己的操作結果。
    教學準備
    對封閉型數數已有初步接觸;分類盒、統計表、筆每人一份;幼兒撿的石榴花托每組一盤。“石榴快長大”操作圖片:依次為石榴花托一小石榴一青石榴一成熟的石榴。
    教學過程
    1.復習呈封閉狀排列物的數數方法。
    (1)數數石榴花托有幾瓣
    師:請小朋友每人在盤里取一個石榴花托,仔細數一數它有幾個瓣?你是用什么方法數的?
    小結:在數花瓣的時候,先要認準一個開始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然后一瓣一瓣接著數,這樣就知道數到哪里可以結束,不會漏數也不會重復數了。
    (2)相互檢查,重新確定石榴花托花瓣的數量。
    小結:石榴花托瓣數是不相同的。
    2.按花托瓣的數量分類。
    (1)運用故事《三只蝴蝶》的經典對話交代操作要求,如“4號房子說‘4片花瓣的石榴花托請進來,其他數量的別進來。’”“5號房子說‘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請進來,其他數量的別進來?!?BR>    分類盒:
    (2)幼兒操作,按花托瓣數量的不同,分別將5朵石榴花托送到對應的數字分類盒里。
    (3)幼兒相互展示,介紹自己的分類結果,說說4、5、6、7號房分別請到幾個石榴花托。
    3.嘗試用統計的方法記錄分類結果。
    (1)教師與幼兒討論并確立記錄的方法。
    出示統計表:請幼兒仔細觀察在記錄紙上看到了什么?猜猜它們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2)幼兒操作,用點子符號記錄分類盒中不同瓣數石榴花托的數量。
    教師巡回指導:注意觀察每個幼兒記錄的方法和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3)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紙,找找?guī)装甑氖窕ㄍ卸啵瑤装甑氖窕ㄍ猩佟?BR>    4.游戲“石榴快長大”。
    (1)教師和幼兒確立游戲規(guī)則:用簡潔的話說出不同花瓣數量的石榴花托的個數,講述正確后,石榴花托會慢慢長大。(幼兒根據自己記錄的石榴花托個數,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如: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一共有1朵,6片花瓣的石榴花托一共有3朵……幼兒講述正確后,用抽拉的教具演示石榴逐步長大的過程。)
    (2)同伴間彼此交流,學習用正確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3)進行游戲“石榴快長大”,幼兒依次講述,并用抽拉的方式展示石榴花托慢慢成長的過程。
    
找影子朋友

    設計思路
    這學期來,我們將數學思維活動與幼兒園主題活動有機融合,并積極探索寓教于樂的游戲化教學策略,使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地思考,快樂地學習,自主地成長。本節(jié)活動就是結合中班主題活動《朋友越多越快樂>產生的。
    教學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影子的特點,知道影子是與實物外形一樣的。
    2.學習從上到下、從整體到細小的局部進行細致觀察、比較觀察,在此基礎上判斷并找出實物的影子。
    3.培養(yǎng)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
    教學準備
    1.投影儀;
    2.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卡(操作卡上的內容難度具有遞進性),筆一支;
    3.教師的教學范圖兩大張,分別張貼于黑板兩面,紙棒子一根,兩只具有細微區(qū)別的毛絨熊玩具,紅筆或粉筆一支;
    4.影子知識的準備。
    教學過程
    1.語言激趣導入,引出影子朋友。
    師:小朋友,我很想和大家做朋友,你們愿意和我做朋友嗎?(愿意?。┖湍銈冏雠笥颜娓吲d!今天我還帶來我的一個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師稍作左盼右顧尋找狀。)1、2、3我的好朋友請出來?。ù藭r,投影光亮,師站在光下擺出個美麗姿態(tài),墻上立刻呈現影子造型。)我的好朋友是誰呢?(你的影子。)對嘍!我的好朋友就是我的影子(如圖1)。
    點評
    教師充滿趣味性的語言配以恰當的體態(tài)語言,一下子引起了幼兒的興趣。當影子朋友突然出現于孩子眼前時,很多孩子們叫了起來,那樣子興奮極了。在幼兒開心的笑聲中,活動自然導入到下一環(huán)。
    2.玩一玩,說一說,感知影子與實物的關系。
    (1)在玩中感知實物外形不同,影子也不同。
    師:誰愿意上來請出自己的影子朋友?(請四位幼兒上來,反復兩次。)
    幼兒上來后,師念兒歌:1、2、3,影子朋友請出來?。ó斈畹健罢埑鰜頃r”,打開投影燈光,墻上出現幼兒的影子。)
    師:這是誰的影子朋友?你們怎么知道的?
    幼:因為那個影子和他是一樣的……
    交換玩后師總結:原來影子朋友的形狀和小朋友的樣子是一樣的;小朋友樣子不同,影子朋友也就不一樣(如圖2)。
    (2)在玩中觀察影子的細微變化。
    師:誰來了?(兩只小熊。)仔細找一找!黃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白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你們怎么知道的?
    幼兒:黃熊大一點點,白熊小一點點;黃熊頭上有一朵小花,白熊沒花;白熊拿了一只小杯子,黃熊沒拿杯子……
    師: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我們找影子朋友的時候,可以先看看它們的整體形狀,然后再從上到下看一看它們身上有什么地方不一樣,這樣你就可以找出誰是誰的影子朋友了(如圖3)。
    點評
    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活動,有趣的影子游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觀察的方法。
    3.運用觀察方法,共同尋找影子朋友。
    (1)師:小朋友,有只小狐貍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真著急!想請小朋友來幫忙,你們愿意嗎?(愿意!)你們看?。ǔ霈F一只小狐貍和許多與其相似的影子。)請小朋友來仔細觀察。
    (2)稍等片刻后:“誰是小狐貍的影子朋友?”
    師指著幼兒一致不同意的影子說:為什么它不是?(形狀不一樣:前腿往后……)并將此影子拿到旁邊。
    師指著幼兒一致認同的兩個影子(略有差異),說:“小朋友說這個是它的影子朋友,這個也是它的影子朋友,那讓我們先比較一下這兩個影子(分別將兩個影子放在小狐貍的下面以便幼兒比較觀察),先來看一看它(指著不是的那個)是不是小狐貍的影子朋友?比較比較看,從頭到尾仔細看。(幼兒說“不是”后)問:為什么不是小狐貍的朋友?
    師:哦!小狐貍有長長胡須,而這個影子沒有,所以不是它的朋友。那小狐貍的影子朋友就是誰呢?(幼兒齊指。)對,這才是它的影子朋友。(師用筆圈出來。)
    師:原來這兩個影子只有胡須一點點不一樣,還真難發(fā)現。看來我們觀察時可要仔細(如圖4)。
    點評
    運用小狐貍尋求幫助的方法,不僅激發(fā)了幼兒內在的強者自豪感,而且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幼兒觀察的專注力。為盡快幫助小狐貍找到影子朋友,孩子們很快運用了剛才學會的觀察方法。
    4.運用觀察方法,幼兒獨立操作思考。
    (1)師:小朋友幫助了小狐貍,小狐貍真高興!可是,這里還有很多東西也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也想請小朋友幫忙呢,你們愿意嗎?(愿意。)
    (2)提出操作要求。
    師:你們看!是誰找不到影子朋友?(自行車、小螞蟻、葫蘆娃、小老鼠。)在找影子朋友前,老師提一個要求:請小朋友觀察時要從上到下認真地看,還要一個一個比較地看,保持安靜,自己想,這樣才能找到它們的影子朋友。找出它們的影子朋友后,用筆把影子朋友圈出來。別找鍺哦!不然它們可不高興呢!現在拿出你的操作卡開始吧!
    (3)幼兒獨立操作。(師要注意觀察,暗示幼兒獨立思考,并提醒動作快的幼兒注意檢查。)
    點評
    在幼兒還沉浸于幫助小狐貍的熱情中時,教師提供了人手一份操作卡,讓幼兒繼續(xù)發(fā)揮自己助人的積極性,獨立運用觀察方法操作思考。由于幼兒有委托幫助之任務,所以孩子們獨立操作時非常認真,并能充分運用已有的觀察方法左看右看,靜心思考。
    (4)評價交流
    師:小朋友,你們找出來了嗎?讓我們一起來告訴它們吧!
    說第一個:師:快來告訴它,哪個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一個)同意嗎?(畫圈)為什么這個不是?(這一個沒有座墊、鈴的位置還和它不一樣。)
    說第二個:師:哪個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二個)觀察真仔細!小螞蟻的影子朋友就是它,(畫圈)為什么不是它?(少一只手。)
    第三個:師:哪個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一個、第二個)現在有兩種觀點,先來看這個,它和葫蘆娃一樣嗎?什么不一樣?(頭巾不一樣。)這么一點點的地方不一樣,找出來的小朋友真棒!
    第四個:師:哪個是它的影子朋友?(有多種答案)先來看第一個,是嗎?(不是,多條尾巴,耳朵不一樣。打個叉。)再來看第二個,是嗎?(不是,胡須不一樣。)
    小老鼠的影子朋友是第幾個?(第三個。)
    師:小老鼠的影子朋友可真難找,要在三個里面找一個。可是很多小朋友都找出來了,你們真棒!以后我們會在區(qū)域里面放一些更難的,請小朋友從四個影子里找出它們的影子朋友。你們可以去試一試,看一看誰聰明。
    (5)修改自己的作業(yè),教師作全面檢查。
    師:小朋友,你都找對了嗎?如果你做錯了,可以在原來的上面打個叉,然后重新找出正確的影子朋友。做對的小朋友可以去和自己的影子朋友玩游戲。
    點評
    運用幼兒集體評價的方法,使幼兒逐步學會在互動中掌握獨立判斷自己操作情況的能力。幼兒在互動評價中,表現的欲望非常強烈,特別想第一個告訴你它們的影子朋友是哪個。
    5.延伸:幼兒自由地和自己的影子玩游戲。
    完成的幼兒自由地去燈光下玩影子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