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答題
1.(1)期后事項可以按時段劃分為三個時段:第一個時段是資產(chǎn)負債表日至審計報告日。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以確定截至審計報告日發(fā)生的、需要在財務報表中調整或披露的事項是否均已得到識別。(1分)
第二個時段是審計報告日后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1分)。在審計報告日后,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針對財務報表實施審計程序或進行專門查詢。注冊會計師針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業(yè)務已經(jīng)結束,要識別可能存在的期后事項比較困難,因而無法承擔主動識別第二時段期后事項的審計責任。但是,在這一階段,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并未報出,管理層有責任將發(fā)現(xiàn)的可能影響財務報表的事實告知注冊會計師。當然,注冊會計師還可能從媒體報道、舉報信或者證券監(jiān)管部門告知等途徑獲悉影響財務報表的期后事項。在審計報告日后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如果知悉可能對財務報表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事實,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是否需要修改財務報表,并與管理層討論同時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適當措施。(1分)
第三個時段是財務報表報出日后(1分)。在財務報表報出后,注冊會計師沒有義務針對財務報表做出查詢。在財務報表報出后,如果知悉在審計報告日已存在的、可能導致修改審計報告的事實,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是否需要修改財務報表,并與管理層進行討論。同時,注冊會計師還需要根據(jù)管理層是否修改財務報表、是否采取必要措施確保所有收到原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的人士了解這一情況、是否臨近公布下一期財務報表等具體情況采取適當措施。(1分)
(2)對于注冊會計師在財務報表報出后發(fā)現(xiàn)的事實,知悉后采取行動是有嚴格限制的:這類期后事項應當是在審計報告日已經(jīng)存在的事實;該事實如果被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前獲知,可能影響審計報告。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注冊會計師才需要采取行動。(2分)
1.(1)期后事項可以按時段劃分為三個時段:第一個時段是資產(chǎn)負債表日至審計報告日。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以確定截至審計報告日發(fā)生的、需要在財務報表中調整或披露的事項是否均已得到識別。(1分)
第二個時段是審計報告日后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1分)。在審計報告日后,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針對財務報表實施審計程序或進行專門查詢。注冊會計師針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業(yè)務已經(jīng)結束,要識別可能存在的期后事項比較困難,因而無法承擔主動識別第二時段期后事項的審計責任。但是,在這一階段,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并未報出,管理層有責任將發(fā)現(xiàn)的可能影響財務報表的事實告知注冊會計師。當然,注冊會計師還可能從媒體報道、舉報信或者證券監(jiān)管部門告知等途徑獲悉影響財務報表的期后事項。在審計報告日后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如果知悉可能對財務報表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事實,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是否需要修改財務報表,并與管理層討論同時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適當措施。(1分)
第三個時段是財務報表報出日后(1分)。在財務報表報出后,注冊會計師沒有義務針對財務報表做出查詢。在財務報表報出后,如果知悉在審計報告日已存在的、可能導致修改審計報告的事實,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是否需要修改財務報表,并與管理層進行討論。同時,注冊會計師還需要根據(jù)管理層是否修改財務報表、是否采取必要措施確保所有收到原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的人士了解這一情況、是否臨近公布下一期財務報表等具體情況采取適當措施。(1分)
(2)對于注冊會計師在財務報表報出后發(fā)現(xiàn)的事實,知悉后采取行動是有嚴格限制的:這類期后事項應當是在審計報告日已經(jīng)存在的事實;該事實如果被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前獲知,可能影響審計報告。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注冊會計師才需要采取行動。(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