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三(8)

字號:

34、 G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Z在審查被審計單位M公司的2005年度會計報表前,摘錄了該公司的相關內部控制制度。
    ⑴關于投資業(yè)務的重要內部控制制度摘要:“投資業(yè)務要經過授權審批,要與被投資單位簽訂合同、協(xié)議,并獲取被投資單位出具的投資證明”。
    ⑵關于成本會計控制的重要內部控制制度摘要:“生產通知單、領發(fā)料憑證、產量和工時記錄、人工費用分配表、材料費用分配表、制造費用分配表均事先編號并登記入賬”。
    ⑶關于的購貨業(yè)務的重要內部控制制度摘要:“采用適當的會計科目表;一收到商品或接收勞務就記錄購貨業(yè)務”。
    ⑷關于銷售業(yè)務的重要內部控制制度摘要:“每月定期給顧客寄送對賬單;由獨立人員對應收賬款明細賬作內部核查;將應收賬款明細賬余額合計數與其總賬余額進行比較”。
    ⑸關于銀行存款業(yè)務的重要內部控制制度摘要:“每月月末定期取得銀行對賬單并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jié)表”。
    【要求】
    ⑴指出摘錄一中的規(guī)定有助于G公司實現投資業(yè)務的哪兩個控制目標和相應的管理*認定,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何種控制測試程序;
    ⑵指出摘要二中的制度主要是為實現關于成本會計控制的哪一個的控制目標,敘述注冊會計師針對這一目標實施的控制測試程序和相應的實質性測試程序;
    ⑶確定摘要三中的兩項規(guī)定分別可以幫助G公司實現何種控制目標,列示相應的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程序;
    ⑷確定摘錄四中的三項控制總體上與注冊會計師關于購貨業(yè)務的哪個一般審計目標相對應,分別指出針對三項內部控制實施的控制測試程序和針對你所確定的一般目標相對應的一項實質性測試程序;
    ⑸指出摘錄五中的規(guī)定主要涉及到G公司管理*對其銀行存款業(yè)務的何種認定,列示相關的控制測試與實質性測試程序。
    標準答案:
    ⑴內部控制目標:投資在資產負債表日存在、投資為被審計單位所擁有;管理*認定:存在或發(fā)生、權利與義務控制測試程序:索取投資業(yè)務的授權批準文件,檢查權限是否恰當、手續(xù)是否齊全;索取投資合同或協(xié)議,檢查是否合理、有效;索取被投資單位的投資證明,檢查是否合理、有效。
    ⑵內部控制目標:所有耗費和物化勞動均已反映在成本中。
    控制測試程序:檢查生產通知單、領發(fā)料憑證、產量和工時記錄、人工費用分配表、材料費用分配表、制造費用分配表的順序編號是否完整。
    實質性測試程序:對成本進行分析性復核;將生產通知單、領發(fā)料憑證、產量和工時記錄、人工費用分配表、材料費用分配表、制造費用分配表與成本明細賬相核對。
    ⑶內部控制目標分別是:購貨業(yè)務分類正確;購貨業(yè)務按正確的日期記錄;
    控制測試程序:檢查工作手冊和會計科目表;檢查工作手冊并觀察有無未記錄的賣方發(fā)票。實質性測試程序分別是:參照賣方發(fā)票,比較會計科目上的分類是否正確;將驗收單和賣方發(fā)票上的日期與采購明細賬的日期進行比較。
    ⑷一般審計目標:機械準確性;
    控制測試程序:觀察對賬單是否已寄送;檢查內部核查的標記;檢查將應收賬款明細賬余額合計數與總賬余額進行比較的標記;實質性測試程序:將應收賬款明細賬加總,追查其至總賬的過賬。
    ⑸管理*認定:估價與分攤。
    控制測試程序:索取各月的銀行對賬單和銀行存款余額調節(jié)表;
    實質性測試程序:檢查余額調節(jié)表中未達賬項的真實性以及資產負債表日后的進賬情況。
    本題分數: 5.00 分
    解  析:
    35、 ABC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A和B對公開發(fā)行A股的X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會計報表和合并會計報表進行審計時,發(fā)現以下事項:
    ⑴X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1日與其控股母公司(以下簡稱P公司)簽訂了購買P公司下屬的全資子公司(以下簡稱Y公司)80%股權的協(xié)議。協(xié)議規(guī)定,以2005年7月31日為基準日對Y公司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進行評估, 并以評估確認的所有者權益(凈資產)作為確定股權價格的基礎。交易發(fā)生后,Y公司仍保留其法人資格。
    ⑵2005年7月31日,Y公司所有者權益的賬面余額為4000萬元,其中, 實收資本2000萬元,資本公積500萬元,盈余公積500萬元,未分配利潤1000萬元(系2005年1-7月實現的凈利潤轉入,未分配利潤的年初余額為0)。經評估并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確認,Y公司在評估基準日經評估的所有者權益為5000萬元,經評估增值的1000萬元系土地使用權的增值,其余會計報表項目均未發(fā)生評估增減情況。
    ⑶經股東大會表決通過,2005年9月30日, X股份有限公司支付了4000萬元給P公司獲得了Y公司80%的股權,并辦妥相關的產權變更手續(xù);同日,Y公司根據資產評估結果調賬,將土地使用權評估增值記入資本公積。Y公司對土地使用權評估增值從2005年10月1日起分20年平均攤銷。
    ⑷根據股權轉讓協(xié)議,評估基準日前Y公司實現的凈利潤歸P公司所有(此部分凈利潤擬在對Y公司2005年凈利潤進行分配時作為應付股利支付給P公司)。評估基準日后Y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由X股份有限公司按所持股權比例享有。Y公司2005年1-7月凈利潤為1000萬元,8-9月凈利潤為200萬元,10-12月凈利潤為300萬元。
    ⑸Y公司會計記錄反映的所有者權益為: 2005年7月31日為4000萬元(其中包括2005年1-7月凈利潤1000萬元), 9月30日為5200萬元(其中包括2005年1-9月凈利潤1200萬元和評估增值1000萬元), 12月31日為5500萬元(其中包括2005年1-12月凈利潤為1500萬元和評估增值1000萬元)。
    ⑹2005年度內,Y公司先后向P公司銷售了價款總額為5000萬元的某產品,相應的銷售量占此種產品總銷售量的78%,但銷售價格卻高達銷售給非關聯方企業(yè)的同種產品售價的125%。這些銷售的貨款均未結算, 但已確認為2005年度的主營業(yè)務收入。
    【要求】
    ⑴請指出Y公司會計處理中存在的錯誤,簡要說明理由并列示應當建議的相關審計調整分錄(不考慮調整分錄對所得稅、期末結轉損益及利潤分配的影響)。
    ⑵針對X股份有限公司和Y公司發(fā)生的關聯交易,A和B注冊會計師應當提請X股份有限公司在合并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哪些信息?
    ⑶假定X股份有限公司和Y公司接受了所有審計調整建議,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請代A和B注冊會計師確定關于X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合并會計報表審計的審計意見,并簡單說明原因。
    標準答案:
    ⑴Y公司會計處理存在下列錯誤:
    ①根據有關規(guī)定,公司購買其他企業(yè)的部分股份時,被購買企業(yè)的賬面價格應保持不變。X公司所購買的Y公司股權比例為80%,故不應對資產評估調賬。
    應當建議沖回土地使用權的評估增值。審計調整分錄如下:
    借:資本公積──資產評估增值1000萬元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1000萬元。
    ②Y公司不應對土地使用權的增值進行攤銷。理由同上。
    應當建議沖回土地使用權增值攤銷。審計調整分錄如下: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12.5萬元
     貸:管理費用──土地使用權攤銷12.5萬元
    ③Y公司應將7-8月份實現的凈利潤確認為資本公積。這是因為,X公司購買Y公司的相關手續(xù)直到9月底才辦理完畢,7-8月份凈利潤系購買之前實現的。 建議的審計調整分錄為: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00萬元
     貸:資本公積 200萬元
    ④Y公司不應將銷售給P公司產品的5000萬元銷售額全部確認為當年主營業(yè)務收入。事實上,因Y公司銷售給非關聯方的同種產品的比例已超過20%(實際上達到22%),按規(guī)定,應按銷售給非關聯方的價格確認主營業(yè)務收入4000萬元,而將超過這一金額的部分確認為資本公積。
    應當建議沖回主營業(yè)務收入,同時增加資本公積。審計調整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1000萬元/貸:資本公積1000萬元
    ⑵應當提請X股份有限公司在會計報表附注中的“關聯方及其交易”部分披露以下信息:
    ①X股份有限公司向P公司購買其全資子公司──Y公司80%股權的事項,并說明主要交易條件,包括2005年1-7月凈利潤的歸屬問題及其說明;
    ②Y公司出售產品給P公司的交易,并著重說明交易價格比市場價高1000萬元的事實。
    ③Y公司出售產品給P公司尚未結算的應收賬款為5000萬元。
    ⑶應發(fā)表標準的無保留意見。因為在被審計單位接受了注冊會計師的調整與披露建議之后,其與P公司交易的處理符合國家頒布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規(guī)定,不應在意見段前增加說明段。此外,該交易不削弱其持續(xù)經營能力,也不屬于不確定事項,故亦不應在意見段后增加強調事項段。
    本題分數: 6.00 分
    解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