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試《審計》重點難點講解(9-13章)

字號:

第九章 風險評估
    一、風險評估程序
    (一)風險評估程序的具體內(nèi)容
    (二)風險評估程序的要求:是一個連續(xù)和動態(tài)的收集、更新和分析信息的過程,貫穿于整個審計程序。
    二、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
    (一)基本思路
    了解到的具體情況:
    (1)考慮是否容易導致出現(xiàn)錯報
    (2)導致錯報的性質(zhì)及具體體現(xiàn)
    (二)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nèi)部控制
    1.基本思路
    2.業(yè)務流程層面了解被審計單位內(nèi)部控制的步驟
    四、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一)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的審計程序
    (二)僅通過實質(zhì)性程序無法應對的重大錯報風險
    (三)與治理層和管理層的溝通
    第十章 風險應對
    一、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
    (一)總體應對措施
    (二)總體應對措施對擬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總體方案的影響
    二、針對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三、控制測試
    (一)控制測試的含義和要求
    (二)控制測試的性質(zhì)
    (1)控制測試的性質(zhì)的含義
    (2)實施實質(zhì)性程序的結(jié)果對控制測試結(jié)果的影響
    (三)控制測試的時間
    (四)控制測試的范圍
    四、實質(zhì)性程序
    (一)實質(zhì)性程序的性質(zhì)
    (二)實質(zhì)性程序的時間
    (三)實質(zhì)性程序的范圍
    第十一章 財務報表審計中對舞弊的考慮
    一、舞弊發(fā)生的因素
    二、治理層、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一)治理層、管理層的責任
    (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三、在風險評估和應對過程中對舞弊的考慮
    (一)評估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假定被審計單位在收入確認方面存在舞弊風險
    (二)針對舞弊導致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審計程序
    (三)針對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的風險實施的程序
    四、與管理層、治理層和監(jiān)管機構的溝通
    第十二章 審計抽樣
    一、選取測試項目的方法
    (一)選取全部項目
    (二)選取特定項目
    (三)審計抽樣
    二、審計抽樣概述
    (一)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
    (二)樣本設計
    (1)總體應當適當、完整
    (2)分層
    (三)樣本選取
    (四)樣本結(jié)果評價
    (1)分析樣本誤差
    (2)推斷總體誤差
    (3)形成審計結(jié)論
    三、控制測試中抽樣方法的運用
    四、實質(zhì)性程序中抽樣技術的運用
    (一)非統(tǒng)計抽樣
    (二)統(tǒng)計抽樣
    第十三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huán)審計
    一、銷售收款內(nèi)部控制及其測試
    二、主營業(yè)務收入的審計
    (一)檢查主營業(yè)務收入的確認、計量(真實、完整、準確、截止)
    (二)分析程序
    (三)實施銷售的截止測試(參考教材P314頁倒數(shù)1、2、3段內(nèi)容)
    三、應收賬款的審計
    (一)分析應收賬款賬齡
    (二)分析程序
    (三)函證應收賬款
    (四)應收賬款的重分類
    四、壞賬準備的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