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一)A注冊會計師負責對甲公司20×7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獲取和評價審計證據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yè)判斷。
1.在獲取的下列審計證據中,可靠性的通常是( )。
A.甲公司連續(xù)編號的采購訂單
B.甲公司編制的成本分配計算表
C.甲公司提供的銀行對賬單
D.甲公司管理層提供的聲明書
【答案】C
【解析】選項ABD屬于來自于被審計單位內部的證據,而選項C是來源于被審計單位外部的證據。外部證據比來源于被審計單位內部證據更可靠,所以選擇C。
2.下列各項中,為獲取適當審計證據所實施的審計程序與審計目標最相關的是( )。
A.從甲公司銷售發(fā)票中選取樣本,追查至對應的發(fā)貨單,以確定銷售的完整性
B.實地觀察甲公司固定資產,以確定固定資產的所有權
C.對已盤點的甲公司存貨進行檢查,將檢查結果與盤點記錄相核對,以確定存貨的計價正確性
D.復核甲公司編制的銀行存款余額調節(jié)表,以確定銀行存款余額的正確性
【答案】D
【解析】選項A與銷售業(yè)務的完整性無關;選項B實地觀察主要證實固定資產的存在,對證實所有權作用不大;選項C主要與存在和完整性相關。
3.在對資產存在性認定獲取審計證據時,正確的測試方向是( )。
A.從財務報表到尚未記錄的項目
B.從尚未記錄的項目到財務報表
C.從會計記錄到支持性證據
D.從支持性證據到會計記錄
【答案】C
【解析】存在性的測試方向主要是從賬到證。選項A和選項B財務報表與尚未記錄的項目之間沒有對應關系,所以無法證實存在性。選項D可證實完整性認定。
4.下列與審計證據相關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如果審計證據數據足夠,就可以彌補審計證據的質量缺陷
B.審計工作通常不涉及鑒定文件的真?zhèn)?,對用作審計證據的文件記錄,只需考慮相關內容控制的有效性
C.不應考慮獲取審計證據的成本與獲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間的關系
D.會計記錄中含有的信息本身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審計證據作為對財務報表發(fā)表審計意見的基礎
【答案】D
【解析】如果獲得的審計證據質量高,可以適當的減少審計證據的數量,但是并不能說審計證據數量足夠,就可以降低對審計證據質量的要求,所以選項A的說法錯誤;審計工作確實不涉及到鑒證證據的真?zhèn)危菍徲嬜C據的評價不能僅僅考慮相關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還應該同時考慮審計證據的來源等相關影響因素,所以選項B的說法錯誤;審計工作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基礎上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并不能一味的追求審計質量,而使成本過高,所以選項C的說法也是錯誤的。
(二)B注冊會計師負責對乙公司20×7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編制和歸整審計工作底稿時,B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yè)判斷。
5.根據審計準則的規(guī)定,在記錄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時,應當記錄測試的特定項目或事項的識別特征。在記錄識別特征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對乙公司生成的訂購單進行測試,將供貨商作為主要識別特征
B.對需要選取既定總體內一定金額以上的所有項目進行測試,將該金額以上的所有項目作為主要識別特征
C.對運用系統(tǒng)抽樣的審計程序,將樣本來源作為主要識別特征
D.對詢問程序,將詢問時間作為主要識別特征
【答案】B
【解析】選項A應當是將訂購單的日期或編號作為測試訂購單的識別特征;選項C應為通過樣本的來源、抽樣的起點及抽樣間隔來識別已選取的樣本;選項D應當是將詢問的時間、被詢問人的姓名及職位作為識別特征。
6.下列有關審計工作底稿歸檔期限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如果完成審計業(yè)務,歸檔期限為審計報告日后六十天內
B.如果完成審計業(yè)務,歸檔期限為外勤審計工作結束日后六十天內
C.如果未能完成審計業(yè)務,歸檔期限為外勤審計工作中止日后三十天內
D.如果未能完成審計業(yè)務,歸檔期限為審計業(yè)務中止日后三十天內
【答案】A
【解析】完成了審計工作,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為審計報告日后60天內,如果注冊會計師未能完成審計業(yè)務,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為審計業(yè)務中止后的60天內。
7.B注冊會計師對乙公司20×7年度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的日期為20×8年2月15日,乙公司對外報出財務報表的日期為20×8年2月20日。在完成審計檔案的歸整工作后,可以變動審計工作底稿的是( )。
A.20×8年5月5日,乙公司發(fā)生火災,燒毀一生產車間,導致生產全部停工
B.20×8年5月10日,法院對乙公司涉訟的專利侵權案作出最終判決,乙公司賠償原告2000萬元。20×7年12月31日,該案件尚在審理過程中,由于無法合理估計賠償金額,乙公司在20×7年度財務報表中對這一事項作了充分披露,未確認預計負債
C.20×8年5月15日,B注冊會計師知悉乙公司20×7年12月31日已存在的、可能導致修改審計報告的舞弊行為
D.20×8年5月20日,乙公司收回一筆20×6年已經注銷的應收賬款,金額為1000萬元
【答案】C
【解析】選項A和D是在財務報表報出日后發(fā)生的事項,注冊會計師不需采取行動,不用增加審計程序,所以不涉及變動審計工作底稿;選項B由于在資產負債表日無法合理估計賠償金額可以不計提預計負債,并且在財務報表報出日后審理完畢,注冊會計師不需要采取行動,不用增加審計程序,不涉及變動審計工作底稿;選項C屬于在第三階段發(fā)現的在資產負債表日前存在的事項,需要采取行動,提請被審計單位修改報表。
(一)A注冊會計師負責對甲公司20×7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獲取和評價審計證據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yè)判斷。
1.在獲取的下列審計證據中,可靠性的通常是( )。
A.甲公司連續(xù)編號的采購訂單
B.甲公司編制的成本分配計算表
C.甲公司提供的銀行對賬單
D.甲公司管理層提供的聲明書
【答案】C
【解析】選項ABD屬于來自于被審計單位內部的證據,而選項C是來源于被審計單位外部的證據。外部證據比來源于被審計單位內部證據更可靠,所以選擇C。
2.下列各項中,為獲取適當審計證據所實施的審計程序與審計目標最相關的是( )。
A.從甲公司銷售發(fā)票中選取樣本,追查至對應的發(fā)貨單,以確定銷售的完整性
B.實地觀察甲公司固定資產,以確定固定資產的所有權
C.對已盤點的甲公司存貨進行檢查,將檢查結果與盤點記錄相核對,以確定存貨的計價正確性
D.復核甲公司編制的銀行存款余額調節(jié)表,以確定銀行存款余額的正確性
【答案】D
【解析】選項A與銷售業(yè)務的完整性無關;選項B實地觀察主要證實固定資產的存在,對證實所有權作用不大;選項C主要與存在和完整性相關。
3.在對資產存在性認定獲取審計證據時,正確的測試方向是( )。
A.從財務報表到尚未記錄的項目
B.從尚未記錄的項目到財務報表
C.從會計記錄到支持性證據
D.從支持性證據到會計記錄
【答案】C
【解析】存在性的測試方向主要是從賬到證。選項A和選項B財務報表與尚未記錄的項目之間沒有對應關系,所以無法證實存在性。選項D可證實完整性認定。
4.下列與審計證據相關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如果審計證據數據足夠,就可以彌補審計證據的質量缺陷
B.審計工作通常不涉及鑒定文件的真?zhèn)?,對用作審計證據的文件記錄,只需考慮相關內容控制的有效性
C.不應考慮獲取審計證據的成本與獲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間的關系
D.會計記錄中含有的信息本身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審計證據作為對財務報表發(fā)表審計意見的基礎
【答案】D
【解析】如果獲得的審計證據質量高,可以適當的減少審計證據的數量,但是并不能說審計證據數量足夠,就可以降低對審計證據質量的要求,所以選項A的說法錯誤;審計工作確實不涉及到鑒證證據的真?zhèn)危菍徲嬜C據的評價不能僅僅考慮相關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還應該同時考慮審計證據的來源等相關影響因素,所以選項B的說法錯誤;審計工作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基礎上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并不能一味的追求審計質量,而使成本過高,所以選項C的說法也是錯誤的。
(二)B注冊會計師負責對乙公司20×7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編制和歸整審計工作底稿時,B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yè)判斷。
5.根據審計準則的規(guī)定,在記錄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時,應當記錄測試的特定項目或事項的識別特征。在記錄識別特征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對乙公司生成的訂購單進行測試,將供貨商作為主要識別特征
B.對需要選取既定總體內一定金額以上的所有項目進行測試,將該金額以上的所有項目作為主要識別特征
C.對運用系統(tǒng)抽樣的審計程序,將樣本來源作為主要識別特征
D.對詢問程序,將詢問時間作為主要識別特征
【答案】B
【解析】選項A應當是將訂購單的日期或編號作為測試訂購單的識別特征;選項C應為通過樣本的來源、抽樣的起點及抽樣間隔來識別已選取的樣本;選項D應當是將詢問的時間、被詢問人的姓名及職位作為識別特征。
6.下列有關審計工作底稿歸檔期限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如果完成審計業(yè)務,歸檔期限為審計報告日后六十天內
B.如果完成審計業(yè)務,歸檔期限為外勤審計工作結束日后六十天內
C.如果未能完成審計業(yè)務,歸檔期限為外勤審計工作中止日后三十天內
D.如果未能完成審計業(yè)務,歸檔期限為審計業(yè)務中止日后三十天內
【答案】A
【解析】完成了審計工作,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為審計報告日后60天內,如果注冊會計師未能完成審計業(yè)務,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為審計業(yè)務中止后的60天內。
7.B注冊會計師對乙公司20×7年度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的日期為20×8年2月15日,乙公司對外報出財務報表的日期為20×8年2月20日。在完成審計檔案的歸整工作后,可以變動審計工作底稿的是( )。
A.20×8年5月5日,乙公司發(fā)生火災,燒毀一生產車間,導致生產全部停工
B.20×8年5月10日,法院對乙公司涉訟的專利侵權案作出最終判決,乙公司賠償原告2000萬元。20×7年12月31日,該案件尚在審理過程中,由于無法合理估計賠償金額,乙公司在20×7年度財務報表中對這一事項作了充分披露,未確認預計負債
C.20×8年5月15日,B注冊會計師知悉乙公司20×7年12月31日已存在的、可能導致修改審計報告的舞弊行為
D.20×8年5月20日,乙公司收回一筆20×6年已經注銷的應收賬款,金額為1000萬元
【答案】C
【解析】選項A和D是在財務報表報出日后發(fā)生的事項,注冊會計師不需采取行動,不用增加審計程序,所以不涉及變動審計工作底稿;選項B由于在資產負債表日無法合理估計賠償金額可以不計提預計負債,并且在財務報表報出日后審理完畢,注冊會計師不需要采取行動,不用增加審計程序,不涉及變動審計工作底稿;選項C屬于在第三階段發(fā)現的在資產負債表日前存在的事項,需要采取行動,提請被審計單位修改報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