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藥物

字號:

近年來將治療RA的藥物分為兩大類:控制癥狀藥和控制疾病藥。由于RA病因不明,故當今并無堪稱控制疾病的藥??刂瓢Y狀的抗風濕藥分為四類:
    一、非甾體類抗炎藥,通常稱一線藥,這類藥物種類繁多;
    二、類固醇激素,激素是一個非常好的止痛抗炎藥,但長期單獨使用不能改善病情,反而帶來許多副作用,激素作為二線慢作用藥起效前的過渡性用是可以的,但用量要小(強的松每日5~10克),時間不宜太長。在病情較重,伴有關節(jié)外表現(xiàn)的患者,短期治療沖擊,并聯(lián)合二線藥治療是必要的;
    三、慢作用抗風濕藥,通常稱為二線藥,所謂慢作用藥包括抗瘧藥、金鹽、青霉胺和柳氮碘胺毗啶,它們治療RA起效慢,長期使用對RA病情有一定緩解作用,故也稱病情改善藥。
    四、疫抑制劑:常用有氨甲喋吟、環(huán)磷酰胺、硫唑嘌吟、雷公藤、青風藤等。
    (1)抗瘧藥:抗瘧藥有抑制DNA、RNA及蛋白質的合成,干擾抗原-抗體反應,抑制淋巴細胞轉化,抑制中性粒細胞趨化和吞噬作用。穩(wěn)定溶酶體膜和對抗前列腺素,阻斷血小板聚集與粘附作用,因而早已被用于治療RA。對視網(wǎng)膜色素層有損害,造成視力減退,直至失明,因而,每6個月必須進行視網(wǎng)膜檢查。有心臟病者也應慎用。
    (2)金制劑:有注射金和口服制劑金諾芬(商品名瑞得),其作用機制未明,它可降低炎癥血管通透性,減輕炎癥細胞浸潤,抑制細胞吞噬,抑制溶酶體酶活性等,能減緩粘膜糜爛,使病情改善。副反應有痞癢皮疹、口腔炎、腹瀉、血小板減少,腎損害,但很少發(fā)生。
    (3)青霉胺:治療RA的機制未明,可能與青霉胺的琉基還原作用有關。它可使血漿中巨球蛋白降解,使RF滴度下降,可抑制淋巴細胞轉化,使抗體生成減少。能與銅結合而抑制單胺氧化酶及其相應酶的活性。副作用有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腎損害、皮疹等。
    (4)柳氮碘胺毗啶:治療有一定療效,有效率可達76%,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代謝產(chǎn)物5-氨基水楊酸和磺胺毗啶有關??赡軐γ庖呦到y(tǒng)有影響。副作用有胃腸道反應、過敏、頭痛、眩暈及骨髓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