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憲法與法律的關系:“以法律的形式”、“法律效力”的形式出現(xiàn),指法的一般特征,即一般性、規(guī)范性、強制性。當憲法和法律相聯(lián)系或者和行政法規(guī)相聯(lián)系使用時,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
憲法和法律的共同點:
1.共同的經濟基礎
2.國家制定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3.通過權利義務來保護社會秩序
4.一樣具有制裁性。
“法律的法律”。
二 憲法與憲政的關系:憲政是以民主事實為政治內容的憲法的實施。
憲政的要素是:制憲、民主、法治與人權。
憲政的基本特征:實施憲法是憲政建立的基本途徑;建立有限政府是憲政的基本精神;樹立憲法的權威是憲政的集中表現(xiàn)。
關系:憲法是靜態(tài)的憲政是動態(tài)的,憲法是憲政的前提,憲政是憲法的生命,是憲法的實現(xiàn)過程。憲法是規(guī)范形態(tài),憲政是現(xiàn)實形態(tài)。憲法提供一種方式方法,憲政提供一種社會追求的目標。有去區(qū)別,但是要避免擴大兩者沖突。
三 憲法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的作用:
(一)在立法中的作用:
(1)確立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目標。
(2)確立了立法的統(tǒng)一基礎。
(3)合理的法律體系的建立是實現(xiàn)憲法的基本形式之一。
(4)規(guī)定了解決法律體系內部沖突的機制。
(5)是立法體制發(fā)展與完善的基礎與依據。
(二)憲法在司法中的作用:
(1)憲法是審判權和檢察權的來源。
(2)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了司法機關進行活動的基本原則。
(3)法官和檢察官的憲法意識對法治的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
四 憲法規(guī)范的分類:確認性規(guī)范(對已經存在事實的認定,肯定性規(guī)范,如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禁止性規(guī)范(限制性,也可以稱強行性規(guī)范,應當做什么也屬于)、權力性規(guī)范與義務性規(guī)范(調整公民具體權利與義務)、程序性規(guī)范
五 憲法效力:憲法作為法律規(guī)范所發(fā)揮的約束力與強制性。憲法具有法律效力
1.憲法制定權來源的正當性
2.憲法規(guī)定內容的合理性3 憲法程序的正當性。
憲法效力的特點:性與直接性。
適用于自然人,僑居在國外的華僑。外國人和法人在一定條件下成為基本權利主體。憲法的領土的效力涉及包括臺灣在內的所有中國領土。憲法在不同領域的適用上有差異。
六 文化制度的特點:
1.屬于上層建筑
2.鮮明的階級性
3.歷史性4民族性
七 政權組織形式的種類:資本主義國家:二元君主立憲制(約旦、沙特阿拉伯)、議會君主立憲制(英國、日本、荷蘭)、總統(tǒng)制(美國)、議會共和制(意大利)、委員會制(瑞士)。半總統(tǒng)半議會制(1958年后的法國)
社會主義國家都是人民代表制。
八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
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邏輯起點
2.選民民主選舉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前提。
3.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礎建立全部國家機構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
4.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關鍵。
【體系】
憲法修正案
內容
1988年
第1修正案:私營經濟是補充,對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jiān)督、管理
第2修正案:允許出租、轉讓土地的使用權
1993年
第3修正案: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改革開放,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家
第4修正案: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
第5修正案:“國營經濟”改為“國有經濟”
第6修正案:家庭聯(lián)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
第7修正案: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
第8修正案:“國營企業(yè)”改為“國有企業(yè)”
第9修正案:廢除“集體經濟組織受國家計劃指導”
第10修正案:“國營企業(yè)”改為“國有企業(yè)”
第11修正案:縣級人大任期從三年改為五年
1999年
第12修正案: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
第13修正案: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第14修正案: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15修正案:家庭聯(lián)產承包經營為基礎,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第16修正案:非公有制經濟是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對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jiān)督和管理
第17修正案:“*活動”改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
2004年
第18修正案: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
第19修正案: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增加“社會主義建設者”
第20修正案:征收或征用土地并給與補償
第21修正案:國家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對非公有制經濟進行鼓勵、支持、引導、監(jiān)督、管理
第22修正案: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征收或征用公民私有財產并給與補償
第23修正案:建立健全同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
第24修正案: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第25修正案:全國人大中增加特別行政區(qū)選出的人大代表
第26修正案:“戒嚴”改為“緊急狀態(tài)”
第27修正案:“戒嚴”改為“緊急狀態(tài)”
第28修正案:國家主席代表國家進行國事活動,接受外國使節(jié)
第29修正案:“戒嚴”改為“緊急狀態(tài)”
第30修正案:鄉(xiāng)級人大任期從三年改為五年
第31修正案:增加國歌
【練習】2002年第39題:
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對我國憲法作了重要修改,下列哪些內容是這一修正案包括的主要內容?
A.明確把“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寫進憲法
B.明確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進憲法
C.明確規(guī)定“國家加強立法,完善宏觀調控”
D.明確規(guī)定“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2003年第40題:
我國1993年的憲法修正案涉及下列哪些方面的內容?
A.明確把“堅持改革開放”寫進憲法
B.增加規(guī)定“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轉讓”
C.明確把“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寫進憲法
D.把縣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由3年改成5年
2005年第58題:
根據200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下列有關國家對個體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實行的政策的文字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國家通過行政管理,指導、幫助和監(jiān)督個體經濟
B.國家對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jiān)督和管理
C.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fā)展
D.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jiān)督和管理
2006年第59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2條、第20條分別對憲法第10條第4款、第3款進行了修改。關于這些修改,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明確了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轉讓
B.確認了國家對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的支配權力
C.明令禁止侵占、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D.明確了國家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的公共目的和補償義務
2007年64題:
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A、2004 年憲法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非公有制經濟的從業(yè)人員”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
B、1999 年憲法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
C、1999 年憲法修正案將國家保障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權神圣不可侵犯寫進憲法
D、1988 年憲法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集體土地所有權可以依法出租或者轉讓
2006年第9題:
按照憲法的理論,制憲主體不同于制憲機關。下列關于我國憲法的制憲主體或制憲機關的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制憲主體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制憲主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我國的制憲機關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制憲機關,憲法起草委員會是它的具體工作機關
D.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是我國的制憲機關
2006年第10題:
根據憲法制定的機關不同,可以把憲法分為民定憲法、欽定憲法和協(xié)定憲法。下列哪一部憲法是協(xié)定憲法?
A.1830年法國憲法
B.1779年美國《邦聯(lián)條例》
C.1889年日本憲法
D.1919年德國魏瑪憲法
(資產階級對憲法的分類:(1)成文憲法和不成文憲法 英國學者蒲萊士首次提出。是否具有統(tǒng)一法典的形式所進行的分類。17、16世紀自然法學派的社會契約論是成文憲法思想最重要的淵源。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是世界歷第一部成文憲法,1791年法國憲法則是歐洲大陸第一部成文憲法。英國是典型的不成文憲法,主要是革命不徹底以及英國民眾對不成文憲法的習慣認同。(2)剛性憲法和柔性憲法 英國學者蒲萊士首次提出。以憲法是否有嚴格的制定、修改程序為標準。成文憲法往往是剛性憲法。(3)欽定、民定和協(xié)定憲法。以制定憲法的機關為標準。1215年英國的《自由大憲章》是國王和貴族、和城市市民的妥協(xié)。)
【考點】
1、憲法解釋、憲法修改、憲法實施保障
憲法解釋
憲法修改△(憲法修改的定義)
憲法實施保障
分
類
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專門機關 全面修改(新憲法取代舊憲法,我國三次)、部分修改(增補刪除條文,我國六次)
一般情況下部分修改優(yōu)于全面修改憲法修改的基本原因:
(1)適應社會發(fā)展和變化。
(2)彌補憲法實施中的漏洞 (1)司法機關保障型、立法機關保障型、專門機關保障型;(2)事前審查和事后審查;(3)附帶性審查(司法審查)和憲法訴訟
我
國
立法機關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 憲法修改程序:全國人大常委會或1/5以上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全國人大全體代表2/3以上通過 (1)立法機關保障型; (2)事前審查(批準)和事后審查(改變或撤銷)
【練習】
2005年第62題:
根據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憲法監(jiān)督制度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guī)的撤銷屬于事后監(jiān)督
B.我國的憲法監(jiān)督體制以附帶性審查為主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自治區(qū)的自治條例屬于事先監(jiān)督
2006年第62題:
專門機關負責保障憲法實施是憲法實施保障體制的重要形式。有關專門機關負責保障憲法實施的體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A.專門機關負責憲法實施的體制起源于1799年法國憲法設立的護法元老院
B.憲法法院和憲法委員會是專門機關負責保障憲法實施體制的兩種主要形式
C.我國負責保障憲法實施的專門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D.最早提出設立憲法法院的是奧地利規(guī)范法學派代表人物漢斯〃凱爾森
2、國家基本制度
經濟制度 行政區(qū)劃
土地: (1)城市的土地,國家所有;(2)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國家、集體所有;(3)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地,集體所有 (1)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2)設區(qū)的市(地級市)、自治州;(3)不設區(qū)的市(縣級市)、縣、自治縣、市轄區(qū);(4)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
自然資源:(1)礦藏、水流,國家所有;(2)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國家、集體所有 (1)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設立、撤銷、更名,特別行政區(qū)的設立,全國人大決定;(2)縣、市、市轄區(qū)的部分行政界線的變更、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設立、撤銷、更名、行政界線的變更,省級政府決定;(3)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行政界線的變更、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qū)的設立、撤銷、更名、隸屬關系的變更、自治州、自治縣行政界線的變更、縣、市的行政界線的重大變更,國務院決定
關于政府派出機關:
《地方組織法》第68條 省、自治區(qū)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時候,經國務院批準,可以設立若干派出機關。
縣、自治縣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時候,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批準,可以設立若干區(qū)公所,作為它的派出機關。
市轄區(qū)、不設區(qū)的市的人民政府,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可以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
【練習】
2002年第5題:
根據我國現(xiàn)行憲法和有關法律規(guī)定、下列有關行政區(qū)域劃分、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處理的主管部門的表述中,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A.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的主管部門無權進行行政區(qū)劃
B.有權進行行政區(qū)劃的部門,也就是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的主管部門
C.主管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的部門,也有權處理行政區(qū)劃問題
D.主管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的部門,也是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的處理決定機關
2002年第6題:
張家村與李家村毗鄰,李家村的用水取自流經張家村的小河,多年來兩村經常因用水問題發(fā)生沖突。2001年春,為根本解決問題,縣政府決定將這條小河的水流交給鄉(xiāng)水管站統(tǒng)一調配。張家村人認為:小河歷就屬于張家村所有,縣政府無權將這條河的水流交鄉(xiāng)水管站統(tǒng)一調配,遂將縣政府告上法院。請問:
根據現(xiàn)行憲法和法律,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張家村告的有理,因為水流屬于村民集體所有,政府無權收歸國有
B.張家村告的有理,因為這條小河的河床屬于張家村集體所有,這條小河里的水流當然也屬于村民集體支配
C.縣政府的決定合法,因為水流屬于國家所有,政府當然有權調配河水的供應
D.縣政府的決定合法,因為水流雖然居于張家村所有,但李家村人也應享有喝水用水的權利,為解決李家村用水問題,政府可以將水流供應統(tǒng)一調配
2002年第88題:
根據憲法和法律,下列有關國家機構職權的表述中哪些是錯誤的?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無權決定設立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
B.國務院有權決定自治州的設立
C.自治區(qū)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民族鄉(xiāng)的設立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有權決定大赦
2005年第9題:
根據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下列哪一種說法不正確?
A.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有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屬于集體所有
C.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對土地實行征收或征用
D.土地的所有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轉讓
2007年第17題:
根據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某市將所管轄的一個縣變?yōu)槭休爡^(qū)。根據《憲法》規(guī)定,上述改變應由下列哪一機關批準?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國務院
D.所在的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憲法和法律的共同點:
1.共同的經濟基礎
2.國家制定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3.通過權利義務來保護社會秩序
4.一樣具有制裁性。
“法律的法律”。
二 憲法與憲政的關系:憲政是以民主事實為政治內容的憲法的實施。
憲政的要素是:制憲、民主、法治與人權。
憲政的基本特征:實施憲法是憲政建立的基本途徑;建立有限政府是憲政的基本精神;樹立憲法的權威是憲政的集中表現(xiàn)。
關系:憲法是靜態(tài)的憲政是動態(tài)的,憲法是憲政的前提,憲政是憲法的生命,是憲法的實現(xiàn)過程。憲法是規(guī)范形態(tài),憲政是現(xiàn)實形態(tài)。憲法提供一種方式方法,憲政提供一種社會追求的目標。有去區(qū)別,但是要避免擴大兩者沖突。
三 憲法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的作用:
(一)在立法中的作用:
(1)確立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目標。
(2)確立了立法的統(tǒng)一基礎。
(3)合理的法律體系的建立是實現(xiàn)憲法的基本形式之一。
(4)規(guī)定了解決法律體系內部沖突的機制。
(5)是立法體制發(fā)展與完善的基礎與依據。
(二)憲法在司法中的作用:
(1)憲法是審判權和檢察權的來源。
(2)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了司法機關進行活動的基本原則。
(3)法官和檢察官的憲法意識對法治的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
四 憲法規(guī)范的分類:確認性規(guī)范(對已經存在事實的認定,肯定性規(guī)范,如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禁止性規(guī)范(限制性,也可以稱強行性規(guī)范,應當做什么也屬于)、權力性規(guī)范與義務性規(guī)范(調整公民具體權利與義務)、程序性規(guī)范
五 憲法效力:憲法作為法律規(guī)范所發(fā)揮的約束力與強制性。憲法具有法律效力
1.憲法制定權來源的正當性
2.憲法規(guī)定內容的合理性3 憲法程序的正當性。
憲法效力的特點:性與直接性。
適用于自然人,僑居在國外的華僑。外國人和法人在一定條件下成為基本權利主體。憲法的領土的效力涉及包括臺灣在內的所有中國領土。憲法在不同領域的適用上有差異。
六 文化制度的特點:
1.屬于上層建筑
2.鮮明的階級性
3.歷史性4民族性
七 政權組織形式的種類:資本主義國家:二元君主立憲制(約旦、沙特阿拉伯)、議會君主立憲制(英國、日本、荷蘭)、總統(tǒng)制(美國)、議會共和制(意大利)、委員會制(瑞士)。半總統(tǒng)半議會制(1958年后的法國)
社會主義國家都是人民代表制。
八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
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邏輯起點
2.選民民主選舉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前提。
3.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礎建立全部國家機構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
4.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關鍵。
【體系】
憲法修正案
內容
1988年
第1修正案:私營經濟是補充,對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jiān)督、管理
第2修正案:允許出租、轉讓土地的使用權
1993年
第3修正案: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改革開放,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家
第4修正案: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
第5修正案:“國營經濟”改為“國有經濟”
第6修正案:家庭聯(lián)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
第7修正案: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
第8修正案:“國營企業(yè)”改為“國有企業(yè)”
第9修正案:廢除“集體經濟組織受國家計劃指導”
第10修正案:“國營企業(yè)”改為“國有企業(yè)”
第11修正案:縣級人大任期從三年改為五年
1999年
第12修正案: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
第13修正案: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第14修正案: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15修正案:家庭聯(lián)產承包經營為基礎,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第16修正案:非公有制經濟是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對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jiān)督和管理
第17修正案:“*活動”改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
2004年
第18修正案: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
第19修正案: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增加“社會主義建設者”
第20修正案:征收或征用土地并給與補償
第21修正案:國家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對非公有制經濟進行鼓勵、支持、引導、監(jiān)督、管理
第22修正案: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征收或征用公民私有財產并給與補償
第23修正案:建立健全同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
第24修正案: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第25修正案:全國人大中增加特別行政區(qū)選出的人大代表
第26修正案:“戒嚴”改為“緊急狀態(tài)”
第27修正案:“戒嚴”改為“緊急狀態(tài)”
第28修正案:國家主席代表國家進行國事活動,接受外國使節(jié)
第29修正案:“戒嚴”改為“緊急狀態(tài)”
第30修正案:鄉(xiāng)級人大任期從三年改為五年
第31修正案:增加國歌
【練習】2002年第39題:
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對我國憲法作了重要修改,下列哪些內容是這一修正案包括的主要內容?
A.明確把“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寫進憲法
B.明確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進憲法
C.明確規(guī)定“國家加強立法,完善宏觀調控”
D.明確規(guī)定“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2003年第40題:
我國1993年的憲法修正案涉及下列哪些方面的內容?
A.明確把“堅持改革開放”寫進憲法
B.增加規(guī)定“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轉讓”
C.明確把“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寫進憲法
D.把縣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由3年改成5年
2005年第58題:
根據200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下列有關國家對個體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實行的政策的文字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國家通過行政管理,指導、幫助和監(jiān)督個體經濟
B.國家對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jiān)督和管理
C.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fā)展
D.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jiān)督和管理
2006年第59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2條、第20條分別對憲法第10條第4款、第3款進行了修改。關于這些修改,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明確了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轉讓
B.確認了國家對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的支配權力
C.明令禁止侵占、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D.明確了國家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的公共目的和補償義務
2007年64題:
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A、2004 年憲法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非公有制經濟的從業(yè)人員”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
B、1999 年憲法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
C、1999 年憲法修正案將國家保障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權神圣不可侵犯寫進憲法
D、1988 年憲法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集體土地所有權可以依法出租或者轉讓
2006年第9題:
按照憲法的理論,制憲主體不同于制憲機關。下列關于我國憲法的制憲主體或制憲機關的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制憲主體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制憲主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我國的制憲機關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制憲機關,憲法起草委員會是它的具體工作機關
D.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是我國的制憲機關
2006年第10題:
根據憲法制定的機關不同,可以把憲法分為民定憲法、欽定憲法和協(xié)定憲法。下列哪一部憲法是協(xié)定憲法?
A.1830年法國憲法
B.1779年美國《邦聯(lián)條例》
C.1889年日本憲法
D.1919年德國魏瑪憲法
(資產階級對憲法的分類:(1)成文憲法和不成文憲法 英國學者蒲萊士首次提出。是否具有統(tǒng)一法典的形式所進行的分類。17、16世紀自然法學派的社會契約論是成文憲法思想最重要的淵源。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是世界歷第一部成文憲法,1791年法國憲法則是歐洲大陸第一部成文憲法。英國是典型的不成文憲法,主要是革命不徹底以及英國民眾對不成文憲法的習慣認同。(2)剛性憲法和柔性憲法 英國學者蒲萊士首次提出。以憲法是否有嚴格的制定、修改程序為標準。成文憲法往往是剛性憲法。(3)欽定、民定和協(xié)定憲法。以制定憲法的機關為標準。1215年英國的《自由大憲章》是國王和貴族、和城市市民的妥協(xié)。)
【考點】
1、憲法解釋、憲法修改、憲法實施保障
憲法解釋
憲法修改△(憲法修改的定義)
憲法實施保障
分
類
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專門機關 全面修改(新憲法取代舊憲法,我國三次)、部分修改(增補刪除條文,我國六次)
一般情況下部分修改優(yōu)于全面修改憲法修改的基本原因:
(1)適應社會發(fā)展和變化。
(2)彌補憲法實施中的漏洞 (1)司法機關保障型、立法機關保障型、專門機關保障型;(2)事前審查和事后審查;(3)附帶性審查(司法審查)和憲法訴訟
我
國
立法機關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 憲法修改程序:全國人大常委會或1/5以上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全國人大全體代表2/3以上通過 (1)立法機關保障型; (2)事前審查(批準)和事后審查(改變或撤銷)
【練習】
2005年第62題:
根據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憲法監(jiān)督制度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guī)的撤銷屬于事后監(jiān)督
B.我國的憲法監(jiān)督體制以附帶性審查為主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自治區(qū)的自治條例屬于事先監(jiān)督
2006年第62題:
專門機關負責保障憲法實施是憲法實施保障體制的重要形式。有關專門機關負責保障憲法實施的體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A.專門機關負責憲法實施的體制起源于1799年法國憲法設立的護法元老院
B.憲法法院和憲法委員會是專門機關負責保障憲法實施體制的兩種主要形式
C.我國負責保障憲法實施的專門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D.最早提出設立憲法法院的是奧地利規(guī)范法學派代表人物漢斯〃凱爾森
2、國家基本制度
經濟制度 行政區(qū)劃
土地: (1)城市的土地,國家所有;(2)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國家、集體所有;(3)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地,集體所有 (1)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2)設區(qū)的市(地級市)、自治州;(3)不設區(qū)的市(縣級市)、縣、自治縣、市轄區(qū);(4)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
自然資源:(1)礦藏、水流,國家所有;(2)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國家、集體所有 (1)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設立、撤銷、更名,特別行政區(qū)的設立,全國人大決定;(2)縣、市、市轄區(qū)的部分行政界線的變更、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設立、撤銷、更名、行政界線的變更,省級政府決定;(3)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行政界線的變更、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qū)的設立、撤銷、更名、隸屬關系的變更、自治州、自治縣行政界線的變更、縣、市的行政界線的重大變更,國務院決定
關于政府派出機關:
《地方組織法》第68條 省、自治區(qū)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時候,經國務院批準,可以設立若干派出機關。
縣、自治縣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時候,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批準,可以設立若干區(qū)公所,作為它的派出機關。
市轄區(qū)、不設區(qū)的市的人民政府,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可以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
【練習】
2002年第5題:
根據我國現(xiàn)行憲法和有關法律規(guī)定、下列有關行政區(qū)域劃分、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處理的主管部門的表述中,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A.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的主管部門無權進行行政區(qū)劃
B.有權進行行政區(qū)劃的部門,也就是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的主管部門
C.主管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的部門,也有權處理行政區(qū)劃問題
D.主管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的部門,也是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的處理決定機關
2002年第6題:
張家村與李家村毗鄰,李家村的用水取自流經張家村的小河,多年來兩村經常因用水問題發(fā)生沖突。2001年春,為根本解決問題,縣政府決定將這條小河的水流交給鄉(xiāng)水管站統(tǒng)一調配。張家村人認為:小河歷就屬于張家村所有,縣政府無權將這條河的水流交鄉(xiāng)水管站統(tǒng)一調配,遂將縣政府告上法院。請問:
根據現(xiàn)行憲法和法律,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張家村告的有理,因為水流屬于村民集體所有,政府無權收歸國有
B.張家村告的有理,因為這條小河的河床屬于張家村集體所有,這條小河里的水流當然也屬于村民集體支配
C.縣政府的決定合法,因為水流屬于國家所有,政府當然有權調配河水的供應
D.縣政府的決定合法,因為水流雖然居于張家村所有,但李家村人也應享有喝水用水的權利,為解決李家村用水問題,政府可以將水流供應統(tǒng)一調配
2002年第88題:
根據憲法和法律,下列有關國家機構職權的表述中哪些是錯誤的?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無權決定設立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
B.國務院有權決定自治州的設立
C.自治區(qū)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民族鄉(xiāng)的設立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有權決定大赦
2005年第9題:
根據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下列哪一種說法不正確?
A.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有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屬于集體所有
C.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對土地實行征收或征用
D.土地的所有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轉讓
2007年第17題:
根據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某市將所管轄的一個縣變?yōu)槭休爡^(qū)。根據《憲法》規(guī)定,上述改變應由下列哪一機關批準?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國務院
D.所在的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