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shí)驗(yàn)室檢查之肝功能

字號:

【肝功能】
    (一)血清總膽紅素(STB)和結(jié)合膽紅素(CB)
    參考值
    血清總膽紅素5.1~17.1μmol/L(0.3~1.1mg/dl),血清結(jié)合膽紅素1.7~6.8μmol/L(0.1~0.4mg/dl)。
    臨床意義
    1.STB在17:1~34.2μmol/L之間為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溶血性黃疸通常<85.5μmol/L,肝細(xì)胞黃疸通常<171μmol/L,阻塞性黃疸>171μmol/L。
    2.CB/STB<20%提示溶血性黃疸,20%~50%之間為肝細(xì)胞性黃疸,>50%為阻塞性黃疸。
    (二)血清氨基轉(zhuǎn)移酶即轉(zhuǎn)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
    參考值
    AIT:5~25卡門單位(比色法),5~40U/L(連續(xù)監(jiān)測法)。
    AST:8~28卡門單位(比色法),8~40U/L(連續(xù)監(jiān)測法)。
    臨床意義
    ALT和AST增高具有臨床意義,見于:
    1.肝膽疾?。杭?、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動期、肝癌、脂肪肝、膽囊炎和膽管炎;
    2.心肌損傷: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
    3.骨骼肌損傷:多發(fā)性肌炎;
    4.藥物及中毒性肝臟損害:藥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后者AST升高更明顯)。
    (三)血清堿性磷酸酶(ALP)
    參考值
    連續(xù)監(jiān)測法成人:40~110U/L,兒童:<250U/L。
    比色法成人:3~13金氏單位,兒童:5~28金氏單位。
    臨床意義
    1.病理性升高
    (1)肝膽疾病,主要為肝內(nèi)、外膽管阻塞性疾病;
    (2)骨骼疾病。
    2.生理性升高見于生長期兒童和妊娠中晚期。
    (四)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GGT)
    參考值
    連續(xù)監(jiān)測法(37℃)男性:11~50U/L,女性:7~32U/L。
    比色法 男性:3~17U/L,女性:2~13U/L。
    臨床意義
    增高具有臨床意義,見于:
    1.膽道阻塞性疾病,肝內(nèi)、外膽管阻塞性疾病,如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
    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3.藥物及中毒性肝臟損害:藥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
    (五)血清總蛋白、白蛋白(A)、球蛋白(G)及A/G比值
    參考值
    血清總蛋白60~80g/L,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30g/L,A/G比值為:1.5~2.5:1。
    臨床意義
    1.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升高 血清水分減少,總蛋白和白蛋白濃度升高。
    2.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減低
    (1)肝細(xì)胞損害,合成減少;
    (2)營養(yǎng)不良;
    (3)丟失過多,如腎病綜合征;
    (4)消耗增加,如重癥結(jié)核、甲亢及晚期腫瘤等。
    3.血清總蛋白和球蛋白升高 主要為M蛋白血癥。
    4.血清球蛋白減低
    (1)生理性,如小于3歲的幼兒;
    (2)免疫功能抑制;
    (3)先天性的低γ球蛋白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