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對孕婦、胎兒的影響
1.產(chǎn)時、產(chǎn)后出血附著于子宮前壁的前置胎盤行剖宮產(chǎn)時,如子宮切口無法避開胎盤。則出血明顯增多。胎兒分娩后,子宮下段肌肉收縮力較差,附著的胎盤不易剝離。即使剝離后因開放的血竇不易關閉而常發(fā)生產(chǎn)后出血。
2.植人性胎盤前置胎盤偶可合并胎盤植入。由于子宮下段蛻膜發(fā)育不良,胎盤絨毛可植入子宮下段肌層,使胎盤剝離不全而發(fā)生大出血。有時需切除子宮而挽救產(chǎn)婦生命。
3.貧血及感染產(chǎn)婦出血,貧血而體弱,加上胎盤剝離面又靠近宮頸內口,容易發(fā)生感染。
4.圍生兒預后不良出血量多可致胎兒缺氧或宮內窘迫。有時因大出血而須提前終止妊娠,新生兒死亡率高。
處理原則是抑制宮縮、止血、糾正貧血及預防感染。根據(jù)出血量、休克程度、妊娠周數(shù)、胎兒是否存活而采取相應的處理。
1.期待療法適用于出血不多或無產(chǎn)前出血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胎兒存活、胎齡<36周、胎兒體重不足2300g的孕婦。在孕婦安全的前提下,繼續(xù)延長胎齡,以期提高圍生兒的存活率。
若無陰道流血,在妊娠34周前可以不必住院,但要定期超聲檢查,了解胎盤與宮頸內口的關系;一旦出現(xiàn)陰道流血,就要住院治療。期待療法應在備血、有急診手術條件下進行,并用B型超聲連續(xù)監(jiān)護胎盤遷移情況及胎兒宮內安危狀態(tài),一旦出血增多,應立即終止妊娠。期待療法具體如下:
(1)絕對臥床休息:左側臥位,定時吸氧(每日吸氧3次,每次20~30分鐘)。禁止性生活、陰道檢查、肛門檢查、灌腸及任何刺激,保持孕婦良好情緒,適當應用地西泮等鎮(zhèn)靜劑。備血及做好急診手術準備。
(2)抑制宮縮:子宮收縮可致胎盤剝離而引起出血增多,可用硫酸鎂、利托君、沙丁胺醇、硝苯地平等藥物抑制宮縮。密切監(jiān)護胎兒宮內生長情況,大于32孕周妊娠者,可給予地塞米松10mg靜脈或肌內注射,每日兩次,連用2~3日,以促進胎兒肺成熟。急需時可羊膜腔內一次性注射。
(3)糾正貧血:視貧血嚴重程度補充鐵劑,或少量多次輸血。
(4)預防感染:可用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
2.終止妊娠
(1)剖宮產(chǎn):完全性前置胎盤須以剖宮產(chǎn)終止妊娠。近年來對部分性及邊緣性前置胎盤亦傾向剖宮產(chǎn)分娩。終止妊娠的時間選擇在前置胎盤的處理中十分重要,對于無陰道流血的前置胎盤,盡量延長孕周至足月后終止妊娠;若有少量陰道流血,完全性前置胎盤可在孕36周后、部分性及邊緣性前置胎盤可在孕37周后終止妊娠;若陰道流血量較多,胎肺不成熟者,可經(jīng)短時間促肺成熟后終止妊娠;一旦前置胎盤發(fā)生嚴重出血而危及孕婦生命安全時,不論胎齡大小均應立即剖宮產(chǎn)。
術前應積極糾正休克、備血、輸液。子宮切口視胎盤位置而定。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前壁時,進腹后往往可見下段部位血管充盈或怒張,作子宮切口時應盡可能避開?;蛳刃醒芙Y扎,采用子宮下段偏高縱切口或體部切口,推開胎盤邊緣后破膜,娩出胎兒。但應避免縱切口向下延伸而撕裂膀胱,更不主張撕裂胎盤而娩出胎兒。后壁前置胎盤可選擇子宮下段橫切口。
胎兒娩出后,立即以縮宮素20U或麥角新堿0.2~o.4mg子宮肌壁內及子宮下段肌壁內注射,以加強子宮收縮,并徒手剝離胎盤。胎盤剝離后,子宮下段胎盤附著面往往不易止血,可用熱鹽水紗墊直接壓迫,也可在明膠海綿上放置凝血酶壓迫出血處,或用可吸收線8字縫合血竇、雙側子宮動脈或髂內動脈結扎、髂內動脈栓塞以及宮腔內紗條填塞等方法止血。如無效或合并胎盤植入,可行子宮全切除術或子宮次全切除術(應完全切除胎盤附著的出血處)。
(2)陰道分娩:適用于邊緣性前置胎盤、出血不多、頭先露、無頭盆不稱及胎位異常,且宮頸口已開大、估計短時間內分娩者。可在備血、輸液條件下人工破膜,并加強宮縮促使胎頭下降壓迫胎盤而止血。一旦產(chǎn)程停滯或陰道流血增多,應立即剖宮產(chǎn)結束分娩。
3.緊急轉送如無輸血、手術等搶救條件時。應立即在消毒下陰道填塞紗布、腹部加壓包扎,由醫(yī)務人員親自護送至附近有條件的醫(yī)院治療。
預防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多次人工流產(chǎn)及刮宮損傷,預防感染。發(fā)生妊娠期出血時,應及時就醫(yī),及早作出診斷和處理。
1.產(chǎn)時、產(chǎn)后出血附著于子宮前壁的前置胎盤行剖宮產(chǎn)時,如子宮切口無法避開胎盤。則出血明顯增多。胎兒分娩后,子宮下段肌肉收縮力較差,附著的胎盤不易剝離。即使剝離后因開放的血竇不易關閉而常發(fā)生產(chǎn)后出血。
2.植人性胎盤前置胎盤偶可合并胎盤植入。由于子宮下段蛻膜發(fā)育不良,胎盤絨毛可植入子宮下段肌層,使胎盤剝離不全而發(fā)生大出血。有時需切除子宮而挽救產(chǎn)婦生命。
3.貧血及感染產(chǎn)婦出血,貧血而體弱,加上胎盤剝離面又靠近宮頸內口,容易發(fā)生感染。
4.圍生兒預后不良出血量多可致胎兒缺氧或宮內窘迫。有時因大出血而須提前終止妊娠,新生兒死亡率高。
處理原則是抑制宮縮、止血、糾正貧血及預防感染。根據(jù)出血量、休克程度、妊娠周數(shù)、胎兒是否存活而采取相應的處理。
1.期待療法適用于出血不多或無產(chǎn)前出血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胎兒存活、胎齡<36周、胎兒體重不足2300g的孕婦。在孕婦安全的前提下,繼續(xù)延長胎齡,以期提高圍生兒的存活率。
若無陰道流血,在妊娠34周前可以不必住院,但要定期超聲檢查,了解胎盤與宮頸內口的關系;一旦出現(xiàn)陰道流血,就要住院治療。期待療法應在備血、有急診手術條件下進行,并用B型超聲連續(xù)監(jiān)護胎盤遷移情況及胎兒宮內安危狀態(tài),一旦出血增多,應立即終止妊娠。期待療法具體如下:
(1)絕對臥床休息:左側臥位,定時吸氧(每日吸氧3次,每次20~30分鐘)。禁止性生活、陰道檢查、肛門檢查、灌腸及任何刺激,保持孕婦良好情緒,適當應用地西泮等鎮(zhèn)靜劑。備血及做好急診手術準備。
(2)抑制宮縮:子宮收縮可致胎盤剝離而引起出血增多,可用硫酸鎂、利托君、沙丁胺醇、硝苯地平等藥物抑制宮縮。密切監(jiān)護胎兒宮內生長情況,大于32孕周妊娠者,可給予地塞米松10mg靜脈或肌內注射,每日兩次,連用2~3日,以促進胎兒肺成熟。急需時可羊膜腔內一次性注射。
(3)糾正貧血:視貧血嚴重程度補充鐵劑,或少量多次輸血。
(4)預防感染:可用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
2.終止妊娠
(1)剖宮產(chǎn):完全性前置胎盤須以剖宮產(chǎn)終止妊娠。近年來對部分性及邊緣性前置胎盤亦傾向剖宮產(chǎn)分娩。終止妊娠的時間選擇在前置胎盤的處理中十分重要,對于無陰道流血的前置胎盤,盡量延長孕周至足月后終止妊娠;若有少量陰道流血,完全性前置胎盤可在孕36周后、部分性及邊緣性前置胎盤可在孕37周后終止妊娠;若陰道流血量較多,胎肺不成熟者,可經(jīng)短時間促肺成熟后終止妊娠;一旦前置胎盤發(fā)生嚴重出血而危及孕婦生命安全時,不論胎齡大小均應立即剖宮產(chǎn)。
術前應積極糾正休克、備血、輸液。子宮切口視胎盤位置而定。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前壁時,進腹后往往可見下段部位血管充盈或怒張,作子宮切口時應盡可能避開?;蛳刃醒芙Y扎,采用子宮下段偏高縱切口或體部切口,推開胎盤邊緣后破膜,娩出胎兒。但應避免縱切口向下延伸而撕裂膀胱,更不主張撕裂胎盤而娩出胎兒。后壁前置胎盤可選擇子宮下段橫切口。
胎兒娩出后,立即以縮宮素20U或麥角新堿0.2~o.4mg子宮肌壁內及子宮下段肌壁內注射,以加強子宮收縮,并徒手剝離胎盤。胎盤剝離后,子宮下段胎盤附著面往往不易止血,可用熱鹽水紗墊直接壓迫,也可在明膠海綿上放置凝血酶壓迫出血處,或用可吸收線8字縫合血竇、雙側子宮動脈或髂內動脈結扎、髂內動脈栓塞以及宮腔內紗條填塞等方法止血。如無效或合并胎盤植入,可行子宮全切除術或子宮次全切除術(應完全切除胎盤附著的出血處)。
(2)陰道分娩:適用于邊緣性前置胎盤、出血不多、頭先露、無頭盆不稱及胎位異常,且宮頸口已開大、估計短時間內分娩者。可在備血、輸液條件下人工破膜,并加強宮縮促使胎頭下降壓迫胎盤而止血。一旦產(chǎn)程停滯或陰道流血增多,應立即剖宮產(chǎn)結束分娩。
3.緊急轉送如無輸血、手術等搶救條件時。應立即在消毒下陰道填塞紗布、腹部加壓包扎,由醫(yī)務人員親自護送至附近有條件的醫(yī)院治療。
預防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多次人工流產(chǎn)及刮宮損傷,預防感染。發(fā)生妊娠期出血時,應及時就醫(yī),及早作出診斷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