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業(yè)醫(yī)師《婦產科學》輔導:女性生殖系統(tǒng)生理

字號:

一、激素
    卵巢主要合成分泌的激素是(雌激素,孕激素)
    1、雌激素 作用
    (1)促子宮發(fā)育,使子宮收縮力增強以及增加子宮平滑肌對催產素的敏感性
    (2)使子宮內膜增生
    (3)使宮頸口松弛,宮頸粘液分泌增加,質變稀薄,易拉絲
    (4)促輸卵管發(fā)育,加強輸卵管節(jié)律性收縮的振幅
    (5)促陰道上皮細胞增生和角化,陰唇發(fā)育、豐滿
    影響陰道自凈的激素
    (6)使乳腺管增生,*、乳暈著色,促第二性征發(fā)育
    (7)促卵泡發(fā)育
    (8)通過對下丘腦的正負反饋調節(jié),控制腦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雌激素抑制下丘腦分泌FSH,促分泌LH
    (9)促鈉水潴留
    (10)促骨中的鈣沉積
    2、孕激素 作用
    (1)使子宮肌松弛,活動力下降,降低妊娠子宮對催乳素的敏感性
    (2)使增生期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子宮內膜
    (3)使宮頸口閉合,粘液減少,變稠,拉絲減少
    (4)抑制輸卵管肌節(jié)律性收縮的振幅
    (5)使陰道上皮細胞脫落加快
    (6)在雌激素影響的基礎上,促進乳腺腺泡發(fā)育
    (7)通過對下丘腦的負反饋作用,影響腦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孕激素抑制下丘腦分泌LH
    (8)通過中樞N系統(tǒng)有升溫作用
    (9)促鈉水排泄
    3、FSH(卵泡刺激素)與LH(黃體生成激素)
    ――由垂體在下丘腦的作用下分泌
    FSH:在排卵前1-2日水平達高峰→刺激成熟卵泡排卵,促排卵后卵泡變成黃體,產生孕激素和雌激素。
    二、子宮內膜及生殖器的周期性變化
    (一)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
    1、增生期(5-14天)
    早期(5-7):腺上皮細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狀
    中期(8-10):間質水腫明顯,腺體數目增多增長,呈彎曲形。腺上皮細胞增生活躍,細胞呈柱狀,有分裂相
    晚期(11-14):上皮細胞呈高柱狀,腺體更長呈彎曲狀,間質細胞呈星狀,結合成網狀
    2、分泌期(15-28天)
    早期15-19):內膜腺體更長,屈曲明顯,腺上皮細胞核下出現含糖原的小泡,間質水腫
    中期(20-23):內膜呈鋸齒狀,頂漿分泌,間質水腫疏松
    晚期(24-28):呈海綿狀,有糖原溢出,上皮細胞下的間質分化多,肥大的蛻膜樣細胞。
    3、月經期(1-4):雌激素水平更低,無孕激素
    (二)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變化
    1、陰道粘膜
    排卵前:雌激素作用。
    陰道上皮底支細胞增生→中層與表層細胞出現角化
    排卵后:孕激素作用。
    陰道上皮細胞大量脫落(脫落多為中層或角化前細胞)
    2、宮頸粘液
    排卵前:雌激素作用。
    粘液稀薄透明,拉絲,可見羊齒狀結晶
    排卵后:孕激素作用。
    粘液分泌↓,質粘稠而混濁易斷,第22日消失→橢圓體。
    周期性變化不受性激素影響的是(卵巢生發(fā)上皮)
    卵巢主要合成雌二醇和雌酮兩種雌激素
    促卵泡素:直接調節(jié)卵巢的周期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