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04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心理學試卷1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1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
    1.我國心理學家通常將十二歲至十四五歲的年齡時期,稱做:()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學生期
    2.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形式運算階段是在()
    A.0~2歲
    B.2~7歲
    C.7~11歲
    D.11~15歲
    3.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理論認為兒童人格發(fā)展的每一階段都有一種沖突和矛盾所決定的發(fā)展危機。比如12~18歲階段階段的危機沖突是()
    A.勤奮感對自卑感
    B.主動感對內(nèi)疚感
    C.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D.自主感對羞恥感
    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別差異的基本結論之一是:()
    A.男優(yōu)于女
    B.男女總體水平大致相等
    C.女優(yōu)于男
    D.男女總體水平,有年齡相等,有的則不相等
    5.依照桑代克的嘗試一錯誤說,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有三:效果律、練習律和:()
    A.準備律
    B.刺激律
    C.失敗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6.信息加工學習理論的是()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7.哪個學習理論學派的學生觀,強調(diào)引導兒童從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jīng)驗?()
    A.完形一頓悟說
    B.認知一結構學習論
    C.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D.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8.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認為避免失敗者的目的是避免失敗,減少敗感,所以他們傾向于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當一項任務的成功率為50%時,他們會:()
    A.可能選擇
    B.猶豫不決
    C.回避這項任務
    D.堅決選擇
    9.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訴我們,中等程度的動機激起水平對學習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
    B.不利
    C.關系不大
    D.有利
    10.學生的知識學習過程主要是一個對知識的內(nèi)在加工過程。它包括三個階段,即知識獲得、知識保持和:()
    A.知識鞏固
    B.知識運用
    C.知識提起
    D.知識遷移
    11.在教學中講授“果實”概念時,既選可食的果實,又選不可食的果實(如棉籽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準確地掌握“果實”概率。這是運用了:()
    A.正例與反例配合法
    B.交式法
    C.比較法
    D.直觀法
    12.學習策略中的一種——元認知策略、包括制定認知計劃(計劃策略)、監(jiān)視計劃執(zhí)行(監(jiān)視策略)和:()
    A.調(diào)節(jié)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實施策略
    D.價值性
    13.發(fā)散性思維的主要特征有三個:交通性、獨創(chuàng)性和:()
    A.多樣性
    B.迅速性
    C.流暢性
    D.價值性
    14.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為
    C.道德品質(zhì)
    D.道德意識
    15.一般說來,態(tài)度和品德的形成過程經(jīng)歷三個創(chuàng)優(yōu),即依從、認同和:()
    A.內(nèi)化
    B.行為
    C.實行
    D.反饋
    16.學生害怕在社會交場合講話,擔心自己會因發(fā)抖、臉紅、聲音發(fā)顫、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慮,覺得自己說話不自然,因而不敢抬頭,不敢正視對方眼睛。這種心理癥狀是一種:()
    A.抑郁癥
    B.恐怖癥
    C.焦慮癥
    D.強迫癥
    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據(jù)用心理方法和技術搜集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行為表現(xiàn)進行評鑒,以確定其性質(zhì)和水平并進行分類診斷過程,叫做:()
    A.心理評估
    B.心理診斷
    C.心理輔導
    D.心理測驗
    18.課堂上人際關系出現(xiàn)雙方相互親近,認知協(xié)調(diào),情感和諧,行動一致。這是一種:()
    A.吸引的人際關系
    B.合作的人際關系
    C.溝通的人際關系
    D.平等的人際關系
    19.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兒童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叫做:()
    A.差生行為
    B.問題行為
    C.逆反行為
    D.心理障礙行為
    20.有系統(tǒng)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叫做:()
    A.教學測量
    B.教學測驗
    C.教學評估
    D.教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