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會計》第八章例題精講:投資性房地產初始計量

字號:

[經典例題]
    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購入一幢建筑物用于出租,取得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200萬元,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購入該建筑物發(fā)生的差旅費為0.5萬元。該投資性房地產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200 B. 210 C. 234.5 D.200.5
    2、甲公司有關投資性房地產的業(yè)務資料如下:
    (1)2007年1月1日,購入一塊土地使用權,支付價款及相關稅費合計1800萬元,土地使用權的使用年限為50年,甲公司按年采用直線法進行攤銷。
    (2)2007年1月10日,甲公司在此土地上自行建造一棟辦公樓,購物工程物資一批,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買價為400萬元,增值稅額為68萬元,工程物資已經驗收入庫。
    (3)工程領用全部工程物資,同時領用本公司部門產品一批,該批產品的實際成本為40萬元,稅務部門核定的計稅價格為50萬元,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
    (4)應付工程人員工資及福利費等43.5萬元。
    (5)2007年12月20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租賃合同,把該辦公樓出租給乙公司,租賃從2008年1月1日開始,租賃期為5年,年租金為100萬元,租金于每年年初支付。營業(yè)稅稅率為5%。2007年12月25日,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該辦公樓預計使用年限為4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該辦公樓(包括土地使用權)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等。甲公司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
    (6)2009年末,該辦公樓的市場價值為2000萬元。
    (7)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
    要求:編制甲公司2007年至2009年的有關會計分錄。
    [例題答案]
    1、A
    【解析】外購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和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的其他支出。本題中支付的價款200萬元要計入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中,但差旅費要計入當期的管理費用。
    2、分錄如下
    2007年
    (1)借:無形資產 1800
      貸:銀行存款 1800
     借:管理費用 36
     貸:累計攤銷 36
    (2)借:工程物資 468
     貸:銀行存款 468
     借:在建工程 516.5
     貸:工程物資 468
     庫存商品 4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 (50*17%)
     借:在建工程 43.5
     貸:應付職工薪酬 43.5
     借:投資性房地產 2360
     累計攤銷 36
     貸:在建工程 560
     無形資產 18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攤銷 36
    (3)2008年
     借:銀行存款 1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100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5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 5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50
     貸: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14(560/4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攤銷 36(1800/50)
    (4)2009年
     借:銀行存款 1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100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5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 5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50
     貸: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14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攤銷 36
    2009年末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2360-36-100=2224(萬元),而市場價值為2000萬元,發(fā)生了減值,應計提減值準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 224
     貸: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224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56(224*25%)
     貸:所得稅費用 56
    [例題總結與延伸]
    如果此題按照公允價值模式計量,該如何編制會計分錄。
    2007年
    (1)取得土地使用權和建造辦公樓的分錄同上。
    (2)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2324
     累計攤銷 36
     貸:在建工程 560
       無形資產 1800
    2008年
    借:銀行存款 1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100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5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 5
    2009年
    借:銀行存款 1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100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5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 5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24
     貸: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324
    這里需要注意一個問題:會計上雖然不計算折舊了,但是稅法上還是需要計算折舊的,那么在每年底都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會計上不計算折舊,稅法上要求扣除,那么這里形成的是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所得稅費用 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5
    稅務處理中,不確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所以公允價值降低324萬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要轉回上述遞延所得稅負債,差額部分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56
     遞延所得稅負債 25
     貸:所得稅費用 81(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