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前期差錯及其變更
[經典例題]
1.(單選題)甲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實現凈利潤500萬元。該公司2008年發(fā)生和發(fā)現的下列交易或事項中,會影響其年初未分配利潤的是(?。?。
A.發(fā)現2007年少計財務費用300萬元
B.為2007年售出的設備提供售后服務發(fā)生支出50萬元
C.發(fā)現2007年少提折舊費用0.10萬元
D.因客戶資信狀況明顯改善將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由20%改為5%
2.(多選題)某上市公司2007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于2008年4月30日批準報出,2008年3月15日,該公司發(fā)現了2006年度的一項非重要會計差錯。該公司不正確的做法是(?。?。
A.調整2007年度會計報表的年初余額和上期金額
B.調整2007年度會計報表的年末余額和本期金額
C.調整2006年度會計報表的年末余額和本期金額
D.調整2006年度會計報表的年初余額和上期金額
E.不需調整2007年度報表相關項目,而應2008年度報表的相關項目
3.正保公司為一般工業(yè)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假定對于會計差錯,稅法允許調整應交所得稅。正保公司2008年度的匯算清繳在2009年3月20日完成。在2009年度發(fā)生或發(fā)現如下事項:
(1)正保公司于2006年1月1日起計提折舊的管理用機器設備一臺,原價為200 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不考慮凈殘值因素),按直線法計提折舊。由于技術進步的原因,從2009年1月1日起,決定對原估計的使用年限改為8年,同時改按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
(2)正保公司有一項投資性房地產,此前采用成本模式進行計量,至2009年1月1日,該辦公樓的原價為4 000萬元,已提折舊24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100萬元。2009年1月1日,大海公司決定采用公允價值對出租的辦公樓進行后續(xù)計量。該辦公樓2008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3 800萬元。假定2008年12月31日前無法取得該辦公樓的公允價值。假定該事項不考慮所得稅的調整。
(3)正保公司2009年1月1日發(fā)現其自行建造的辦公樓尚未辦理結轉固定資產手續(xù)。該辦公樓已于2008年6月3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并投入使用,正保公司未按規(guī)定在6月30日辦理竣工結算及結轉固定資產的手續(xù),2008年6月30該在建工程科目的賬面余額為1 000萬元,2008年12月31日該在建工程科目賬面余額為1095萬元,其中包括建造該辦公樓相關專門借款在2008年7月~12月期間發(fā)生利息25萬元,應記入管理費用的支出70萬元。
該辦公樓竣工結算的建造成本為1 000萬元,正保公司預計該辦公樓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4)正保公司于2009年5月25日發(fā)現,2008年取得一項股權投資,取得成本為300萬元,正保公司將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該項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400萬元,正保公司將該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企業(yè)在計稅時,沒有將該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要求:
(1)判斷上述事項各屬于何種會計變更或差錯;
(2)寫出正保公司2009年度的有關會計處理,如果屬于會計估計變更,要求計算對本年度的影響數。(計算結果不是整數的,可保留兩位小數,單位以元列示)
[例題答案]
1.A
【解析】選項A屬于本期發(fā)現前期的重大會計差錯,應調整發(fā)現當期會計報表的年初數和上年數;選項B 屬于2008年發(fā)生的業(yè)務,應直接調整發(fā)現當期相關項目;選項C屬于本期發(fā)現前期非重大會計差錯;選項D屬于會計估計變更,應按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不應調整會計報表年初數和上年數。
2.ACDE
【解析】日后期間發(fā)現的報告年度以前的非重大會計差錯,追溯調表時,資產負債表調報告年度期末數,利潤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調報告年度本期數。
3.(1)事項一屬于會計估計變更,事項二屬于會計政策變更,事項三和事項四屬于重大前期差錯。
(2)事項一:
不調整以前各期折舊,也不計算累積影響數,只須從2009年起按重新預計的使用年限及新的折舊方法計算年折舊費用。
按原估計,每年折舊額為20 000元,已提折舊3年,共計提折舊60 000元,固定資產的凈值為140 000元。
會計估計變更后,2009年應計提的折舊額為46 666.67(140 000×5/15)元,2009年末應編制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 46 666.67
貸:累計折舊 46 666.67
此會計估計變更對本年度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為減少20 000 [(46 666.67-20 000)×(1-25%)]元。
事項二:
正保公司2009年1月1日應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38 000 0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2 400 000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1 000 000
貸:投資性房地產 40 000 00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 400 0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40 000
貸:盈余公積 140 000
事項三:
結轉固定資產并計提2008年下半年應計提折舊的調整
借:固定資產 10 000 000
貸:在建工程 10 000 0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00 000
貸:累計折舊 500 0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950 000
貸:在建工程 950 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362 500(1 450 00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62 5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 087 5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 087 500
借:盈余公積 108 75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8 750
事項四: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 00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 000 0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50 000(1 000 00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250 0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750 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750 000
借:盈余公積 75 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75 000
[經典例題]
1.(單選題)甲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實現凈利潤500萬元。該公司2008年發(fā)生和發(fā)現的下列交易或事項中,會影響其年初未分配利潤的是(?。?。
A.發(fā)現2007年少計財務費用300萬元
B.為2007年售出的設備提供售后服務發(fā)生支出50萬元
C.發(fā)現2007年少提折舊費用0.10萬元
D.因客戶資信狀況明顯改善將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由20%改為5%
2.(多選題)某上市公司2007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于2008年4月30日批準報出,2008年3月15日,該公司發(fā)現了2006年度的一項非重要會計差錯。該公司不正確的做法是(?。?。
A.調整2007年度會計報表的年初余額和上期金額
B.調整2007年度會計報表的年末余額和本期金額
C.調整2006年度會計報表的年末余額和本期金額
D.調整2006年度會計報表的年初余額和上期金額
E.不需調整2007年度報表相關項目,而應2008年度報表的相關項目
3.正保公司為一般工業(yè)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假定對于會計差錯,稅法允許調整應交所得稅。正保公司2008年度的匯算清繳在2009年3月20日完成。在2009年度發(fā)生或發(fā)現如下事項:
(1)正保公司于2006年1月1日起計提折舊的管理用機器設備一臺,原價為200 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不考慮凈殘值因素),按直線法計提折舊。由于技術進步的原因,從2009年1月1日起,決定對原估計的使用年限改為8年,同時改按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
(2)正保公司有一項投資性房地產,此前采用成本模式進行計量,至2009年1月1日,該辦公樓的原價為4 000萬元,已提折舊24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100萬元。2009年1月1日,大海公司決定采用公允價值對出租的辦公樓進行后續(xù)計量。該辦公樓2008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3 800萬元。假定2008年12月31日前無法取得該辦公樓的公允價值。假定該事項不考慮所得稅的調整。
(3)正保公司2009年1月1日發(fā)現其自行建造的辦公樓尚未辦理結轉固定資產手續(xù)。該辦公樓已于2008年6月3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并投入使用,正保公司未按規(guī)定在6月30日辦理竣工結算及結轉固定資產的手續(xù),2008年6月30該在建工程科目的賬面余額為1 000萬元,2008年12月31日該在建工程科目賬面余額為1095萬元,其中包括建造該辦公樓相關專門借款在2008年7月~12月期間發(fā)生利息25萬元,應記入管理費用的支出70萬元。
該辦公樓竣工結算的建造成本為1 000萬元,正保公司預計該辦公樓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4)正保公司于2009年5月25日發(fā)現,2008年取得一項股權投資,取得成本為300萬元,正保公司將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該項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400萬元,正保公司將該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企業(yè)在計稅時,沒有將該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要求:
(1)判斷上述事項各屬于何種會計變更或差錯;
(2)寫出正保公司2009年度的有關會計處理,如果屬于會計估計變更,要求計算對本年度的影響數。(計算結果不是整數的,可保留兩位小數,單位以元列示)
[例題答案]
1.A
【解析】選項A屬于本期發(fā)現前期的重大會計差錯,應調整發(fā)現當期會計報表的年初數和上年數;選項B 屬于2008年發(fā)生的業(yè)務,應直接調整發(fā)現當期相關項目;選項C屬于本期發(fā)現前期非重大會計差錯;選項D屬于會計估計變更,應按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不應調整會計報表年初數和上年數。
2.ACDE
【解析】日后期間發(fā)現的報告年度以前的非重大會計差錯,追溯調表時,資產負債表調報告年度期末數,利潤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調報告年度本期數。
3.(1)事項一屬于會計估計變更,事項二屬于會計政策變更,事項三和事項四屬于重大前期差錯。
(2)事項一:
不調整以前各期折舊,也不計算累積影響數,只須從2009年起按重新預計的使用年限及新的折舊方法計算年折舊費用。
按原估計,每年折舊額為20 000元,已提折舊3年,共計提折舊60 000元,固定資產的凈值為140 000元。
會計估計變更后,2009年應計提的折舊額為46 666.67(140 000×5/15)元,2009年末應編制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 46 666.67
貸:累計折舊 46 666.67
此會計估計變更對本年度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為減少20 000 [(46 666.67-20 000)×(1-25%)]元。
事項二:
正保公司2009年1月1日應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38 000 0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2 400 000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1 000 000
貸:投資性房地產 40 000 00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 400 0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40 000
貸:盈余公積 140 000
事項三:
結轉固定資產并計提2008年下半年應計提折舊的調整
借:固定資產 10 000 000
貸:在建工程 10 000 0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00 000
貸:累計折舊 500 0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950 000
貸:在建工程 950 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362 500(1 450 00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62 5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 087 5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 087 500
借:盈余公積 108 75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8 750
事項四: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 000 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 000 0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50 000(1 000 00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250 0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750 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750 000
借:盈余公積 75 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75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