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考點提示]
長期股權投資相關知識涉及到了很多內容,比如長期股權投資、企業(yè)合并和合并財務報表,另外還有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取得對方股權的處理,相關章節(jié)內容能夠結合起來學習,這樣更有效率。
[經典例題]
1、單選:以下關于母公司投資收益和子公司利潤分配的抵銷分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抵銷母公司投資收益和少數股東損益均按照調整后的凈利潤份額計算
B、抵銷子公司利潤分配有關項目按照子公司實際提取和分配數計算
C、抵銷期末未分配利潤按照期初和調整后的本期凈利潤減去實際分配后的余額計算
D、抵銷母公司投資收益按照調整后的凈利潤份額計算,計算少數股東損益的凈利潤不需調整
2、多選:子公司本期將其成本為80萬元的一批產品銷售給母公司,銷售價格為100萬元,母公司本期購入該產品都形成存貨,并為該項存貨計提5萬元跌價準備,一年以后,母公司上期從子公司購入的產品僅對外銷售了40%,另外60%依然為存貨。由于陳舊預計可變現價值進一步下跌為40萬元,母公司再次計提跌價準備,期末編制合并報表時(假設不考慮內部銷售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母公司應抵銷的項目和金額有( )。
A、期初未分配利潤-15
B、營業(yè)成本-6
C、存貨-12
D、存貨跌價準備-12
E、資產減值損失-9
3、計算:正保公司為母公司,2007年1月1日,正保公司用銀行存款30000萬元從證券市場上購入甲公司發(fā)行在外80%的股份并能夠控制甲公司。同日,甲公司賬面所有者權益為40 000萬元(與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相等),其中:股本為30 000萬元,資本公積為2 000萬元,盈余公積為8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7 200萬元。正保公司和甲公司不屬于同受一方控制的兩個公司。正保公司和甲公司所得稅稅率均為25%,盈余公積提取比例均為10%.
(1)甲公司2007年度實現凈利潤5000萬元,提取盈余公積500萬元;2007年宣告分派2006年現金股利3000萬元,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資本公積的金額為500萬元(扣除了所得稅的影響)。2008年實現凈利潤3000萬元,提取盈余公積300萬元,2008年宣告分派2007年現金股利4000萬元。
(2)正保公司2007年銷售100件A產品給甲公司,每件售價5萬元,每件成本3萬元,甲公司2007年對外銷售A產品40件,每件售價5萬元,當年年底A產品每件可變現凈值4萬元;2008年正保公司出售100件B產品給甲公司,每件售價6萬元,每件成本3萬元。甲公司2008年對外銷售A產品40件,每件售價5萬元,可變現凈值4.5萬元;2008年對外銷售B產品80件,每件售價7萬元。
(3)正保公司2007年6月20日出售一件產品給甲公司,產品售價為100萬元,增值稅為17萬元,成本為60萬元,甲公司購入后作管理用固定資產入賬,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按直線法提折舊,當年年底可收回金額為80萬元。
(4)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的存貨以歷史成本作為計稅基礎。
要求:
(1)編制正保公司2007年和2008年與長期股權投資業(yè)務有關的會計分錄。
(2)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編制2007年度和2008年度的按權益法調整的分錄,并計算2007年末和2008年末按權益法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
(3)編制該集團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合并抵銷分錄(合并日除外)。(不考慮內部存貨交易以外的其他內部交易產生的遞延所得稅,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例題答案]
1、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抵銷母公司投資收益和少數股東損益均按照調整后的凈利潤份額計算,D選項不正確。
2、正確答案:ABCDE
答案解析:分錄為: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20
貸:營業(yè)成本 20
借:營業(yè)成本 12
貸:存貨 12[(100-80)×60%]
借:營業(yè)成本 2
貸: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2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5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5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9
貸:資產減值損失 9
母公司期末存貨成本=100×60%=60,可變現凈值=40,本期計提跌價準備=20-3=17;實際對外成本=80×60%=48,實際跌價=48-40=8,全部發(fā)生在本期,所以沖減本期計提準備17-8=9。
3、正確答案:(1)①2007年1月1日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 30 000
貸:銀行存款 30 000
②2007年分派2006年現金股利1 0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2400(3 000×80%)
貸: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 2400
③2008年宣告分配2007年現金股利4000萬元:
應收股利=4000×80%=3200(萬元)
應收股利累積數=2400+3200=5 600(萬元)
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0+5 000×80%=4000(萬元)
應恢復投資成本=2400-(5600-4000)=800
借:應收股利 3200
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 800
貸:投資收益 4000
(2)①2007年度的調整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 40000×80%-30000=2000(初始投資追溯調整)
貸:營業(yè)外收入 2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損益調整) 5000×80%=4000
貸:投資收益 4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其他權益變動) 500×80%=4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00
2007年12月31日按權益法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32 000+5000×80%-3 000×80%+500×80%=34000(萬元)
②2008年度的調整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成本) 2000
—甲公司(損益調整) 4000
—甲公司(其他權益變動) 400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5400
盈余公積-年初 6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00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損益調整) 3000×80%=2400
貸:投資收益 2400
借:投資收益 4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 800
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損益調整) 3200
2008年12月31日按權益法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34000+3000×80%-4000×80%=33200(萬元)
(3)①2007年抵銷分錄
1)投資業(yè)務
借:股本 30 000
資本公積—年初 2 000
—本年 500
盈余公積—年初 800
—本年 5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8700(7200+4500-3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34000
少數股東權益 8500[(30000+2500+1300+8700)×20%]
借:投資收益 4000
少數股東損益 1000
未分配利潤—年初 7 200
貸:提取盈余公積 50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30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8700
2)內部商品銷售業(yè)務
A產品:
借:營業(yè)收入 500(100×5)
貸:營業(yè)成本 500
借:營業(yè)成本 120[60×(5-3)]
貸:存貨 120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60×(5-4)
貸:資產減值損失 6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60×25%=15
貸:所得稅費用 15
3)內部固定資產交易
借:營業(yè)收入 100
貸:營業(yè)成本 60
固定資產—原價 40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4(40÷5×6/12)
貸:管理費用 4
借: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0=100-100/5×6/12-80
貸:資產減值損失 10
②2008年抵銷分錄
1)投資業(yè)務
借:股本 30 000
資本公積-年初 2 500
-本年0
盈余公積-年初 1300
?。灸辍?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7400(8700+3000×90%-4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33200
少數股東權益 8300[(30 000+2500+1600+7400)×20%]
借:投資收益 2400
少數股東損益 600
未分配利潤—年初 8700
貸:提取盈余公積 30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40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7400
2)內部商品銷售業(yè)務
A產品: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120[60×(5-3)]
貸:營業(yè)成本 12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5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15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60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60
借:資產減值損失 10=20×(4.5-4)
貸: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10
借:營業(yè)成本 40
貸: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40
借:營業(yè)成本 40=20×(5-3)
貸:存貨 40
借:所得稅費用 50×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12.5
B產品:
借:營業(yè)收入600
貸:營業(yè)成本 600
借:營業(yè)成本 60[20×(6-3)]
貸:存貨6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5
貸:所得稅費用 15
3)內部固定資產交易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40
貸:固定資產-原價 40
借: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0=100-100/5×6/12-80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10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4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4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5.8=80/4.5-60/5
貸:管理費用 5.8
長期股權投資相關知識涉及到了很多內容,比如長期股權投資、企業(yè)合并和合并財務報表,另外還有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取得對方股權的處理,相關章節(jié)內容能夠結合起來學習,這樣更有效率。
[經典例題]
1、單選:以下關于母公司投資收益和子公司利潤分配的抵銷分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抵銷母公司投資收益和少數股東損益均按照調整后的凈利潤份額計算
B、抵銷子公司利潤分配有關項目按照子公司實際提取和分配數計算
C、抵銷期末未分配利潤按照期初和調整后的本期凈利潤減去實際分配后的余額計算
D、抵銷母公司投資收益按照調整后的凈利潤份額計算,計算少數股東損益的凈利潤不需調整
2、多選:子公司本期將其成本為80萬元的一批產品銷售給母公司,銷售價格為100萬元,母公司本期購入該產品都形成存貨,并為該項存貨計提5萬元跌價準備,一年以后,母公司上期從子公司購入的產品僅對外銷售了40%,另外60%依然為存貨。由于陳舊預計可變現價值進一步下跌為40萬元,母公司再次計提跌價準備,期末編制合并報表時(假設不考慮內部銷售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母公司應抵銷的項目和金額有( )。
A、期初未分配利潤-15
B、營業(yè)成本-6
C、存貨-12
D、存貨跌價準備-12
E、資產減值損失-9
3、計算:正保公司為母公司,2007年1月1日,正保公司用銀行存款30000萬元從證券市場上購入甲公司發(fā)行在外80%的股份并能夠控制甲公司。同日,甲公司賬面所有者權益為40 000萬元(與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相等),其中:股本為30 000萬元,資本公積為2 000萬元,盈余公積為8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7 200萬元。正保公司和甲公司不屬于同受一方控制的兩個公司。正保公司和甲公司所得稅稅率均為25%,盈余公積提取比例均為10%.
(1)甲公司2007年度實現凈利潤5000萬元,提取盈余公積500萬元;2007年宣告分派2006年現金股利3000萬元,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資本公積的金額為500萬元(扣除了所得稅的影響)。2008年實現凈利潤3000萬元,提取盈余公積300萬元,2008年宣告分派2007年現金股利4000萬元。
(2)正保公司2007年銷售100件A產品給甲公司,每件售價5萬元,每件成本3萬元,甲公司2007年對外銷售A產品40件,每件售價5萬元,當年年底A產品每件可變現凈值4萬元;2008年正保公司出售100件B產品給甲公司,每件售價6萬元,每件成本3萬元。甲公司2008年對外銷售A產品40件,每件售價5萬元,可變現凈值4.5萬元;2008年對外銷售B產品80件,每件售價7萬元。
(3)正保公司2007年6月20日出售一件產品給甲公司,產品售價為100萬元,增值稅為17萬元,成本為60萬元,甲公司購入后作管理用固定資產入賬,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按直線法提折舊,當年年底可收回金額為80萬元。
(4)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的存貨以歷史成本作為計稅基礎。
要求:
(1)編制正保公司2007年和2008年與長期股權投資業(yè)務有關的會計分錄。
(2)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編制2007年度和2008年度的按權益法調整的分錄,并計算2007年末和2008年末按權益法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
(3)編制該集團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合并抵銷分錄(合并日除外)。(不考慮內部存貨交易以外的其他內部交易產生的遞延所得稅,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例題答案]
1、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抵銷母公司投資收益和少數股東損益均按照調整后的凈利潤份額計算,D選項不正確。
2、正確答案:ABCDE
答案解析:分錄為: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20
貸:營業(yè)成本 20
借:營業(yè)成本 12
貸:存貨 12[(100-80)×60%]
借:營業(yè)成本 2
貸: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2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5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5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9
貸:資產減值損失 9
母公司期末存貨成本=100×60%=60,可變現凈值=40,本期計提跌價準備=20-3=17;實際對外成本=80×60%=48,實際跌價=48-40=8,全部發(fā)生在本期,所以沖減本期計提準備17-8=9。
3、正確答案:(1)①2007年1月1日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 30 000
貸:銀行存款 30 000
②2007年分派2006年現金股利1 0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2400(3 000×80%)
貸: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 2400
③2008年宣告分配2007年現金股利4000萬元:
應收股利=4000×80%=3200(萬元)
應收股利累積數=2400+3200=5 600(萬元)
投資后應得凈利累積數=0+5 000×80%=4000(萬元)
應恢復投資成本=2400-(5600-4000)=800
借:應收股利 3200
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 800
貸:投資收益 4000
(2)①2007年度的調整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 40000×80%-30000=2000(初始投資追溯調整)
貸:營業(yè)外收入 2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損益調整) 5000×80%=4000
貸:投資收益 4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其他權益變動) 500×80%=4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00
2007年12月31日按權益法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32 000+5000×80%-3 000×80%+500×80%=34000(萬元)
②2008年度的調整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成本) 2000
—甲公司(損益調整) 4000
—甲公司(其他權益變動) 400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5400
盈余公積-年初 6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00
借: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損益調整) 3000×80%=2400
貸:投資收益 2400
借:投資收益 4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 800
長期股權投資—甲公司(損益調整) 3200
2008年12月31日按權益法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34000+3000×80%-4000×80%=33200(萬元)
(3)①2007年抵銷分錄
1)投資業(yè)務
借:股本 30 000
資本公積—年初 2 000
—本年 500
盈余公積—年初 800
—本年 5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8700(7200+4500-3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34000
少數股東權益 8500[(30000+2500+1300+8700)×20%]
借:投資收益 4000
少數股東損益 1000
未分配利潤—年初 7 200
貸:提取盈余公積 50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30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8700
2)內部商品銷售業(yè)務
A產品:
借:營業(yè)收入 500(100×5)
貸:營業(yè)成本 500
借:營業(yè)成本 120[60×(5-3)]
貸:存貨 120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60×(5-4)
貸:資產減值損失 6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60×25%=15
貸:所得稅費用 15
3)內部固定資產交易
借:營業(yè)收入 100
貸:營業(yè)成本 60
固定資產—原價 40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4(40÷5×6/12)
貸:管理費用 4
借: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0=100-100/5×6/12-80
貸:資產減值損失 10
②2008年抵銷分錄
1)投資業(yè)務
借:股本 30 000
資本公積-年初 2 500
-本年0
盈余公積-年初 1300
?。灸辍?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7400(8700+3000×90%-4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33200
少數股東權益 8300[(30 000+2500+1600+7400)×20%]
借:投資收益 2400
少數股東損益 600
未分配利潤—年初 8700
貸:提取盈余公積 30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40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7400
2)內部商品銷售業(yè)務
A產品: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120[60×(5-3)]
貸:營業(yè)成本 12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5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15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60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60
借:資產減值損失 10=20×(4.5-4)
貸: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10
借:營業(yè)成本 40
貸: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40
借:營業(yè)成本 40=20×(5-3)
貸:存貨 40
借:所得稅費用 50×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12.5
B產品:
借:營業(yè)收入600
貸:營業(yè)成本 600
借:營業(yè)成本 60[20×(6-3)]
貸:存貨6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5
貸:所得稅費用 15
3)內部固定資產交易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40
貸:固定資產-原價 40
借: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0=100-100/5×6/12-80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10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4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4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5.8=80/4.5-60/5
貸:管理費用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