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IC合同主要條款的解讀(十)

字號:

第4.2. 履約擔保
    解讀:履約擔保相關事項?!             ?BR>    履約擔保相關事項我在第1.1.6.6款中已經(jīng)做了一些說明。這里只補充說明一下發(fā)包人對履約保函的格式要求。履約保函FIDIC合同附件中有一個推薦的“標準格式”,但一般雇主都不會用這樣一個四平八穩(wěn)的保函格式。保函的目的是保證承包商的履約能力,所以雇主當然有理由要求把保函條件設置得更嚴格,以獲得更大的保證能力。這種合同義務上的要求并不過分?!              ?BR>    與FIDIC標準格式相比,雇主格式的保函會在以下方面提高標準:              
    1) 接保即付。即,F(xiàn)IDIC推薦格式中要求雇主提供違約說明的部分取消。通常要求銀行只要接到雇主通知,馬上支付?!             ?BR>    2) 任何承包商關于雇主保函的質(zhì)疑,都不得獲得銀行任何形式的支持?!              ?BR>    3) 合同的任何行為及不合法規(guī)定,都不能解除保函義務?!              ?BR>    履約保函的保證金額會達到合同金額的15%左右,所以銀行如果提出“等額抵押”來做保函業(yè)務,那承包商要虧死了。銀行保函形式在國內(nèi)工程的應用面必將大增,現(xiàn)在還沒有與銀行開展相關保函業(yè)務的工程承包公司,應該注意這方面的工作了。                
    第4.3. 承包商代表               
    解讀:此款是承包商代表事項。             
    國內(nèi)工程實行強制性的項目經(jīng)理負責制,所以承包商使用有資質(zhì)的代表是法定性,這個要求顯然比FIDIC要高。從本條款的規(guī)定也可以看出這些要求在中國的項目經(jīng)理制下都是基礎的基礎要求。所以這方面就不展開論了?!               ?BR>    使用有資質(zhì)的項目經(jīng)理,在我國實際是使用有資質(zhì)的項目經(jīng)理部(經(jīng)理工程師及幾大員都是強制性規(guī)定必須持證上崗),此項義務,對應到清單就會產(chǎn)生承包商開辦費用。在開辦費清單項目中,就應開列承包商相關管理費用。當然,也可以由承包商在報價清單中補充申報其他類似的費用項目?!              ?BR>    第4.4. 分包商               
    解讀:此款是承包商的分包商事項。               
    承包商的分包商,國內(nèi)工程管理要比FIDIC說到的這一點點要嚴得多,比如防水等工程國家強制性要求有資質(zhì)單位來完成,某種程度說就是強制承包商分包。這個方面不展開來論了。
    本款d)項的權力轉(zhuǎn)讓的法律性規(guī)定國內(nèi)合同一般忽略,這個應該加強?!              ?BR>    FIDIC合同關于此款的規(guī)定有實際的合同操作中存在有爭議的地方,到后面指定分包商時討論?!              ?BR>    第4.5. 分包合同權益轉(zhuǎn)讓                
    解讀:此款專指分包義務延伸到主承包商合同期之外的事項。比如辦公樓項目中內(nèi)部出租鋪位的再裝修分包單位,如果是總承包商的分包商,在總承包商合同履行完畢退場時分包合同尚未到期,則總承包應將此類分包合同權益轉(zhuǎn)讓給雇主?!              ?BR>    一般來說,雇主會在工程中盡量避免如此操作。與其搞一個復雜和不可靠的分包合同權益轉(zhuǎn)讓,不如搞個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挠勺约喊l(fā)包的分包合同。
    第4.6. 合作            
    解讀:此款是承包商配合相關事項。              
    承包商配合在國內(nèi)工程管理中要求比FIDIC要嚴,只是這里面對應的費用大家都不大談起。其中“導致增加費用,應按變更處理”的原則,是國內(nèi)合同提都不提的。義務與費用對等,即然要求承包商配合,則費用應該給人家。這個天經(jīng)地義?!             ?BR>    本款最后又定義了一個“要求占用權”事項的處理程序。對FIDIC合同中規(guī)定的程序應予以足夠重視?!             ?BR>    國內(nèi)工程管理對承包商的要求是比較嚴的,在以下的承包商義務中就不一項項展開來談了。只在覺得有必要的地方談一談?!            ?BR>    第4.7. 放線             
    第4.8. 安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