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考試信息: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二)

字號:

第十一條 檢測機構變更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技術負責人,應當在3個月內到原審批機關辦理變更手續(xù)。
    第十二條 本辦法規(guī)定的質量檢測業(yè)務,由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委托方與被委托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
    檢測結果利害關系人對檢測結果發(fā)生爭議的,由雙方共同認可的檢測機構復檢,復檢結果由提出復檢方報當地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 質量檢測試樣的取樣應當嚴格執(zhí)行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在建設單位或者工程監(jiān)理單位監(jiān)督下現場取樣。提供質量檢測試樣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對試樣的真實性負責?! ?BR>    第十四條 檢測機構完成檢測業(yè)務后,應當及時出具檢測報告。檢測報告經檢測人員簽字、檢測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簽字人簽署,并加蓋檢測機構公章或者檢測專用章后方可生效。檢測報告經建設單位或者工程監(jiān)理單位確認后,由施工單位歸檔。
    見證取樣檢測的檢測報告中應當注明見證人單位及姓名。
    第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檢測機構出具虛假檢測報告,不得篡改或者偽造檢測報告。
    第十六條 檢測人員不得同時受聘于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檢測機構。
    檢測機構和檢測人員不得推薦或者監(jiān)制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
    檢測機構不得與行政機關,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以及所檢測工程項目相關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有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
    第十七條 檢測機構不得轉包檢測業(yè)務。
    檢測機構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承擔檢測業(yè)務的,應當向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八條 檢測機構應當對其檢測數據和檢測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檢測機構違反法律、法規(guī)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十九條 檢測機構應當將檢測過程中發(fā)現的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情況,以及涉及結構安全檢測結果的不合格情況,及時報告工程所在地建設主管部門。
    第二十條 檢測機構應當建立檔案管理制度。檢測合同、委托單、原始記錄、檢測報告應當按年度統(tǒng)一編號,編號應當連續(xù),不得隨意抽撤、涂改。
    檢測機構應當單獨建立檢測結果不合格項目臺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