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決策階段的質量管理
此階段質量管理的主要內(nèi)容是在廣泛搜集資料、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分析、比較,決定項目的可行性和方案。
(二)施工前的質量管理
施工前的質量管理的主要內(nèi)容是:
1.對施工隊伍的資質進行重新的審查,包括各個分包商的資質的審查。如果發(fā)現(xiàn)施工單位與投標時的情況不符,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
2.對所有的合同和技術文件、報告進行詳細的審閱。如圖紙是否完備,有無錯漏空缺,各個設計文件之間有無矛盾之處,技術標準是否齊全等等。應該重點審查的技術文件除合同以外,主要包括:
(1)審核有關單位的技術資質證明文件;
(2)審核開工報告,并經(jīng)現(xiàn)場核實;
(3)審核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措施;
(4)審核有關材料、半成品的質量檢驗報告;
(5)審核反映工序質量的統(tǒng)計資料;
(6)審核設計變更、圖紙修改和技術核定書;
(7)審核有關質量問題的處理報告;
(8)審核有關應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的技術鑒定書;
(9)審核有關工序交接檢查,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檢查報告;
(10)審核并簽署現(xiàn)場有關技術簽證、文件等。
3.配備檢測實驗手段、設備和儀器,審查合同中關于檢驗的方法、標準、次數(shù)和取樣的規(guī)定。
4.審閱進度計劃和施工方案。
5.對施工中將要采取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進行審核,核查鑒定書和實驗報告。
6.對材料和工程設備的采購進行檢查,檢查采購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
7.協(xié)助完善質量保證體系。
8.對工地各方面負責人和主要的施工機械進行進一步的審核。
9.做好設計技術交底,明確工程各個部分的質量要求。
10.準備好簡歷、質量管理表格。
11.準備好擔保和保險工作。
12.簽發(fā)動員預付款支付證書。
13.全面檢查開工條件。
此階段質量管理的主要內(nèi)容是在廣泛搜集資料、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分析、比較,決定項目的可行性和方案。
(二)施工前的質量管理
施工前的質量管理的主要內(nèi)容是:
1.對施工隊伍的資質進行重新的審查,包括各個分包商的資質的審查。如果發(fā)現(xiàn)施工單位與投標時的情況不符,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
2.對所有的合同和技術文件、報告進行詳細的審閱。如圖紙是否完備,有無錯漏空缺,各個設計文件之間有無矛盾之處,技術標準是否齊全等等。應該重點審查的技術文件除合同以外,主要包括:
(1)審核有關單位的技術資質證明文件;
(2)審核開工報告,并經(jīng)現(xiàn)場核實;
(3)審核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措施;
(4)審核有關材料、半成品的質量檢驗報告;
(5)審核反映工序質量的統(tǒng)計資料;
(6)審核設計變更、圖紙修改和技術核定書;
(7)審核有關質量問題的處理報告;
(8)審核有關應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的技術鑒定書;
(9)審核有關工序交接檢查,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檢查報告;
(10)審核并簽署現(xiàn)場有關技術簽證、文件等。
3.配備檢測實驗手段、設備和儀器,審查合同中關于檢驗的方法、標準、次數(shù)和取樣的規(guī)定。
4.審閱進度計劃和施工方案。
5.對施工中將要采取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進行審核,核查鑒定書和實驗報告。
6.對材料和工程設備的采購進行檢查,檢查采購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
7.協(xié)助完善質量保證體系。
8.對工地各方面負責人和主要的施工機械進行進一步的審核。
9.做好設計技術交底,明確工程各個部分的質量要求。
10.準備好簡歷、質量管理表格。
11.準備好擔保和保險工作。
12.簽發(fā)動員預付款支付證書。
13.全面檢查開工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