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班牙馬德里大學的科學家指出,如果排除遺傳因素,懷孕期間喝酒是造成胎兒智力不健全的主要原因。
其實,喝酒對人體的危害多多,不僅是對胎兒智力,對人體的肝臟、腎臟、胃、前列腺、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等都有損害。特別是喝酒上臉的人,就對他的損害更大,而且上不上臉,竟然還可以遺傳。
如果父母都是醛脫氫酶基因型的純合子,他們就會將善飲的基因遺傳給子女。
中華酒文化源遠流長。古往今來,人們以酒為媒,用酒待客,以酒助興,“葡萄美酒夜光杯”等酒的詩篇風雅多情、流傳千古。然而古人飲酒,有禮、有范、有度、有張、有馳。而今人飲酒,規(guī)矩多多,什么“感情深,一口悶”,什么“感情淺,舔一舔”,什么“感情鐵,喝吐血”等等,無非是讓別人多喝酒,把人喝得臉紅脖子粗。這些粗鄙的風氣咱們姑且不管,可你知不知道,喝酒為什么為臉紅呢?
喝酒上臉,乙醛惹禍
眾所周知,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進入人體后可以迅速被胃和小腸吸收,吸收后的乙醇90%~98%在肝臟代謝,約2%~10%經(jīng)泌尿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排出體外(所以對酒精過敏的人在醉酒人旁邊,接觸其呼出的乙醇也會有反應(yīng)的)。
乙醇在肝內(nèi)代謝成乙醛,乙醛代謝成乙酸,后者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這就是肝臟解酒的過程。當大量的乙醇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稱乙醛,而乙醛又沒有及時轉(zhuǎn)化成乙酸時,乙醛在體內(nèi)蓄積,其毒性反應(yīng)就表現(xiàn)出來了。最明顯的就是擴張毛細血管,引起臉色泛紅甚至是全身泛紅,也就是我們說的上臉了。
知道了這一點,你還說,喝酒上臉是酒量好的表現(xiàn)么?
臉紅有差異,酶是關(guān)鍵
奇怪的是,有的人一喝酒就上臉,有的人卻反應(yīng)不大。原來這和肝細胞內(nèi)一種叫做醛脫氫酶的物質(zhì)有關(guān)。
在肝細胞內(nèi),有很活躍的醇脫氫酶,進入肝細胞內(nèi)的乙醇,在醇脫氫酶的催化下,很快脫氫轉(zhuǎn)變成乙醛。而乙醛要轉(zhuǎn)變成為乙酸,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這個過程需要醛脫氫酶的催化。如果沒有醛脫氫酶的催化,乙醛轉(zhuǎn)化成乙酸的速度是很慢的。而每一個人,肝細胞內(nèi)的醛脫氫酶有多有少,活性不同,乙醛代謝的速度也不一樣。體內(nèi)醛脫氫酶多,活性高,代謝成為乙酸的速度自然就快,喝酒自然就不容易上臉。如果缺少醛脫氫酶,乙醛就會在體內(nèi)堆積,除了使人上臉,還會對人體其他臟器產(chǎn)生毒性。
酶多酶少,基因決定
那體內(nèi)的酶多酶少,活性高低,由誰來決定呢?
其實,這一切都是基因控制的。在染色體上控制著醛脫氫酶多寡、活性的基因,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它們可以有三種組合,分別是正常的純合子、無活性型純合子和兩者的雜合子。在東方人中,這三種基因型的比例分別是45:10:45.雜合子基因型的人體內(nèi)醛脫氫酶活性低下,而無活性型純合子基因型的人體內(nèi)則是完全缺乏醛脫氫酶活性。
中等量飲酒后(0.8g/Kg體重),無活性型純合子和雜合子兩者血液乙醛濃度均有明顯升高,從而表現(xiàn)出面部潮紅和心跳加快等癥狀,但正常純合子升高不明顯。少量飲酒時(0.1g/Kg體重),無活性型純合子血中乙醛濃度就明顯升高。
在遺傳的過程中,父母會隨機將兩個基因中的其中一個傳給子女。所以說,父母如果都是純合子,子女自然也是純合子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善飲和不善飲,是可以遺傳的。當然,喝酒也和體重相關(guān),體重大,體液多,對酒精的稀釋作用也較強,也就能多喝一點酒了。
此外,西方人純合子的基因型比例較高,而且他們所生成的醛脫氫酶和東方人的有細微的差別,活性更強。故西方人比東方人更善飲。
即使多酶,也不能貪杯
生活中,不乏善飲的人,有的人拼得是身體,有的人自然憑借的是酶多。拼身體的自不必說了,受傷的最終是自己,但即使酶多,貪杯了,對健康也是有害。
飲酒之后,乙醇首先乙醇脫氫酶的作用轉(zhuǎn)化成乙醛。不過,當血乙醇濃度過高時,也啟動另外一種代謝途徑,即通過內(nèi)質(zhì)網(wǎng)中的微粒體乙醇氧化酶系統(tǒng)(MEOS)進行代謝,把乙醇氧化分解為乙醛。
但是,乙醇通過MEOS途徑代謝,不僅不會產(chǎn)生能量,而且還要增加對氧的消耗,造成肝內(nèi)能量衰竭,肝細胞受損,甚至死亡。同時,過多的乙醇,對人體的其他臟器也會產(chǎn)生損害,比如胃出血、前列腺炎、胰腺炎甚至是腦細胞受損。
而且遺傳的代謝產(chǎn)物乙醛,不僅對肝臟有毒,對人體同樣是有毒性的。因此,即使你的醛脫氫酶再多,其代謝成乙酸的速度再快,乙醛在體內(nèi)總會有一個短暫的停留時間,天長日久,這種損害也不容忽視。
其實,喝酒對人體的危害多多,不僅是對胎兒智力,對人體的肝臟、腎臟、胃、前列腺、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等都有損害。特別是喝酒上臉的人,就對他的損害更大,而且上不上臉,竟然還可以遺傳。
如果父母都是醛脫氫酶基因型的純合子,他們就會將善飲的基因遺傳給子女。
中華酒文化源遠流長。古往今來,人們以酒為媒,用酒待客,以酒助興,“葡萄美酒夜光杯”等酒的詩篇風雅多情、流傳千古。然而古人飲酒,有禮、有范、有度、有張、有馳。而今人飲酒,規(guī)矩多多,什么“感情深,一口悶”,什么“感情淺,舔一舔”,什么“感情鐵,喝吐血”等等,無非是讓別人多喝酒,把人喝得臉紅脖子粗。這些粗鄙的風氣咱們姑且不管,可你知不知道,喝酒為什么為臉紅呢?
喝酒上臉,乙醛惹禍
眾所周知,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進入人體后可以迅速被胃和小腸吸收,吸收后的乙醇90%~98%在肝臟代謝,約2%~10%經(jīng)泌尿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排出體外(所以對酒精過敏的人在醉酒人旁邊,接觸其呼出的乙醇也會有反應(yīng)的)。
乙醇在肝內(nèi)代謝成乙醛,乙醛代謝成乙酸,后者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這就是肝臟解酒的過程。當大量的乙醇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稱乙醛,而乙醛又沒有及時轉(zhuǎn)化成乙酸時,乙醛在體內(nèi)蓄積,其毒性反應(yīng)就表現(xiàn)出來了。最明顯的就是擴張毛細血管,引起臉色泛紅甚至是全身泛紅,也就是我們說的上臉了。
知道了這一點,你還說,喝酒上臉是酒量好的表現(xiàn)么?
臉紅有差異,酶是關(guān)鍵
奇怪的是,有的人一喝酒就上臉,有的人卻反應(yīng)不大。原來這和肝細胞內(nèi)一種叫做醛脫氫酶的物質(zhì)有關(guān)。
在肝細胞內(nèi),有很活躍的醇脫氫酶,進入肝細胞內(nèi)的乙醇,在醇脫氫酶的催化下,很快脫氫轉(zhuǎn)變成乙醛。而乙醛要轉(zhuǎn)變成為乙酸,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這個過程需要醛脫氫酶的催化。如果沒有醛脫氫酶的催化,乙醛轉(zhuǎn)化成乙酸的速度是很慢的。而每一個人,肝細胞內(nèi)的醛脫氫酶有多有少,活性不同,乙醛代謝的速度也不一樣。體內(nèi)醛脫氫酶多,活性高,代謝成為乙酸的速度自然就快,喝酒自然就不容易上臉。如果缺少醛脫氫酶,乙醛就會在體內(nèi)堆積,除了使人上臉,還會對人體其他臟器產(chǎn)生毒性。
酶多酶少,基因決定
那體內(nèi)的酶多酶少,活性高低,由誰來決定呢?
其實,這一切都是基因控制的。在染色體上控制著醛脫氫酶多寡、活性的基因,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它們可以有三種組合,分別是正常的純合子、無活性型純合子和兩者的雜合子。在東方人中,這三種基因型的比例分別是45:10:45.雜合子基因型的人體內(nèi)醛脫氫酶活性低下,而無活性型純合子基因型的人體內(nèi)則是完全缺乏醛脫氫酶活性。
中等量飲酒后(0.8g/Kg體重),無活性型純合子和雜合子兩者血液乙醛濃度均有明顯升高,從而表現(xiàn)出面部潮紅和心跳加快等癥狀,但正常純合子升高不明顯。少量飲酒時(0.1g/Kg體重),無活性型純合子血中乙醛濃度就明顯升高。
在遺傳的過程中,父母會隨機將兩個基因中的其中一個傳給子女。所以說,父母如果都是純合子,子女自然也是純合子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善飲和不善飲,是可以遺傳的。當然,喝酒也和體重相關(guān),體重大,體液多,對酒精的稀釋作用也較強,也就能多喝一點酒了。
此外,西方人純合子的基因型比例較高,而且他們所生成的醛脫氫酶和東方人的有細微的差別,活性更強。故西方人比東方人更善飲。
即使多酶,也不能貪杯
生活中,不乏善飲的人,有的人拼得是身體,有的人自然憑借的是酶多。拼身體的自不必說了,受傷的最終是自己,但即使酶多,貪杯了,對健康也是有害。
飲酒之后,乙醇首先乙醇脫氫酶的作用轉(zhuǎn)化成乙醛。不過,當血乙醇濃度過高時,也啟動另外一種代謝途徑,即通過內(nèi)質(zhì)網(wǎng)中的微粒體乙醇氧化酶系統(tǒng)(MEOS)進行代謝,把乙醇氧化分解為乙醛。
但是,乙醇通過MEOS途徑代謝,不僅不會產(chǎn)生能量,而且還要增加對氧的消耗,造成肝內(nèi)能量衰竭,肝細胞受損,甚至死亡。同時,過多的乙醇,對人體的其他臟器也會產(chǎn)生損害,比如胃出血、前列腺炎、胰腺炎甚至是腦細胞受損。
而且遺傳的代謝產(chǎn)物乙醛,不僅對肝臟有毒,對人體同樣是有毒性的。因此,即使你的醛脫氫酶再多,其代謝成乙酸的速度再快,乙醛在體內(nèi)總會有一個短暫的停留時間,天長日久,這種損害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