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的實驗室和其他檢查——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考點

字號:

1.胃液分析
    GU患者胃酸分泌正常或稍低于正常;DU患者則常有胃酸分泌過高,以基礎酸排出量(BAO)和酸排出量(MAO)為明顯,其余則在正常偏高范圍。胃液分析多用五肽促胃液素刺激法,因所得胃酸值與正常人多有重疊,故已不作常規(guī)應用。在下列情況下,有參考價值:
    (1)幫助區(qū)別GU是良性抑惡性,如果酸排量MAO證明胃酸缺如,應高度懷疑潰瘍?yōu)榘┬?;?)排除或肯定促胃液素瘤,如果BAO>15mmol/h、MAO>60mmol/h,BAO/MAO比值>60%,提示有促胃液素瘤之可能,應加作血清促胃液素測定;(3)胃手術前后對比測定結果,以估價迷走神經切斷是否完全。
    2.血清促胃液素測定
    消化性潰瘍時血清促胃液素較正常人稍高,DU患者餐后應答可較正常人為強,但診斷意義不大,故不應列為常規(guī)。但如懷疑有促胃液素瘤,應作此項測定。血清促胃液素值一般與胃酸分泌呈反比,胃酸低,促胃液素高;胃酸高,促胃液素低,促胃液素瘤時則兩者同時升高。
    3.幽門螺桿菌檢查
    因為消化性潰瘍絕大多數與此菌有關,特別是DU,應列為常規(guī)檢查。結果陽性者,應作殺菌治療。
    4.糞隱血試驗
    活動性DU或GU常有少量滲血,便糞便隱血試驗陽性,但一般短暫,經治療1周~2周內轉陰。如果胃潰瘍患者持續(xù)陽性,應懷疑有癌腫可能。
    5.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對消化性潰瘍有確診價值。胃鏡下潰瘍多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小于10mm,偶爾呈線狀,邊緣光整,底部充滿灰黃色或白色滲出物,周圍黏膜可有腫脹充血,有時見皺襞向潰瘍集中。鏡下還可發(fā)現伴隨潰瘍的胃炎和十二指腸炎。與X線鋇餐檢查相比,胃鏡對發(fā)現胃后壁潰瘍和十二指腸巨大潰瘍更為可靠。胃鏡檢查時應常規(guī)對潰瘍邊緣及鄰近黏膜作多處活檢,此不僅可借以區(qū)別良、惡性潰瘍,還能檢查幽門螺桿菌,對治療有指導意義。
    6.X線鋇餐檢查
    氣-鋇雙重對比造影能更好地顯示粘膜像。潰瘍的X線征象有直接和間接兩種:龕影系直接征象,良性者向外凸出于胃、十二指腸鋇劑輪廓之外,在其周圍常見一光滑的堤,其外為輻射狀黏膜皺襞;間接征象包括局部壓痛、胃大彎側痙攣性切跡、十二指腸球部激惹及球部畸形等。間接征象只提示但不能確診有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