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在即,思想品德、歷史、科學考試易失分點在哪?有沒有應對策略?日前,本報記者采訪了漢口、武昌部分的初三教師。他們表示,考生只有了解到失分點所在,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后階段的復習,在考試中避免踏入“雷區(qū)”,從而取得理想的成績。
思想品德 答案條理不清易丟分
易失分點分析:
審題。審題不清,未弄清楚題目問題就開始下筆,答得很多,卻與正確答案無關,造成偏題,易導致失分。考生應多讀材料,找準關鍵詞,與知識點掛鉤,拿出理論觀點,結合材料本身具體作答,答出真情實感。
答題。在答題過程中,如果答題條理不清,答案前后不連貫、層次感不強,不能形成一個意思,也容易造成考生失分。對一些發(fā)散性很強的問題(如提建議等),需從多角度、多層次作答,有考生雖然擺出幾點答案,但實際上說明的是一個問題。碰到需發(fā)散思維的題目,考生思路要放開,對問題本身也應有深入理解。
做題馬虎。很多題似曾相識,但有變化,如不認真讀題易導致失分。主要原因是對所講過的知識不能活學活用,不能做到有效遷移。
答題不規(guī)范、不準確。有少數(shù)同學不能合理分配政史的答題時間,有時易導致會做的題沒有時間去完成,能得的分得不到。
【策略】
要調整好考試的心態(tài),保持樂觀、積極的良好狀態(tài),克服焦躁的心態(tài);進一步熟悉知識要點,形成知識網(wǎng)絡;考試中要認真審題,抓住有提示性的關鍵詞,理解清楚到底要回答什么,如回答“是什么”,就應直接答出來;回答“為什么”一般是談意義,組織答案可采用“有利于……”和“……的需要”等模式;回答“怎么辦”,一般有“要堅持/倡導……”、“必須……”等方式說出解決措施。
抓住得分點,用理論觀點和政治術語說話,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不要用大白話答題。落筆歸根,即答案要回到能力要點上,與所學知識緊密掛鉤,盲目答很多不一定能得高分。切忌天馬行空地作答;做完后要耐心細致地檢查,要注意把握答題時間,先易后難,從容作答,特別注意不要空題目。
科學課 回歸課本 認真梳理考點
歷史 審題要仔細 抓住關鍵詞
易失分點分析(以2006、2007年武漢市調考題為例加以說明):
審題。審題不清,主要是沒有審清題目中所示的時間、地點、人物而導致失分。尤其要審清時間,注意題目中不是非常明確的時間,如“20世紀初”、“19世紀中期”、“1500年前后”等。如:
①有人說,1931年中國人民就開始了抗日戰(zhàn)爭。這一結論的依據(jù)是
A.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抗日義勇軍、游擊隊英勇抵抗日軍侵略
B.西安事變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
C.七七事變后,全國性的抗日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
答案為A.
②歷史事件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下列事件中,受到工業(yè)革命影響的有
A.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
B.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
C.美國南北戰(zhàn)爭
答案為C.
沒有找準關鍵詞。如:“科技戰(zhàn)線的代表”、“在農業(yè)方面實行的政策”、“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chǎn)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的是”等等問題,都需要抓住關鍵詞作答。
【注意事項】
①錯別字。每年中考都會出現(xiàn)因考生粗心大意寫錯別字而導致的失分。如將《權利法案》寫為《權力法案》;將“經(jīng)濟全球化”寫為“經(jīng)濟全面化”;將“改革開放”寫為“開革開放”等等。
②文獻不打書名號?!度藱嘈浴啡绻淮驎?,將不能得分。
③專有名詞寫掉字或多加字。如將“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寫為“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制”;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寫為“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等等。
不要漏答。記住:有幾問答幾問,按問題的先后順序作答。
認真檢查否定式選擇題和組合式選擇題。
【策略】
心態(tài)要平和,不要急躁、浮躁。帶齊考試必需的資料,包括畢業(yè)年級書籍(《九上》、《九下》)、《知識與能力要點》、筆記本;要踏實、認真、有條不紊地答題。字跡要工整,考生答題時要盡量寫清楚,給閱卷老師好印象。
答題用語要規(guī)范。一些考生如果把專業(yè)名詞寫錯了,導致整個小題無謂失分,對開卷考試來說實在不應該。
審題要清楚,近幾年出的題目都比較靈活,給的材料很多,題干動輒兩行,讀懂材料,抓住考查的知識點顯得尤為重要。考生要根據(jù)所給材料用知識點回答問題。
答題時,知識點要回答全面,不要遺漏,也不要答多了。組織答案時注意層次清晰,語言力求簡練。
將選擇題的答案細心地涂在答題卡上并認真核對,不要出現(xiàn)錯位。
思想品德 答案條理不清易丟分
易失分點分析:
審題。審題不清,未弄清楚題目問題就開始下筆,答得很多,卻與正確答案無關,造成偏題,易導致失分。考生應多讀材料,找準關鍵詞,與知識點掛鉤,拿出理論觀點,結合材料本身具體作答,答出真情實感。
答題。在答題過程中,如果答題條理不清,答案前后不連貫、層次感不強,不能形成一個意思,也容易造成考生失分。對一些發(fā)散性很強的問題(如提建議等),需從多角度、多層次作答,有考生雖然擺出幾點答案,但實際上說明的是一個問題。碰到需發(fā)散思維的題目,考生思路要放開,對問題本身也應有深入理解。
做題馬虎。很多題似曾相識,但有變化,如不認真讀題易導致失分。主要原因是對所講過的知識不能活學活用,不能做到有效遷移。
答題不規(guī)范、不準確。有少數(shù)同學不能合理分配政史的答題時間,有時易導致會做的題沒有時間去完成,能得的分得不到。
【策略】
要調整好考試的心態(tài),保持樂觀、積極的良好狀態(tài),克服焦躁的心態(tài);進一步熟悉知識要點,形成知識網(wǎng)絡;考試中要認真審題,抓住有提示性的關鍵詞,理解清楚到底要回答什么,如回答“是什么”,就應直接答出來;回答“為什么”一般是談意義,組織答案可采用“有利于……”和“……的需要”等模式;回答“怎么辦”,一般有“要堅持/倡導……”、“必須……”等方式說出解決措施。
抓住得分點,用理論觀點和政治術語說話,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不要用大白話答題。落筆歸根,即答案要回到能力要點上,與所學知識緊密掛鉤,盲目答很多不一定能得高分。切忌天馬行空地作答;做完后要耐心細致地檢查,要注意把握答題時間,先易后難,從容作答,特別注意不要空題目。
科學課 回歸課本 認真梳理考點
歷史 審題要仔細 抓住關鍵詞
易失分點分析(以2006、2007年武漢市調考題為例加以說明):
審題。審題不清,主要是沒有審清題目中所示的時間、地點、人物而導致失分。尤其要審清時間,注意題目中不是非常明確的時間,如“20世紀初”、“19世紀中期”、“1500年前后”等。如:
①有人說,1931年中國人民就開始了抗日戰(zhàn)爭。這一結論的依據(jù)是
A.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抗日義勇軍、游擊隊英勇抵抗日軍侵略
B.西安事變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
C.七七事變后,全國性的抗日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
答案為A.
②歷史事件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下列事件中,受到工業(yè)革命影響的有
A.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
B.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
C.美國南北戰(zhàn)爭
答案為C.
沒有找準關鍵詞。如:“科技戰(zhàn)線的代表”、“在農業(yè)方面實行的政策”、“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chǎn)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的是”等等問題,都需要抓住關鍵詞作答。
【注意事項】
①錯別字。每年中考都會出現(xiàn)因考生粗心大意寫錯別字而導致的失分。如將《權利法案》寫為《權力法案》;將“經(jīng)濟全球化”寫為“經(jīng)濟全面化”;將“改革開放”寫為“開革開放”等等。
②文獻不打書名號?!度藱嘈浴啡绻淮驎?,將不能得分。
③專有名詞寫掉字或多加字。如將“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寫為“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制”;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寫為“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等等。
不要漏答。記住:有幾問答幾問,按問題的先后順序作答。
認真檢查否定式選擇題和組合式選擇題。
【策略】
心態(tài)要平和,不要急躁、浮躁。帶齊考試必需的資料,包括畢業(yè)年級書籍(《九上》、《九下》)、《知識與能力要點》、筆記本;要踏實、認真、有條不紊地答題。字跡要工整,考生答題時要盡量寫清楚,給閱卷老師好印象。
答題用語要規(guī)范。一些考生如果把專業(yè)名詞寫錯了,導致整個小題無謂失分,對開卷考試來說實在不應該。
審題要清楚,近幾年出的題目都比較靈活,給的材料很多,題干動輒兩行,讀懂材料,抓住考查的知識點顯得尤為重要。考生要根據(jù)所給材料用知識點回答問題。
答題時,知識點要回答全面,不要遺漏,也不要答多了。組織答案時注意層次清晰,語言力求簡練。
將選擇題的答案細心地涂在答題卡上并認真核對,不要出現(xiàn)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