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大班的孩子在帳篷外玩著搖搖馬。去年7月,中華慈善總會寶馬愛心基金的叔叔阿姨們給孩子們帶來了搖搖馬和小書包,還捐助了多名兒童。
條件簡陋,只有小班的孩子能享受簡易帳篷里的小床。
餐桌還沒有到位,孩子們只能在簡易食堂內(nèi)站著吃飯。
午飯后,孩子們在河邊的草坪上一起玩耍。
老幼兒園倒塌的墻上還殘留著原來的圖畫。
臨時食堂距離帳篷幼兒園有段距離,大班的孩子一人牽著一個小班的孩子去吃午飯。
大班的陳亮兒描繪的美好家園。
3頂帳篷和2個板房,是這個小山村160名留守兒童的家。5·12地震已過去近一年,孩子們渴望著能搬到真正的幼兒園。
4月21日,青山綠野,雞犬相聞,孩子們歡快的笑聲,打破了四川綿陽安縣金山村的寧靜。
佳樂幼兒園位于金山村的中央,是160個孩子的家,有3頂帳篷和2個板房,帳篷分別被用作教室、午休室和小廁所。這些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2歲到7歲的年齡,還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幸運。地震時,有棱有角的小木床成了午睡中孩子們的保護傘。園長李小紅把孩子們從廢墟中一個個掏出來,慶幸沒一個孩子掉隊。
去年5月20日,紅十字會圣愛基金給幼兒園帶來了三頂帳篷,一大兩小??善渲械膬身斝づ裼行﹩伪?,幾天后,就被大風吹垮。
3個月之后,兩間板房和一頂隔熱大帳篷的到來,讓娃娃們暫別風雨。
帳篷外的一小塊空地是操場,小伙伴們經(jīng)常為了搶坐搖搖馬而吵鬧,那是他們喜歡的玩具。但孩子們不孤單,有大樹遮陰,母雞做伴,可以捉迷藏;草叢里的螞蟻洞,有無限樂趣讓他們探秘。
午休的小帳篷里只剩九張救命的小木床。每張床睡兩個孩子。2歲到4歲的小班兒孩子才有這個福氣。中班和大班的,只能在帳篷教室的桌子上趴著睡。嘰嘰喳喳的帳篷,轉(zhuǎn)眼靜悄悄。午休過后,醒了的孩子,老師抱到教室上課;沒醒的,繼續(xù)睡。李小紅說,這個年齡,睡覺比上課重要。
李小紅說,現(xiàn)在幼兒園有160個孩子。震前,留守兒童的比例是90%。地震后,很多家長因為重建回到了孩子的身邊,但還有差不多一半的孩子極少見到他們的父母。她擔心,災后重建過后,父母們又要出去打工,幼兒園留守兒童的比例可能還會恢復到地震前。
放學前,6歲的魏雪梅拉起3歲的學妹,要送她回家??戳丝锤浇臄啾跉堅龔臅锬贸鲆环?。畫里有房子、草地、玩具和伙伴們。她說:“這是我想要的新家?!?BR> 據(jù)金山村村長介紹,幼兒園將由香港紅十字會援建,但目前還沒有開工。 (攝影記者 周曉東 采寫記者 李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