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從社會文化學的角度看,心理異常()。
A.行為對某一文化習俗的偏離
B.行為對各種文化習俗的偏離
C.缺乏社會文化習俗基本概念
D.缺乏對社會文化習俗的理解
2.思維鳴響屬于()。
A.思維障礙
B.注意障礙
C.情感障礙
D.感知障礙
3.語詞雜拌在意識障礙情況下出現(xiàn)稱為()。
A.破裂性思維
B.思維散漫
C.思維不連貫
D.思維中斷
4.健康心理學側重于研究()。
A.傷害身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動
B.會造成心理活動異常的各種內(nèi)在機制
C.心理因素引發(fā)的軀體疾病的診斷治療
D.各種心理活動基本規(guī)律和普遍性原則
5.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對人()。
A.是完全負面的
B.有很大破壞性
C.可有積極作用
D.沒有明顯影響
6.其數(shù)值可以進行四則運算的量表是()。
A.命名量表
B.順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
7.樣本大小適當?shù)年P鍵是樣本要有()。
A.代表性
B.特殊性
C.相關性
D.可比性
6.在吳天敏修訂的比內(nèi)—蒙量表中,某兒童通過了4歲組的全部題目,5歲組通過了3題,6歲組通過了2題,7歲組通過了1題,其智齡為()。
A.4歲3個月
B.5歲
C.4歲6個月
D.5歲2個月
7.將原始分數(shù)轉化為百分等級,再將百分等級轉化為常態(tài)分布上相應的離均值,并可以表示為任何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這個過程叫()。
A.常態(tài)化
B.線性化
C.百分制
D.分布均勻
8.好的測量單位應具備()。
A.確定的大小
B.相同的意義
C.確定的意義
D.明確的價值
9.效度系數(shù)的實際意義常常以決定系數(shù)來表示,如測驗的效度是0.80,則測驗可以正確預測或解釋的效標的方差可占效標總方差的()。
A.36%
B.46%
C.56%
D.64%
10.人對現(xiàn)實事件的反應方式不包括()。
A.理性反應
B.感性反應
C.隨機反應
D.悟性反應
11.出現(xiàn)性行為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
A.生理、心理和社會環(huán)境的因素
B.個人、集體與社會的因素
C.感情與理智的沖突
D.坦率與封閉的矛盾
1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為適應新的生存環(huán)境而咨詢稱為發(fā)展咨詢
B.發(fā)現(xiàn)心理健康遭到破壞而咨詢稱為健康咨詢
C.為個人的成功想突破個人弱點而咨詢稱為發(fā)展咨詢
D.因各種挫折引起行為問題而咨詢稱為發(fā)展咨詢
13.以反問形式責備求助者的提問是()。
A.修飾性反問
B.解釋性問題
C.責備性問題
D.反問性問題
14.在攝入性會談時應該()。
A.表示對哪些問題感興趣
B.避免做出絕對性的結論
C.避免使用客氣的結束語
D.適當?shù)厥褂靡恍╊}外話
15.歸納和解釋臨床資料的先決條件是()。
A.資料的可靠性
B.使用統(tǒng)計方法
C.賦予恰當意義
D.進行跡象分析
二、多項選擇題
1.可以作為構思效度證據(jù)的有()。
A.測驗的內(nèi)容效度
B.測驗的內(nèi)部一致性指標
C.分析幾個測驗間的相互關系
D.分析被試者對題目的反應特點
2.年齡量表的基本要素是()。
A.智商
B.一組可以區(qū)分不同年齡組的題目
C.常模表
D.一個常模團體
3.信度系數(shù)在解釋個人分數(shù)的意義時的作用是()。
A.估計誤差分數(shù)的范圍
B.估計真實分數(shù)的范圍
C.了解實得分數(shù)再測時可能的變化情形
D.了解誤差分數(shù)的大小
4.下列說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論關于心理動力觀點的是()。
A.一切心理動力來源于人類的性本能
B.力比多不是個體惟一心理動力
C.自我保存本能是個體惟一心理動力
D.個體保存和種族延續(xù)兩種本能同時為心理動力
5.咨詢中使用心理測驗的工作程序是()。
A.說明意義并征得求助者的同意考試大論壇
B.根據(jù)求助者問題性質選擇測驗
C.明確測驗對求助者心理問題的參與作用
D.正確處理測量結果與臨床觀察的不一致
6.提出心理評估報告應該做的工作包括()。
A.設計臨床干預方案
B.核實各項臨床資料
C.分析導致求助者心理問題的可能原因
D.評估求助者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狀態(tài)
7.羅杰斯提出的心理健康者的5個特征包括( )。
A.樂于接受一切經(jīng)驗
B.樂于獲得他人幫助
C.時刻保持生活充實
D.時刻保持積極樂觀
8.使用面質技術時應該注意()。
A.要做好充分的理論準備
B.避免個人發(fā)泄
C.以良好咨詢關系為基礎
D.避免無情攻擊
9.受檢者16PF實驗性高分,人格特征是()。
A.自由
B.尊重道德觀念
C.激進
D.不拘泥于現(xiàn)實
10.LES的不足之處是()。
A.采用即時記錄方法
B.易受評定者的情緒狀態(tài)影響
C.總分計算比較復雜
D.對于特殊人群的針對性較差
11.尋找引發(fā)心理行為問題的生物學原因時,應該考慮的因素包括()。
A.軀體疾病
B.年齡差異
C.社會交往
D.性的差異
12.依據(jù)臨床案例,可以把致病的認知因素分為()。
A.無我感
B.無助感
C.知識性
D.個性
1.從社會文化學的角度看,心理異常()。
A.行為對某一文化習俗的偏離
B.行為對各種文化習俗的偏離
C.缺乏社會文化習俗基本概念
D.缺乏對社會文化習俗的理解
2.思維鳴響屬于()。
A.思維障礙
B.注意障礙
C.情感障礙
D.感知障礙
3.語詞雜拌在意識障礙情況下出現(xiàn)稱為()。
A.破裂性思維
B.思維散漫
C.思維不連貫
D.思維中斷
4.健康心理學側重于研究()。
A.傷害身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動
B.會造成心理活動異常的各種內(nèi)在機制
C.心理因素引發(fā)的軀體疾病的診斷治療
D.各種心理活動基本規(guī)律和普遍性原則
5.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對人()。
A.是完全負面的
B.有很大破壞性
C.可有積極作用
D.沒有明顯影響
6.其數(shù)值可以進行四則運算的量表是()。
A.命名量表
B.順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
7.樣本大小適當?shù)年P鍵是樣本要有()。
A.代表性
B.特殊性
C.相關性
D.可比性
6.在吳天敏修訂的比內(nèi)—蒙量表中,某兒童通過了4歲組的全部題目,5歲組通過了3題,6歲組通過了2題,7歲組通過了1題,其智齡為()。
A.4歲3個月
B.5歲
C.4歲6個月
D.5歲2個月
7.將原始分數(shù)轉化為百分等級,再將百分等級轉化為常態(tài)分布上相應的離均值,并可以表示為任何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這個過程叫()。
A.常態(tài)化
B.線性化
C.百分制
D.分布均勻
8.好的測量單位應具備()。
A.確定的大小
B.相同的意義
C.確定的意義
D.明確的價值
9.效度系數(shù)的實際意義常常以決定系數(shù)來表示,如測驗的效度是0.80,則測驗可以正確預測或解釋的效標的方差可占效標總方差的()。
A.36%
B.46%
C.56%
D.64%
10.人對現(xiàn)實事件的反應方式不包括()。
A.理性反應
B.感性反應
C.隨機反應
D.悟性反應
11.出現(xiàn)性行為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
A.生理、心理和社會環(huán)境的因素
B.個人、集體與社會的因素
C.感情與理智的沖突
D.坦率與封閉的矛盾
1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為適應新的生存環(huán)境而咨詢稱為發(fā)展咨詢
B.發(fā)現(xiàn)心理健康遭到破壞而咨詢稱為健康咨詢
C.為個人的成功想突破個人弱點而咨詢稱為發(fā)展咨詢
D.因各種挫折引起行為問題而咨詢稱為發(fā)展咨詢
13.以反問形式責備求助者的提問是()。
A.修飾性反問
B.解釋性問題
C.責備性問題
D.反問性問題
14.在攝入性會談時應該()。
A.表示對哪些問題感興趣
B.避免做出絕對性的結論
C.避免使用客氣的結束語
D.適當?shù)厥褂靡恍╊}外話
15.歸納和解釋臨床資料的先決條件是()。
A.資料的可靠性
B.使用統(tǒng)計方法
C.賦予恰當意義
D.進行跡象分析
二、多項選擇題
1.可以作為構思效度證據(jù)的有()。
A.測驗的內(nèi)容效度
B.測驗的內(nèi)部一致性指標
C.分析幾個測驗間的相互關系
D.分析被試者對題目的反應特點
2.年齡量表的基本要素是()。
A.智商
B.一組可以區(qū)分不同年齡組的題目
C.常模表
D.一個常模團體
3.信度系數(shù)在解釋個人分數(shù)的意義時的作用是()。
A.估計誤差分數(shù)的范圍
B.估計真實分數(shù)的范圍
C.了解實得分數(shù)再測時可能的變化情形
D.了解誤差分數(shù)的大小
4.下列說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論關于心理動力觀點的是()。
A.一切心理動力來源于人類的性本能
B.力比多不是個體惟一心理動力
C.自我保存本能是個體惟一心理動力
D.個體保存和種族延續(xù)兩種本能同時為心理動力
5.咨詢中使用心理測驗的工作程序是()。
A.說明意義并征得求助者的同意考試大論壇
B.根據(jù)求助者問題性質選擇測驗
C.明確測驗對求助者心理問題的參與作用
D.正確處理測量結果與臨床觀察的不一致
6.提出心理評估報告應該做的工作包括()。
A.設計臨床干預方案
B.核實各項臨床資料
C.分析導致求助者心理問題的可能原因
D.評估求助者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狀態(tài)
7.羅杰斯提出的心理健康者的5個特征包括( )。
A.樂于接受一切經(jīng)驗
B.樂于獲得他人幫助
C.時刻保持生活充實
D.時刻保持積極樂觀
8.使用面質技術時應該注意()。
A.要做好充分的理論準備
B.避免個人發(fā)泄
C.以良好咨詢關系為基礎
D.避免無情攻擊
9.受檢者16PF實驗性高分,人格特征是()。
A.自由
B.尊重道德觀念
C.激進
D.不拘泥于現(xiàn)實
10.LES的不足之處是()。
A.采用即時記錄方法
B.易受評定者的情緒狀態(tài)影響
C.總分計算比較復雜
D.對于特殊人群的針對性較差
11.尋找引發(fā)心理行為問題的生物學原因時,應該考慮的因素包括()。
A.軀體疾病
B.年齡差異
C.社會交往
D.性的差異
12.依據(jù)臨床案例,可以把致病的認知因素分為()。
A.無我感
B.無助感
C.知識性
D.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