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全國造價工程師考試:建筑工程施工造價最低成本價界定(一)

字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對于建筑工程的招標投標價不得低于成本價明確做出了規(guī)定,從根本上確立了我國建筑工程交易價格新的運行機制。本文正是從探討如何盡快推行這種新的運行機制出發(fā)而提出的研究課題,僅作為學術研究時的一方之談與同仁們共商。
    建筑工程施工項目低成本價界定方案的設計與論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為法律依據,以建立在不同招標方法、不同計價形式、不同評標方法之下普遍適用于各類建筑工程的投標成本價界定為出發(fā)點,以促進建筑市場建立以提高企業(yè)管理水平為中心、改變目前以競猜標底為中心的投標競爭的競爭體制為目的,以對建筑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現(xiàn)狀的調研為實踐支撐。
    本研究課題的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把招標投標過程中的成本劃分為不可競爭成本、有限競爭成本和完全競爭成本,使以往籠統(tǒng)而含糊不清的成本變得易于理解和操作。
    第二,相對于“標底”的概念,提出了“基準價”的概念,并給出了確定方法,使得評判投標人的報價是否低于其企業(yè)成本具備了可操作性。
    第三,提出以投標人的個別成本衡量其報價是否低于成本,有利于實現(xiàn)“政府調控市場、市場形成價格”的工程造價管理機制。
    第四,設計建筑工程施工低成本價界定方案;
    一、成本分類
    基于《建筑法》及《招標投標法》立法目的,考慮實際操作可能性,按照成本參與競爭的程度,將成本分不可競爭成本,有限競爭成本及完全競爭成本三類。
    1、不可競爭成本。
    在任何愿意的能夠建造的建筑產品規(guī)模上,不能夠參與競爭的成本。它表明企業(yè)在競爭中,部分成本不允許因競爭需要而改變或者說與競爭無關。
    直接影響質量的決定性費用。比如對建筑產品及其原材料進行強制質量檢驗的費用。
    直接影響工程和作業(yè)安全的費用。比如承包工程的強制保險、必要的作業(yè)工人勞動保護等。
    國家或地方規(guī)定征收的稅金及其附加、各種規(guī)費。投標人在計算這部分費用時,費率是不能改變的。
    具體來看,不可競爭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營業(yè)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附加:
    (2)土地使用稅;
    (3)依法征收的“三金”(含社會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醫(yī)療保險在內);
    (4)運輸機械養(yǎng)路費、車船使用稅及保險金;
    (5)其他強制保險,如施工管理用的財產、車輛保險費,高空、井下、海上作業(yè)等特殊工種的安全保險費;
    (6)為保證質量和安全而依法必需檢驗的項目費用;
    (7)工程保修費。
    2、有限競爭成本。企業(yè)在任何愿意的能夠建成建筑產品的規(guī)模上,不允許舍棄但為滿足競爭需要并根據企業(yè)實際可能而允許合理降低的費用。
    作為構成建筑產品的有效組成部分,比如人工、機械、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對于人工的調度、機械的選用達到優(yōu)性價比、材料的低消耗量指標和各項費用,允許企業(yè)進行公開競爭。但對于成本費用的降低幅度,必須提供合理可信的依據。
    有限競爭成本中,企業(yè)個別水平導致企業(yè)競爭力的強勢程度不同,但無論水平高低,建造一定規(guī)模的工程必然發(fā)生一定物質量的耗費。所以,有限競爭的成本允許競爭,但有限競爭成本的項目不允許舍棄。也就是說,有限競爭成本的計算,其量的消耗標準和單價均由投標人自行選定,但任意一個單位工程量的實物量消耗、單價均必須大于零。
    有限競爭成本的關鍵是,投標人必須提供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其成本降低幅度。競爭的范圍,包括消耗量的降低和單價的降低。
    有限競爭成本包括:
    (1)作業(yè)工人和管理人員的工資;
    (2)分項工程材料費、構配件費、半成品費、運雜費、現(xiàn)場管理費、周轉材料攤銷費;
    (3)施工機械經常修理費、動力燃料費、安裝拆卸費及場外運輸費、駕駛人員的工資;
    (4)冬雨季施工增加費、夜間施工增加費、材料二次搬運費、儀器儀表使用費、生產工具用具使用費、特殊地區(qū)施工增加費、施工流動津貼;
    (5)臨時設施的搭建費、維修費、拆除費;
    (6)施工現(xiàn)場管理所需固定資產日常維修費;
    (7)施工現(xiàn)場管理所需工具、用具攤銷費;
    (8)現(xiàn)場管理人員的差旅交通費和現(xiàn)場辦公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