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次合驗未達成統(tǒng)一意見后,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到現場察看后,針對石方的界定標準和石方測量方案進行了充分討論。經與會人員研究,決定如下:
1.關于合同中“挖掘機挖不動”的確定標準為:進入完整的、新鮮的、連續(xù)的中風化巖石。
2.石方的測量工作由建設單位聘請專業(yè)測繪公司負責測量。技術標準依據《城市測量規(guī)范》CJJ8-99、《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GB/T7929-1995。
建設單位根據該會議精神,與施工單位協(xié)商后,在現場挖方區(qū)布置為15m´15m的方格網,在網點處用挖掘機進行挖掘。剝離表層土后,露出完整的、新鮮的、連續(xù)的中風化巖石,由施工單位報建設單位工程部。由工程部組織監(jiān)理工程師到現場進行確認,并讓專業(yè)測繪公司測量巖石層標高。
但是在該測量方法實施后,現場實際操作又遇到以下問題:
①無法準確判斷中風化巖層:由于現場監(jiān)理人員對巖土等級判斷有差異,經常出現同一巖層,有人判別為微風化,有人判別為中風化,現場意見不能統(tǒng)一。
②中風化巖層夾土:現場判定出來的中風化巖層中夾有土層,或多或少,含量不均。這就使得在現場判定時,須由監(jiān)理人員與施工單位根據探點的情況,測定出土石比例。但由于探點的土石比例就代表了該點范圍內225m3的土石比例,這就使得施工單位由于造價的因素在現場判定方面與監(jiān)理人員分歧很大,經常要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及監(jiān)理單位就該比例進行協(xié)商,耗時而且費力。
③現場巖層變化多樣:經過土方開挖的情況和開挖后的斷面反映,挖方區(qū)的主山頭為一發(fā)育不完整的石山,存在巖層重疊、交叉且變化多樣的特點。比如說:1m厚的中風化巖層下面是5m厚的土層或土層等等。這就給現場判定又帶來了新的困難。監(jiān)理人員在判定了中風化巖層后,在開挖過程中又發(fā)現了土層,即要求重新判斷,施工單位則不置可否,堅持以前的判別為準。
基于以上三個問題,現場實際操作中,反復判別和意見不統(tǒng)一的情況很多,使得現場施工仍是無法順利進行,一度陷入僵局。
為解決問題,建設單位再次組織召開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專業(yè)測繪公司、施工單位根據現場的土方工程施工情況,現場存在大量石夾土、土夾石和挖掘機施工效率急劇降低的情況,進行了充分討論。經與會人員研究,決定如下:
1.根據現場施工、現場巖土的具體情況,并且根據鉆探公司已完成的鉆探情況和具體孔位的巖層柱狀圖,與會各方研究認為:強風化層以下(包括強風化層)就是現場存在的巖土互層,也就是合同中“挖掘機挖不動”的界定標準。由于該巖層的施工難度比合同規(guī)定的爆破施工方式低,所以合同中的“山體石方開挖即將石方進行場內道路回填或場內堆放(采用重型機械或爆破)”的單位包干價已不能滿足現場需求,各方同意由建設單位合約部與施工單位對該巖土互層的單位包干價進行協(xié)商確定。
2.對于現場的巖土互層的工程數量的確認:
①在建筑物以外的區(qū)域:布置45m´45m的挖探網點,挖探至強風化巖層為止,現場由建設單位、施工方、監(jiān)理公司、鉆探公司、測繪公司五方共同確認,相應三維坐標值由測繪公司測量,強風化層頂面以上為土層,強風化層頂面以下至挖方完成面為巖土互層。
②建筑物以內則采用已有的鉆點,根據鉆探結果,強風化層頂面以上為土層,強風化層頂面以下至挖方完成面為巖土互層。
自此,按照該次會議精神,監(jiān)理人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配合測量公司與施工單位一起,圓滿地完成了巖土互層面的判定測量。
在此次土石分界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這次土方工程遇到的難點和重點就是石方的判定,合同里規(guī)定“挖掘機挖不動”就是需要動用重型機械或者爆破,“挖掘機挖不動”的單價與普通土的單價相差較大。為了體現一個較為準確的工程造價,必須對“挖掘機挖不動”的含義要有一個明確的如何判斷并分解土方與石方的內容。
三、工程實踐總結:
對于以后,如果要避免或者妥善的處理好土方和石方的分界或區(qū)分問題,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山體的事先考察
在簽訂合同之前就要對山體進行考察,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判定山體是屬于發(fā)育良好的石山(從外到里分別為土、強風化、中風化、微風化),還是不完整的石山(從外到里為石夾土、土夾石,情況十分復雜),或者就是一個完全是土的山體。判定的依據可以事先進行鉆探;或者進行爆破,破出一個剖面;或者請地質專家來現場判別。最后再根據實際情況來簽訂合同。避免在合同中出現“挖掘機挖不動”這樣內容含混的用詞或句子,造成工程造價有空可鉆,而對工程造價的控制帶來困難。
2.應該使用重型機械或采用爆破的層面的判定
無論山體是屬于那種情況,都有可能會使用到重型機械或者爆破。用挖掘機一鏟一鏟的挖是遠遠滿足不了工期需要的,那么到了哪一層就需要爆破了呢?
(1)對于發(fā)育良好的石山,可以到了中風化這一層就開始,再往下也就是微風化,難以施工。這里的使用重型機械或爆破的單價就可以適當的調高些。
(2)對于發(fā)育不完整的山體,可以等剝離的表層土,見到強風化就開始,再往下可能是土,也可能是石。這里的單價就要適當的低些,要考慮一部分的挖土單價。
(3)對于完全是土的山體,可以到了六、七類土,也就是堅土的時候就開始使用重型機械或者爆破,這樣單價就更低了,即可降低工程造價。
3.工程量的確認
工程量也是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F場的監(jiān)理人員只須對工程總量進行確認,也就是對原始地形測量一次標高,挖方完成面再測量一次標高,算出中間工程量,至于爆破或使用重型機械的工程量,客觀的判定,一是根據鉆探圖上的判定土層,而是合同事先就規(guī)定好表層土下浮幾米就是判定土層。這樣判定土層上到表面,下到挖土完成面兩層的工程量就是固定的,客觀的。
4.在采用探點的形式進行測量的時候,放標尺要清理測點出的石渣和浮土,并露出石面,或者統(tǒng)一對測量標高下浮10cm~15cm,扣除浮土層厚計算工程量。
5.必要時應該請專業(yè)的測繪和土方勘察單位參與,請專業(yè)巖土工程師進行土方的精確劃分,以避免施工方與監(jiān)理方或建設單位因土層分界的分歧而發(fā)生不必要的爭執(zhí),從而可以有效的合理的控制工程造價
1.關于合同中“挖掘機挖不動”的確定標準為:進入完整的、新鮮的、連續(xù)的中風化巖石。
2.石方的測量工作由建設單位聘請專業(yè)測繪公司負責測量。技術標準依據《城市測量規(guī)范》CJJ8-99、《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GB/T7929-1995。
建設單位根據該會議精神,與施工單位協(xié)商后,在現場挖方區(qū)布置為15m´15m的方格網,在網點處用挖掘機進行挖掘。剝離表層土后,露出完整的、新鮮的、連續(xù)的中風化巖石,由施工單位報建設單位工程部。由工程部組織監(jiān)理工程師到現場進行確認,并讓專業(yè)測繪公司測量巖石層標高。
但是在該測量方法實施后,現場實際操作又遇到以下問題:
①無法準確判斷中風化巖層:由于現場監(jiān)理人員對巖土等級判斷有差異,經常出現同一巖層,有人判別為微風化,有人判別為中風化,現場意見不能統(tǒng)一。
②中風化巖層夾土:現場判定出來的中風化巖層中夾有土層,或多或少,含量不均。這就使得在現場判定時,須由監(jiān)理人員與施工單位根據探點的情況,測定出土石比例。但由于探點的土石比例就代表了該點范圍內225m3的土石比例,這就使得施工單位由于造價的因素在現場判定方面與監(jiān)理人員分歧很大,經常要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及監(jiān)理單位就該比例進行協(xié)商,耗時而且費力。
③現場巖層變化多樣:經過土方開挖的情況和開挖后的斷面反映,挖方區(qū)的主山頭為一發(fā)育不完整的石山,存在巖層重疊、交叉且變化多樣的特點。比如說:1m厚的中風化巖層下面是5m厚的土層或土層等等。這就給現場判定又帶來了新的困難。監(jiān)理人員在判定了中風化巖層后,在開挖過程中又發(fā)現了土層,即要求重新判斷,施工單位則不置可否,堅持以前的判別為準。
基于以上三個問題,現場實際操作中,反復判別和意見不統(tǒng)一的情況很多,使得現場施工仍是無法順利進行,一度陷入僵局。
為解決問題,建設單位再次組織召開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專業(yè)測繪公司、施工單位根據現場的土方工程施工情況,現場存在大量石夾土、土夾石和挖掘機施工效率急劇降低的情況,進行了充分討論。經與會人員研究,決定如下:
1.根據現場施工、現場巖土的具體情況,并且根據鉆探公司已完成的鉆探情況和具體孔位的巖層柱狀圖,與會各方研究認為:強風化層以下(包括強風化層)就是現場存在的巖土互層,也就是合同中“挖掘機挖不動”的界定標準。由于該巖層的施工難度比合同規(guī)定的爆破施工方式低,所以合同中的“山體石方開挖即將石方進行場內道路回填或場內堆放(采用重型機械或爆破)”的單位包干價已不能滿足現場需求,各方同意由建設單位合約部與施工單位對該巖土互層的單位包干價進行協(xié)商確定。
2.對于現場的巖土互層的工程數量的確認:
①在建筑物以外的區(qū)域:布置45m´45m的挖探網點,挖探至強風化巖層為止,現場由建設單位、施工方、監(jiān)理公司、鉆探公司、測繪公司五方共同確認,相應三維坐標值由測繪公司測量,強風化層頂面以上為土層,強風化層頂面以下至挖方完成面為巖土互層。
②建筑物以內則采用已有的鉆點,根據鉆探結果,強風化層頂面以上為土層,強風化層頂面以下至挖方完成面為巖土互層。
自此,按照該次會議精神,監(jiān)理人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配合測量公司與施工單位一起,圓滿地完成了巖土互層面的判定測量。
在此次土石分界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這次土方工程遇到的難點和重點就是石方的判定,合同里規(guī)定“挖掘機挖不動”就是需要動用重型機械或者爆破,“挖掘機挖不動”的單價與普通土的單價相差較大。為了體現一個較為準確的工程造價,必須對“挖掘機挖不動”的含義要有一個明確的如何判斷并分解土方與石方的內容。
三、工程實踐總結:
對于以后,如果要避免或者妥善的處理好土方和石方的分界或區(qū)分問題,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山體的事先考察
在簽訂合同之前就要對山體進行考察,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判定山體是屬于發(fā)育良好的石山(從外到里分別為土、強風化、中風化、微風化),還是不完整的石山(從外到里為石夾土、土夾石,情況十分復雜),或者就是一個完全是土的山體。判定的依據可以事先進行鉆探;或者進行爆破,破出一個剖面;或者請地質專家來現場判別。最后再根據實際情況來簽訂合同。避免在合同中出現“挖掘機挖不動”這樣內容含混的用詞或句子,造成工程造價有空可鉆,而對工程造價的控制帶來困難。
2.應該使用重型機械或采用爆破的層面的判定
無論山體是屬于那種情況,都有可能會使用到重型機械或者爆破。用挖掘機一鏟一鏟的挖是遠遠滿足不了工期需要的,那么到了哪一層就需要爆破了呢?
(1)對于發(fā)育良好的石山,可以到了中風化這一層就開始,再往下也就是微風化,難以施工。這里的使用重型機械或爆破的單價就可以適當的調高些。
(2)對于發(fā)育不完整的山體,可以等剝離的表層土,見到強風化就開始,再往下可能是土,也可能是石。這里的單價就要適當的低些,要考慮一部分的挖土單價。
(3)對于完全是土的山體,可以到了六、七類土,也就是堅土的時候就開始使用重型機械或者爆破,這樣單價就更低了,即可降低工程造價。
3.工程量的確認
工程量也是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F場的監(jiān)理人員只須對工程總量進行確認,也就是對原始地形測量一次標高,挖方完成面再測量一次標高,算出中間工程量,至于爆破或使用重型機械的工程量,客觀的判定,一是根據鉆探圖上的判定土層,而是合同事先就規(guī)定好表層土下浮幾米就是判定土層。這樣判定土層上到表面,下到挖土完成面兩層的工程量就是固定的,客觀的。
4.在采用探點的形式進行測量的時候,放標尺要清理測點出的石渣和浮土,并露出石面,或者統(tǒng)一對測量標高下浮10cm~15cm,扣除浮土層厚計算工程量。
5.必要時應該請專業(yè)的測繪和土方勘察單位參與,請專業(yè)巖土工程師進行土方的精確劃分,以避免施工方與監(jiān)理方或建設單位因土層分界的分歧而發(fā)生不必要的爭執(zhí),從而可以有效的合理的控制工程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