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甲乙雙方簽訂了一份標的額為20000元的貨物買賣合同,約定以定金的方式做擔保。甲方要求乙方繳納10000元定金,乙方不能接受。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此合同中乙方交納的定金數(shù)不得超過主合同標準的額的()。
A.20%
B.25%
C.30%
D.50%
53.運輸合同的一般采用格式條款約不定期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在合同履行中,對格式條款發(fā)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但如果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
A.采用提供提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B.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C.宣告合同無效
D.依法解除合同
54.貨物運輸途中由于不可抗力發(fā)生而造成貨損,承運人對貨損()。
A.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B.承擔部分賠償責任
C.不承擔賠償責任
D.不承擔提供有效證明的責任
55.經(jīng)確認為一般納稅人的商品流通企業(yè),其采購商品所支付的(),凡專用發(fā)票或完稅憑證中注明的,不計入商品采購成本。
A.關稅
B.消費稅
C.增值稅
D.資源稅
56.甲企業(yè)銷售一批商品給乙企業(yè),增值稅發(fā)票不注明售價100000元,增值稅銷項稅額17 000元。貨到后,乙企業(yè)發(fā)現(xiàn)商品質量不合格,按照原合同的規(guī)定,乙企業(yè)要求要價格上給予5%的折讓,甲企業(yè)同意并辦量的有關手續(xù)。則甲企業(yè)應確認的商品銷售收入為()元。
A.95 000
B.100 000
C.111 150
D.117 000
57.在下列計算商品銷售成本的方法中,用()計算出來的商品銷售成本比較接近市場價格。
A.個別計價法
B.加權平均法
C.先進先出法
D.后進先出法
58.某商場2004年5月1日乙類商品庫存100 000元,當月購時50 000,當月銷售收入120 000元,上季度該類商品的毛利率為20%.則5月末庫存商品成本為()元。
A.24 000
B.26 000
C.54 000
D.96 000
59.下列關于商品清查的說尖,錯誤的是()。
A.盤盈的商品,應計入營業(yè)外收入
B.盤虧的商品,屬于非常損失的,應計入營業(yè)外支出
C.商品清相通常采用實地盤點的方法,并與賬面結存數(shù)相核對
D.盤盈或盤虧的商品,如在期末結賬前尚未處理的,應在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時先進行處理
60.商品流通企業(yè)的下列支出,可以使用法定公益金的是()。
A.廣告費支出
B.訴訟費支出
C.業(yè)務招待費支出
D.集體福利設施支出
A.20%
B.25%
C.30%
D.50%
53.運輸合同的一般采用格式條款約不定期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在合同履行中,對格式條款發(fā)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但如果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
A.采用提供提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B.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C.宣告合同無效
D.依法解除合同
54.貨物運輸途中由于不可抗力發(fā)生而造成貨損,承運人對貨損()。
A.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B.承擔部分賠償責任
C.不承擔賠償責任
D.不承擔提供有效證明的責任
55.經(jīng)確認為一般納稅人的商品流通企業(yè),其采購商品所支付的(),凡專用發(fā)票或完稅憑證中注明的,不計入商品采購成本。
A.關稅
B.消費稅
C.增值稅
D.資源稅
56.甲企業(yè)銷售一批商品給乙企業(yè),增值稅發(fā)票不注明售價100000元,增值稅銷項稅額17 000元。貨到后,乙企業(yè)發(fā)現(xiàn)商品質量不合格,按照原合同的規(guī)定,乙企業(yè)要求要價格上給予5%的折讓,甲企業(yè)同意并辦量的有關手續(xù)。則甲企業(yè)應確認的商品銷售收入為()元。
A.95 000
B.100 000
C.111 150
D.117 000
57.在下列計算商品銷售成本的方法中,用()計算出來的商品銷售成本比較接近市場價格。
A.個別計價法
B.加權平均法
C.先進先出法
D.后進先出法
58.某商場2004年5月1日乙類商品庫存100 000元,當月購時50 000,當月銷售收入120 000元,上季度該類商品的毛利率為20%.則5月末庫存商品成本為()元。
A.24 000
B.26 000
C.54 000
D.96 000
59.下列關于商品清查的說尖,錯誤的是()。
A.盤盈的商品,應計入營業(yè)外收入
B.盤虧的商品,屬于非常損失的,應計入營業(yè)外支出
C.商品清相通常采用實地盤點的方法,并與賬面結存數(shù)相核對
D.盤盈或盤虧的商品,如在期末結賬前尚未處理的,應在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時先進行處理
60.商品流通企業(yè)的下列支出,可以使用法定公益金的是()。
A.廣告費支出
B.訴訟費支出
C.業(yè)務招待費支出
D.集體福利設施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