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蟲性陰道炎——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考點

字號:

1.滴蟲性陰道炎病因及傳播方式
    滴蟲性陰道炎是由陰道毛滴蟲感染引起,是常見的陰道炎。滴蟲呈梨形,約為白細胞的2~3倍大小,頂端有四根鞭毛,能活動。滴蟲屬厭氧寄生原蟲,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很強,因此極易傳播。滴蟲最適宜在pH5.5~6.5的環(huán)境中生長繁殖。當pH>7.5或pH<5時其繁殖即受到抑制。滴蟲最適宜的溫度為25~42℃,但能在3~5℃溫度下生存21天,在46℃溫度下生存20~60分鐘。
    在女性中,陰道毛滴蟲主要寄生在陰道內(nèi),也可存在于尿道,尿道旁腺,膀胱和前庭大腺。在男性則存在于尿道、前列腺、附睪和包皮皺褶中。其傳播方式有兩種:直接傳播,即通過性交傳播;間接傳播,即公共用具受滴蟲污染,如公用浴盆、毛巾、馬桶、游泳衣以及醫(yī)療器械等。
    2.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
    主要癥狀是白帶量多,呈稀薄泡沫狀,灰黃色或黃綠色,有腥味,若伴有細菌感染,則呈膿性。白帶刺激陰道、外陰引起瘙癢及燒灼感。泌尿道受累可有尿頻和尿痛。滴蟲能吞噬精子,可致不孕。
    婦科檢查可見陰道黏膜水腫、充血,有散在的紅色點狀丘疹,以穹隆部明顯,陰道內(nèi)有上述典型分泌物。取其分泌物用懸滴法檢查,找到活動的陰道毛滴蟲即可確診。若多次懸滴法檢查均為陰性時,可做分泌物培養(yǎng),其陽性率可達98%.少數(shù)女性陰道內(nèi)有陰道毛滴蟲而無癥狀,稱為帶蟲者,可成為重要的傳染源。
    3.預防
    消滅傳染源,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帶蟲者(包括男性);切斷傳播途徑,加強衛(wèi)生宣傳,講究個人衛(wèi)生和公共衛(wèi)生,改善公共衛(wèi)生設施,推廣淋浴、蹲式廁所,加強對游泳池、浴盆的衛(wèi)生監(jiān)護,醫(yī)療單位做好消毒隔離,杜絕交叉感染。
    4.治療
    (1)全身用藥。甲硝唑(滅滴靈)0.2g口服,每日3次,7~10天為一療程。全身用藥更適用于伴有泌尿道感染、未婚患者。夫婦應同時接受治療。早孕婦女和哺乳婦女禁用。
    (2)局部治療。全身治療同時,加用局部治療,可提高療效。對不宜口服甲硝唑者,也可單獨選用。保持局部清潔,恢復陰道的自凈功能,可選用1%乳酸、0.5%醋酸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中任何一種,行陰道灌洗或坐浴。陰道灌洗或坐浴后,用甲硝唑0.2g置于陰道深部,每日1次,7~10天為一療程。
    (3)治療中注意事項。治療期間避免性交,被褥、內(nèi)衣、浴巾、盆具均應在日光下曝曬或開水煮沸。此病易在月經(jīng)后復發(fā),應在下次月經(jīng)后鞏固治療一個療程。以后在每次月經(jīng)后均需復查,連續(xù)3次白帶檢查均為陰性方為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