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yù)先的說明
首先,必須感謝寄托、太傻和滿分網(wǎng),感謝建立、支持、維護、發(fā)展這些網(wǎng)站的當家人和網(wǎng)友。我是一個在職者,沒有前人們的經(jīng)驗介紹,很難想象一個人在家如何閉門造車,完成考G之旅。
但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糋一途,雖無真理可言,但也容不得謬誤滋生。所以,我更希望能以更客觀的視角,從對事不對人的角度,對后來者以善意的提醒,凡事還是需要自己的判斷,不能盡信三家網(wǎng)站上一些主管其事者的所謂“方向指導(dǎo)”。比如說去年11月筆考后,滿分網(wǎng)就曾宣稱過,只要背了綠寶,就可以搞定類反。這次筆考后,至少滿分和寄托都又拿出了新的total solution。針對類反暴難,寄托提出的方案是紅寶加藍寶(大家都知道,藍寶是寄托編的)。滿分網(wǎng)則主張全面出擊,使用它的一個什么平臺,來提高水平。如果哪位DD或MM又天真地信以為真,奉為圭臬,到時候雖然也許有別人一大堆的道歉或?qū)Σ黄?,但苦頭還是要自己吃的。這其中的原因大概也是不難明了的,因為網(wǎng)站背后爭的是利益,這可以從各家網(wǎng)站曾紛紛鼓吹自己的什么寶多么之有效,就可以得到明證。
從當初的紅寶一騎絕塵,到如今黑寶、藍寶、綠寶多家雜陳。黃寶、白寶好象也出了,下一步估計就到什么祡寶、青寶、韋小寶了。在利益的驅(qū)動下,“寶”系列估計會仍然隨著考G不息,而擴軍不止。只是這次筆考,讓不少“寶”們還是多少有點難堪,只能轉(zhuǎn)過頭去大罵ETS與自己不能保持一致。當然,網(wǎng)站有生存,要發(fā)展,要繼續(xù)給網(wǎng)友們提供支持,沒有收入是不行的。但是,既然G友們最終的目標是考一個自己滿意的分數(shù),那么就有理由保持足夠的清醒。不過,我需要再次表明,我對寄托、太傻和滿分網(wǎng)背后的支持者充滿敬意。如果否認他們努力的巨大價值,是不符合實際、也是缺乏公允的。但如果我們過高地予以評價、過多地依賴這種努力,也同樣充滿危險。正所謂盡信書,不如不信書。而且我相信,以三家考G網(wǎng)站當家人的肚量,當不至于刪掉我這篇小文。
二、閱讀和時間控制
說起來很慚愧,我想起考G時,已經(jīng)工作五年了。還是在93年大二時,成績平平地過了六級。這么多年,只是有一搭沒一搭地看點英語書,估計備考時,也只有四級左右的水平。去年4月,在新東方上了一個G班,從那時算是正式開始準備。一邊工作,一邊背單詞。中間有別的事,又放下了一段。從十月份以后,除工作外,就基本上心無旁鶩地準備考試。事后思之,當初我如果能確切知道GRE的難度,我可能就放棄了。因為我是在職,也基本上沒和什么人交流,覺得考G只要把單詞背熟,似乎就可以搞定。我背了一遍紅寶后,就想做點題試一下水平。當時我買了吳中東的那么《GRE閱讀全真題機考版》,翻開第一個是NO2的短閱讀,我花了30多分鐘,才看了大致明白,結(jié)果4道題還是錯了2個。
在過四、六級的時間,我的閱讀都接近滿分,但語法不行。沒想到自認為還行的閱讀居然這么差,當時特別受打擊。尤其是剛開始做NO閱讀,嚴重超時不說,錯誤率與此都差不多。類反更不必說。一道題有一大半單詞不認識,好不容易認識個check、minute 或die的,結(jié)果在GRE里還不考我知道的那個意思。不過,當時水平就這樣。我后來采取的辦法,閱讀NO題和國內(nèi)題都認真做一遍。做到國內(nèi)題時,開始控制時間。做完之后,必須回頭詳細地精讀原文。所以,針對閱讀,除各種大家都強調(diào)過的外(比如楊繼的方法、楊鵬的難句),我的建議是對各種語言現(xiàn)象注意研究琢磨。比如我做PP2閱讀里一篇講青藏高原形成的文章時,開頭用了一個“dwarf”。大家可能知道它的名詞意思,我正好在TIME1080單挑里見過它的動詞意思。其實,對它的正確理解會影響到至少是此文開頭的理解。做完一遍后,有時間一定要再回頭重新做一遍,或者看二遍。我之所以再次饒舌,是因為看寄托上有后來者天真地問:閱讀要做幾遍呢?就有熱心者回答:五遍。五遍,我想還是太多了,畢竟大家時間也很寶貴。
另外,我想說明的是,其實閱讀應(yīng)該是我們最可能把握的地方。在機考時代,閱讀被放到了最無足輕重的地位,填空的重要性被空前放大。但是在換回筆考后,閱讀的重要性已不需多言。如果大家真是有志出去,先練就高強的閱讀能力本身就很有必要。而且最主要的是,我們很難把握類反的出題趨勢。曾經(jīng)有一段,我們都天真的認為,對于這一塊,我們已經(jīng)窮盡其變化,智珠在握?,F(xiàn)在看來,未必――除非你能下決心拿下整本的M-W。而閱讀能力真提上去了,即使類反變態(tài)一些,也不至于全盤崩潰。我后來做到最新題時,是嚴格按照模考時間進行的。最后我自己統(tǒng)計了一下,10套題的平均分是680,平均每套題閱讀錯4-6個,對于象我這種功底一般的人而言,已經(jīng)是可以接受了。這次參加筆考,和大部分考生一樣,我也同樣感覺時間非常緊迫。而且我們那個考場監(jiān)考甚嚴,一個老師就做在我后面,好幾個人都受到警告,大家跨區(qū)的機會都不多。不過我還算比較輕松完成了閱讀,因為它確實不算難。很多G友也意識到這一點,但是由于在類反上用時過多,導(dǎo)致后來即使看到閱讀簡單,也只能草草了事。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就連放了兩個長閱讀。做過這兩個長閱讀的應(yīng)該知道,如果閱讀能力過關(guān),9分鐘之內(nèi)應(yīng)該可以搞定。把時間荒廢在一頭霧水的類反上,而以犧牲更有把握的閱讀,我想應(yīng)該是此次筆考應(yīng)該得出的教訓(xùn)之一。這里可能有許多東西值得思考:比如類反過難的情況下,或者填空過難的情況下,時間如何分配?或者如果遇到閱讀過難的時候,又該如何分配時間?這可能需要平時嚴格??紒肀WC。我自己后來形成的做題風(fēng)格是:按順序做題,填空和類比必須在8-10分鐘內(nèi)完成,閱讀在18分鐘,余下是反義和檢查。每個人的風(fēng)格可能會不太一樣,有些人可能會先做類反,再做填空、閱讀。但是時間分配還是必須得練。一旦進入實戰(zhàn),即使題目難點,也不至于亂了陣腳。
三、詞匯的問題
我背過的詞匯書比較雜。99紅寶認真背了6遍,巴朗3遍,黑寶和藍寶分別看了2遍,還包括2遍那個大厚本的《I get all》和TIME單挑。后來還把自己不太熟的詞和類反關(guān)系歸到一個小本上,又反復(fù)翻過這個小本。到備考后期,自覺詞匯還不錯了。因為??紩r,類反也錯得不多。但一接觸到這次筆考,我當時就有點暈?,F(xiàn)在看來,它只能說,我們以往所信賴的詞匯系統(tǒng)出了問題。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對目前這個相對封閉的、由各種“寶”所構(gòu)建起來的詞匯庫全部掌握,可能會依然不能坦然面對新冒出的類反。各種解決方法已經(jīng)有人不斷提出。我作為一般的考G者,也不可能有更高明的建議。只是我想,對各種所謂的方法,各位后來者還是需要認真辨別的。比如,藍寶加紅寶就可以解決詞匯問題嗎?甚至有人提出,再回頭背2002大紅寶去,這也可非上策。
詞匯還是要背的,紅寶、黑寶和藍寶也沒有完全過時,它應(yīng)該成為我們備戰(zhàn)GRE的基礎(chǔ)。但是這次筆考傳達出的信號強烈表明,固有的封閉系統(tǒng)已經(jīng)坍塌,我們需要尋找新的出路。這種出路,仍然需要謹慎地探索。全面提高英語能力,似乎是一條路徑,但似乎不合希望短期有成者之愿。
首先,必須感謝寄托、太傻和滿分網(wǎng),感謝建立、支持、維護、發(fā)展這些網(wǎng)站的當家人和網(wǎng)友。我是一個在職者,沒有前人們的經(jīng)驗介紹,很難想象一個人在家如何閉門造車,完成考G之旅。
但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糋一途,雖無真理可言,但也容不得謬誤滋生。所以,我更希望能以更客觀的視角,從對事不對人的角度,對后來者以善意的提醒,凡事還是需要自己的判斷,不能盡信三家網(wǎng)站上一些主管其事者的所謂“方向指導(dǎo)”。比如說去年11月筆考后,滿分網(wǎng)就曾宣稱過,只要背了綠寶,就可以搞定類反。這次筆考后,至少滿分和寄托都又拿出了新的total solution。針對類反暴難,寄托提出的方案是紅寶加藍寶(大家都知道,藍寶是寄托編的)。滿分網(wǎng)則主張全面出擊,使用它的一個什么平臺,來提高水平。如果哪位DD或MM又天真地信以為真,奉為圭臬,到時候雖然也許有別人一大堆的道歉或?qū)Σ黄?,但苦頭還是要自己吃的。這其中的原因大概也是不難明了的,因為網(wǎng)站背后爭的是利益,這可以從各家網(wǎng)站曾紛紛鼓吹自己的什么寶多么之有效,就可以得到明證。
從當初的紅寶一騎絕塵,到如今黑寶、藍寶、綠寶多家雜陳。黃寶、白寶好象也出了,下一步估計就到什么祡寶、青寶、韋小寶了。在利益的驅(qū)動下,“寶”系列估計會仍然隨著考G不息,而擴軍不止。只是這次筆考,讓不少“寶”們還是多少有點難堪,只能轉(zhuǎn)過頭去大罵ETS與自己不能保持一致。當然,網(wǎng)站有生存,要發(fā)展,要繼續(xù)給網(wǎng)友們提供支持,沒有收入是不行的。但是,既然G友們最終的目標是考一個自己滿意的分數(shù),那么就有理由保持足夠的清醒。不過,我需要再次表明,我對寄托、太傻和滿分網(wǎng)背后的支持者充滿敬意。如果否認他們努力的巨大價值,是不符合實際、也是缺乏公允的。但如果我們過高地予以評價、過多地依賴這種努力,也同樣充滿危險。正所謂盡信書,不如不信書。而且我相信,以三家考G網(wǎng)站當家人的肚量,當不至于刪掉我這篇小文。
二、閱讀和時間控制
說起來很慚愧,我想起考G時,已經(jīng)工作五年了。還是在93年大二時,成績平平地過了六級。這么多年,只是有一搭沒一搭地看點英語書,估計備考時,也只有四級左右的水平。去年4月,在新東方上了一個G班,從那時算是正式開始準備。一邊工作,一邊背單詞。中間有別的事,又放下了一段。從十月份以后,除工作外,就基本上心無旁鶩地準備考試。事后思之,當初我如果能確切知道GRE的難度,我可能就放棄了。因為我是在職,也基本上沒和什么人交流,覺得考G只要把單詞背熟,似乎就可以搞定。我背了一遍紅寶后,就想做點題試一下水平。當時我買了吳中東的那么《GRE閱讀全真題機考版》,翻開第一個是NO2的短閱讀,我花了30多分鐘,才看了大致明白,結(jié)果4道題還是錯了2個。
在過四、六級的時間,我的閱讀都接近滿分,但語法不行。沒想到自認為還行的閱讀居然這么差,當時特別受打擊。尤其是剛開始做NO閱讀,嚴重超時不說,錯誤率與此都差不多。類反更不必說。一道題有一大半單詞不認識,好不容易認識個check、minute 或die的,結(jié)果在GRE里還不考我知道的那個意思。不過,當時水平就這樣。我后來采取的辦法,閱讀NO題和國內(nèi)題都認真做一遍。做到國內(nèi)題時,開始控制時間。做完之后,必須回頭詳細地精讀原文。所以,針對閱讀,除各種大家都強調(diào)過的外(比如楊繼的方法、楊鵬的難句),我的建議是對各種語言現(xiàn)象注意研究琢磨。比如我做PP2閱讀里一篇講青藏高原形成的文章時,開頭用了一個“dwarf”。大家可能知道它的名詞意思,我正好在TIME1080單挑里見過它的動詞意思。其實,對它的正確理解會影響到至少是此文開頭的理解。做完一遍后,有時間一定要再回頭重新做一遍,或者看二遍。我之所以再次饒舌,是因為看寄托上有后來者天真地問:閱讀要做幾遍呢?就有熱心者回答:五遍。五遍,我想還是太多了,畢竟大家時間也很寶貴。
另外,我想說明的是,其實閱讀應(yīng)該是我們最可能把握的地方。在機考時代,閱讀被放到了最無足輕重的地位,填空的重要性被空前放大。但是在換回筆考后,閱讀的重要性已不需多言。如果大家真是有志出去,先練就高強的閱讀能力本身就很有必要。而且最主要的是,我們很難把握類反的出題趨勢。曾經(jīng)有一段,我們都天真的認為,對于這一塊,我們已經(jīng)窮盡其變化,智珠在握?,F(xiàn)在看來,未必――除非你能下決心拿下整本的M-W。而閱讀能力真提上去了,即使類反變態(tài)一些,也不至于全盤崩潰。我后來做到最新題時,是嚴格按照模考時間進行的。最后我自己統(tǒng)計了一下,10套題的平均分是680,平均每套題閱讀錯4-6個,對于象我這種功底一般的人而言,已經(jīng)是可以接受了。這次參加筆考,和大部分考生一樣,我也同樣感覺時間非常緊迫。而且我們那個考場監(jiān)考甚嚴,一個老師就做在我后面,好幾個人都受到警告,大家跨區(qū)的機會都不多。不過我還算比較輕松完成了閱讀,因為它確實不算難。很多G友也意識到這一點,但是由于在類反上用時過多,導(dǎo)致后來即使看到閱讀簡單,也只能草草了事。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就連放了兩個長閱讀。做過這兩個長閱讀的應(yīng)該知道,如果閱讀能力過關(guān),9分鐘之內(nèi)應(yīng)該可以搞定。把時間荒廢在一頭霧水的類反上,而以犧牲更有把握的閱讀,我想應(yīng)該是此次筆考應(yīng)該得出的教訓(xùn)之一。這里可能有許多東西值得思考:比如類反過難的情況下,或者填空過難的情況下,時間如何分配?或者如果遇到閱讀過難的時候,又該如何分配時間?這可能需要平時嚴格??紒肀WC。我自己后來形成的做題風(fēng)格是:按順序做題,填空和類比必須在8-10分鐘內(nèi)完成,閱讀在18分鐘,余下是反義和檢查。每個人的風(fēng)格可能會不太一樣,有些人可能會先做類反,再做填空、閱讀。但是時間分配還是必須得練。一旦進入實戰(zhàn),即使題目難點,也不至于亂了陣腳。
三、詞匯的問題
我背過的詞匯書比較雜。99紅寶認真背了6遍,巴朗3遍,黑寶和藍寶分別看了2遍,還包括2遍那個大厚本的《I get all》和TIME單挑。后來還把自己不太熟的詞和類反關(guān)系歸到一個小本上,又反復(fù)翻過這個小本。到備考后期,自覺詞匯還不錯了。因為??紩r,類反也錯得不多。但一接觸到這次筆考,我當時就有點暈?,F(xiàn)在看來,它只能說,我們以往所信賴的詞匯系統(tǒng)出了問題。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對目前這個相對封閉的、由各種“寶”所構(gòu)建起來的詞匯庫全部掌握,可能會依然不能坦然面對新冒出的類反。各種解決方法已經(jīng)有人不斷提出。我作為一般的考G者,也不可能有更高明的建議。只是我想,對各種所謂的方法,各位后來者還是需要認真辨別的。比如,藍寶加紅寶就可以解決詞匯問題嗎?甚至有人提出,再回頭背2002大紅寶去,這也可非上策。
詞匯還是要背的,紅寶、黑寶和藍寶也沒有完全過時,它應(yīng)該成為我們備戰(zhàn)GRE的基礎(chǔ)。但是這次筆考傳達出的信號強烈表明,固有的封閉系統(tǒng)已經(jīng)坍塌,我們需要尋找新的出路。這種出路,仍然需要謹慎地探索。全面提高英語能力,似乎是一條路徑,但似乎不合希望短期有成者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