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作文考后感言:紀念我逝去的備考

字號:

走出考場什么感覺也沒有,平靜的如鐘美林廣場的池水。天氣也是這樣,陰的沒有感覺,時間仿佛靜止了,20天以來它第沒有想著往前跑……
     記得20天前,我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打電話求助,恨不能轉移所有的焦急和恐懼。覺得,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人家都花至少40天的時間備考GRE作文,而我卻只有一半的時間,而且還毫無頭緒,不管你是“一休”還是“阿狗”我都一篇還沒寫過。
     幸運的是,找到一位海洋系的GRE考友——事實證明認識他真是上天的恩賜——他告訴我他也是后十幾天才備考GRE作文的,當時也很著急和無助,告訴我要靜下心來不要著急,說要全力以赴不用多想。我想正是他堅定而忙碌的走完的每一步才激勵我有勇氣和耐力熬過這“不可能的20天”。
     接下來的日子狂給玩的好的打電話,北京的,上海的,長沙的,青島的。我想她們應該不知道,這整整20天我的電話費就高達200塊錢吧,自己都佩服自己是怎么打的。但正是她們給我勇氣和祝福,支持我不要放棄,要加油,要一心一意。
     我打電話給北京的小楊,是她介紹給我現在市面上所有的GRE作文書目(她幾乎全有耶~后來,我書目的齊全也不比她差了~呵呵),也傳了很多資料給我,都很有用,尤其是全國高頻,呵呵~。是她告訴我她當時也焦急,也無助,但復習時一定要放平心態(tài),全心全意。她說了很多她備考時的狀態(tài),讓我有個參考,鼓勵我一定會做得更好。其實她不知道,正是她又不厭其煩的鼓勵的話,讓我有力量扛起后一根稻草。不過她也有讓我氣憤的時候。在我備考痛苦的時候,她卻一遍又一遍告訴我什么哥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來他們學校開講座啦,哥大在她們學校又有什么新的消息啦,某某某位學長學姐又拿到哥大的OFFER啦,等等。她明知道哥大是我夢想級的大學,還這樣刺激我,真是沒點仁慈心~~哼~不過,小楊,我一直想對你說,你是我心目中的謙虛的大牛哦~~
     再打電話給上海的小劉,她也剛剛考完作文,也是度過了殘酷而堅韌的十幾天。她告訴我說,她相信我,她會一直在旁邊陪伴我,我和她的距離只有一條短信而已。她的生活一直忙碌而堅強,我希望她過得幸福。小劉,你和那兩位GRE考友帥哥發(fā)展的怎么樣啦?^_^
     再再打電話給長沙的小黃。她是我們四個當中不考GRE的人,但她在忙碌的準備托福和GMAT。下學期他要去芬蘭交流一年,是去圣誕老人的故鄉(xiāng)哦~在我沉溺于與她交流大學感想時,是她一遍又一遍的催我,要去復習了,時間不多了,不要墮落了。小黃,現在你臉上的“愛情信號彈”好了嗎?
     再再再打電話給大連的小雯,她是我在北京上新東方認識的一個女生,漂亮而友好,在美麗的城市青島。她是我周圍人中一個備考扎實的同學,前前后后有兩個多月吧,寫了很多篇一休和阿狗,早上機練習,并且認真改過很多作文,相比之下,我真是自慚形*,記得她考試前一天,我發(fā)短信祝福她考好,她回我說:“謝謝!一定!”真羨慕她當時的心態(tài),也許只有扎實過硬的功底,參能有這樣強大的自信吧~在備考時,經常是在我又開始慌亂和語無倫次的時候,她主動打電話安慰我。在我遇到問題群發(fā)短信的時候,是她第一時間回我,并且會附加鼓勵的言語。真的很感謝她,她的經驗對我很有用。想對她說,在北京的日子,上天給我大的恩賜,就是認識了你~記得有機會一定要來廈門,我?guī)阃媾秪
     后就是一遍一遍騷擾那位海洋系的牛人。因為他也在廈門考,他考過了,他也備考17天。真是佩服他,在抽到低頻的情況下還能不慌不忙得順利寫完。他毫無保留的向我介紹了他的經驗,告訴我他一個理科生,因為GRE作文,不得不在短短的十幾天內,補了大量的政治、歷史、音樂、美術、建筑等等個方面的知識。我覺得他的備考過程是充實而快樂的。正因為有他的經驗,才讓我逐步清晰的找到了方向。想對他說的是,謝謝你告訴我的“有道海量”,借給我的“韋曉亮”;謝謝你叮囑我后幾天一定要看廈門機經,要詳細列提綱;謝謝你在我沒有底的時候一直鼓勵我叫我別著急;謝謝你在我次打電話騷擾你的時候還耐心的聽我的語無倫次,告訴我列下“光明日”后想做的事就不會太苦~
     呵呵,不知道怎么回事,感言本應該是寫一些備考的過程和步驟,以供后來人參考,但現在回想起來,全是朋友們的鼓勵和祝福,現在想想自己真是幸運啊~~呵呵,還是說說我的備考歷程吧。我是17天全脫產式學習,從早上8點至晚上11點半,平均每天學習14小時,翹了不少課呢……555……沒辦法,誰讓咱時間本就不多~
     先從幾本參考書說起吧……奇怪的是我一本參考書都沒有買,全由來與各位朋友的慷慨相助。來自菲婭的《北美范文》,來自靜霆的《李建林—作文5.5分 ISSUE篇》,來自胡曉的《孫遠—GRE寫作》,來自沈淵的《韋小亮—GRE大講堂》,來自網絡SEVEN-TEEN的“17天備考GRE作文”的各類資料,還有就是來自新東方的黃皮書和講義,以及各種各樣來自網絡的資料。
     先說經典的《北美范文》吧,估計只要備考GRE的都人手一冊了吧。當時還小自豪了一下,因為在北京上新東方時,GRE作文就是修銳和張雷東教的,這就是《北美》的二位中文作者嘛~開始時,我也決定就鐵了心跟它了,決定17天“走遍《北美》”。后來以上很多很多朋友都提醒我,因為它的廣泛擁有和流傳多年,其中的例子和句型都已經被用爛了,再原封不動的照本宣科,就很容易與“抄襲”親密接觸了。可是,菜鳥的我剛開始時,別說模仿了,連北美范文看都看不懂,跟做閱讀似的,差距那個大呀,就不能用鴻溝來形容了。不過,真的如他們所說的,多看兩天就好了,到第三天就幾乎可以不看中文而看得比較順利了~但是我也就初期用用,后來就當累了的時候看閑書看看,并沒再過多研究。說實話,那畢竟還是北美的范文,水平、難度等都高出我們太多,完全模仿真沒必要,學不來不說,還失了自己的風格,關鍵還是自己的語言比較好,要相信“自己的,才是好的~!”
     再就是李建林的5.5,也是很老的參考教材了吧。北京的小楊跟我說,當你寫不出話來的時候(而這也是我當時大的問題,要求500字以上呀~汗~),5.5很管用,尤其是里面的十大論證法,是你不需要例子也有大量話可寫。但是,對于5.5,我有自己的感觸。里面的十大論證寫得太過于框架和抽象,太宏觀了,透徹掌握也需要長時間大量的練習吧,不適合短期突擊。不過里面的話語很適合中國學生,句子淺顯易懂,提綱列的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語言運用能力高(基本沒什么難詞)。這里插一句,網上所說的“ISSUE只要例子多就好寫”的說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是在很后來我才體會出來的。因為有大量的例子,心里就會踏實,光描述一個例子就可以占據很大篇幅,不愁沒話寫,而且ISSUE題都有分類,遇到同類題,當缺乏觀點時,可以拿相關的例子去套,然后總結出一個觀點,當然,這需要融會貫通,后期才會感到非常有用。更當然,你要沒有例子也能大段論述也是種能力,但是要論述深入、嚴謹比較困難,而且容易淪入空泛~
     孫遠的GRE寫作,網上有完全的電子版。他有全ISSUE242篇的提綱,而且是全英文的,開始以為用處會很大,因為作文有一關就難在用英文組織觀點。但是他的提綱式都是太簡單的骨架,而且經常觀點重復,難以深入展開,并沒有起到啟發(fā)思維,誘發(fā)觀點的作用,到后期我都是結合韋小亮的《GRE作文大講堂》來看的。
     再就是被親切的稱為“韋小寶”的韋小亮《GRE作文大講堂》了。里面也有全242篇issue題的提綱,其中范文、提綱都很不錯。每篇提綱前面都有中文介紹背景知識,很有啟迪作用,也可當作休閑看看,不會太累~
     再說說我的備考感受吧。先說ISSUE,我是按照分類高頻備的(這招很有用,多謝大家的提點,后期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用的是全國高頻加廈門08年1-3月的高頻,按技術、政治、歷史、教育、學科類的順序來列提綱,搜資料的。看過所有ISSUE題,重點熟悉高頻題。還是建議大家盡早上機練習(在這里,感謝大家的提點),這樣才會有時間的壓迫感,這可是建議中的鐵律呀~背過的句型在模考時要記得用上,不要擔心自己能力不夠,多用就會熟練(呵呵,學下牛人的口吻)。
     記得自己寫完第一篇issue的時候,花了2個半小時(真是崩潰呀~),677個字,寫完之后都想吐了,再也不想去看第二遍,字數雖然夠了,時間大大超過不說,寫的過程中還卡的厲害,中文知道怎么說,就是不會用英文表達,而且全篇的babytalk 和語法錯誤,給我改作文的程程看完后郁悶+無奈的說不出一句話來~于是我發(fā)憤了一下,背范文,背例子,背句型,詳細列提綱,三天后的第二篇就被表揚改善很多,從句用到三層嵌套,也比較會用同位語和強調句了,當時那份欣喜呀~但回過頭來想想,如果時間足夠多的話,還是應該多寫高頻題,多列提綱,提綱好詳細到:立場—3個觀點+例子—結尾。海洋的牛人和北大的小楊都列過80篇以上的高頻提綱,我比較不如,只列過40篇。
     例子也好按分類準備,比如說技術類,準備一批,政治類,準備一批,這樣就容易融會貫通,后期會發(fā)現有時候一個例子幾乎全通用,只要你有心,沒有用不上的~呵呵,看你怎么掰了~而且例子方面建議要勤快更換,參考書和網上的一些例子幾乎都被用爛了(可是我在考場上這點做得不好,用了老例子~),好是自己熟悉的例子,用時可以手到擒來,并且不容易出錯。像我用的政治類和藝術類的例子大多是中國的,中國的領導人,中國的文學家,中國的歷史事件,呵呵,畢竟對自己國家還是更有感情。修瑞曾經說過,應盡量用老美熟悉的例子,美國的歷史,歐洲的藝術家,希臘和羅馬的文化,還有圣經。但是,短期內還真是難以完全“歐美化”,況且評分人不都是“truly edcated”的嗎?相信他們的知識應該夠廣泛吧,中國好歹是大國,重大人物和事件也應有所耳聞吧,不過也別準備的太騙偏了,估計要是給他整出個唐中宗年代的例子,除非他是研究中國古代史方面的專家,否則還是得暈菜~
     再說說argument吧。海洋的牛人說,他246篇argue全列過提綱,對此我只有頂禮膜拜了。我只列了100篇,然后就實在撐不住了,時間也不允許,所以后100來篇只是找了找錯誤。但是全部看一遍argue題還是很有必要,起碼熟悉了一遍題目,預防在考場上看不懂題而影響理解。不過有些題的確比較變態(tài),我就記得那道“彗星撞地球”的題,當時看都看不明白,郁悶的只想去撞墻……開始的時候比較擔憂,因為我是還剩10天的時候才來看argue, 但是大家勸我不要太緊張,因為argue相對容易,后來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纯捶段?,整理出模板,基本也就差不多了,而且整理出模板后,基本上后面也不會有太多的變化??荚嚨臅r候比較幸運,抽到的是那道關于“建議員工參加快速閱讀課程”的題,張雷東在課堂上講過,講義也有詳細論述,我當時在考場上看到它時,就松了一口氣,知道下面的只是時間問題了,不會再被不確定的因素擔驚受怕了??傮w而言,argue還是比issue簡單的多,GRE作文重點還是在issue,畢竟觀點原創(chuàng)和獨立論述比較難。
     記得難熬的是考試前兩天,當時心情真的很糟糕,因為還有很多很多事情沒有做完。不過我現在也相信那兩天是效率高的吧,畢竟大的動力發(fā)揮在大的壓力之下。不過那份緊張直至現在還有為清晰,主要是擔心,擔心遇到低頻,擔心考時腦子一片空白,打不出一個字,擔心時間不夠寫不完,擔心……記得睡覺時腦子里都盡是提綱和例子~崩潰~不過在這兩天的時間里,也是豐富多彩的吧……
     開心的事有……記得我在查“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例子的時候,突然想到,49年新中國成立時,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迎著排山倒海般的呼喊“毛主席萬歲!”回應“人民萬歲!”。當在“有道海量”上查“毛主席萬歲”怎么說時,電腦上出現“Long life for Chairman Mao?。òl(fā)音記憶:狼來我前面跑)”我含住的一口水全噴在我心愛的屏幕上……我想,我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毛主席萬歲”這句話英文怎么說了吧~
     傷心的事有……那么那么多天一直淹沒在焦急和苦悶當中,覺得人生好苦好苦。為什么,出國浪潮如此洶涌,還要去擠?為什么,我是法學院校的學生,卻選擇去考GRE? 考上了仍然什么希望都沒有。為什么,前途那么渺茫自己卻在浪費光陰?為什么,自己英語那么那么不好?為什么,自己無法專心?為什么,自己這么著急?排山倒海的苦悶沒出宣泄,變態(tài)到滿世界打電話……
     不過考試當天,一切過得特別平靜,雖然我知道我一直在盡大的努力掩飾緊張,覺得心里有一道閘門,只要一碰慌亂就會洪瀉而下~卻一直努力克制著。Issue的兩篇都是高頻,我一眼就看出來了,而且是超級高頻,一篇關于技術,一篇關于法律(呵呵,我自然選擇法律,對得起專業(yè)嘛~)。但是兩篇我都沒寫過,也沒有列過提綱,但都還好,例子比較充足,在抉擇的時候就花了一些時間,還好,全寫完了,但不夠時間檢查??吹絘rgue時,心里就比較坦然了,就一直這樣平平靜靜的寫下去了。考場的環(huán)境很好,監(jiān)考老師年輕美麗。出來時,天很陰。
     特別記得看到的一句話:“上帝是公平的,只要你付出,就有回報!不要問什么時候會有收獲,關鍵是你有沒有百分百的付出,學習是如此,工作是如此,人生更是如此?!碑敃r的感動與震撼洶涌而來,淚水吧嗒吧嗒就往下掉。
     在考試的前一天和當天,讓我感動的是,讓我回過頭來覺得其實這二十天是很溫暖的是:我收到所有所有關心我的朋友的祝福短信。我把它們記錄下來,以此紀念這段一去不復返的日子:
     “你不會遇到低頻的,你人品極好,坦然點!”(來自小雯)
     “明天考試了,自信一點哦,你一定復習的不錯,今晚睡個好覺,明天一定高頻,什么都別擔心~keep your fingers crossed!”(來自小劉)
     “今晚好好休息,再看看曾經準備過的內容,別緊張,明天安心上考場,你已經很牛了,記住思想是重要的,審題快點,控制好時間,注意打字!嗯,我相信你肯定有5.5以上的!”(來自小楊,謝謝你美好的祝福~^_^)
     “剩十三小時多一點,堅持,好好加油^_^”(來自海洋的牛人)
     “乖孩子今天加油哈,放松放松”(來自一直關心我的倩雯)
     “加油哦~”(來自胡曉)
     “小露葉,加油!”(來自室友何琦)
     “今天考作文吧,加油哈”(來自小黃)
     后再謝謝幫我改作文,忍受我慘不忍睹文字的程程,還有每天比我早到教室,每晚幫我領電腦包的彭魯軍牛人~
     突然得21世紀演講比賽中一位清華選手的獲獎感言:“還有很多感慨萬千的話,不過就此打住吧,聽別人說得天花亂墜,不如自己親自一試,有什么呢?我們當初不都曾翻開別人的獲獎感言而嘖嘖稱嘆過嗎?”感謝這20天關愛過我的人,祝大家今后都能美滿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