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考點分析(1)
訴訟時效的概念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nèi),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在法律上發(fā)生的效力是權利人的勝訴權消滅。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起訴,如果符合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法院仍然應當受理。但是,如果法院經(jīng)受理后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應當注意的是,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雖然喪失勝訴權,但是實體權利本身并不消滅。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38條的規(guī)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
見(試行)》第171條則進一步規(guī)定,過了訴訟時效期間,義務人履行義務后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反悔的,不予支持。
訴訟時效期間的種類
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及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通??蓜澐譃樗念悺?BR> (1)普通訴訟時效。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期間。普通訴訟時效期間通常為2年。
(2)短期訴訟時效。下列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3)特殊訴訟時效。特殊訴訟時效不是由民法規(guī)定的,而是由特別法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例如,《合同法》第129條規(guī)定涉外合同時效期間為4年?!逗I谭ā返?57條規(guī)定,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承運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時效期間為1年。
(4)權利的最長保護期限。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重點解析]
1.應掌握普通訴訟時效為2年。在工程建設領域,追索工程款的訴訟時效屬于普通訴訟時效,即為2年。
2.短期訴訟時效包含的種類必須要重點掌握,而且應當結合實例。涉及到訴訟時效的考題,首先要判斷是不是屬于適用短期訴訟時效的四種情形,這是選出正確答案的基本前提,必須注意。
短期訴訟時效中,需要格外重視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1)“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這句話包含了兩個條件,即質量不合格, 同時也沒有對此作出聲明。千萬別誤解為“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的”這樣一個惟一的條件。
(2)“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毀損的”
注意這里強調(diào)的是“寄存的財物”,而不是“財物”。
3.特殊訴訟時效的時間不是惟一的,其本質是另有規(guī)定。
4.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是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強調(diào)的是一種主觀狀態(tài);而權利最長保護期限20年的起算點則是權利(實際)被侵害之日,強調(diào)的是一種客觀狀態(tài)。例如,某甲到某乙家里作客,走的時候偷走了某乙收藏的一件古董,某乙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這件事情。10年后一次偶然的機會,某乙在某甲家發(fā)現(xiàn)了這件古董,這時訴訟時效期間就應從某乙知道某甲侵害其財產(chǎn)權之日起開始計算。仍引用前面的例子,如果某乙是在20年后(比如說第22年)某一天發(fā)現(xiàn)了某甲侵害其財產(chǎn)權的事實,由于時間已經(jīng)超過了最長保護期限,某乙將喪失勝訴權。
債的常見分類方式
債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分類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意定之債與法定之債
(二)按份之債和連帶之債
這是對多數(shù)人之債的進一步分類。根據(jù)多數(shù)債權人或多數(shù)債務人之間對債權或債務的承受情況,可將債分為按份之債和連帶之債。
1.按份之債
按份之債是指債的一方主體為多數(shù)人,各自按照一定的份額享有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債。《民法通則》第86條規(guī)定:“債權人為二人以上的,按照確定的份額分享權利。債務人為二人以上的,按照確定的份額分擔義務。”
2.連帶之債
連帶之債,是指債的具有多數(shù)人的主體一方之間有連帶關系的債,包括連帶債權和連帶債務(或連帶責任)《民法通則》第87條規(guī)定:“債權人或者債務人一方人數(shù)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享有連帶權利的每個債權人,都有權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了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有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BR> 連帶之債既可因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而產(chǎn)生,也可因當事人之間的約定而產(chǎn)生。多數(shù)人之債中不分份額地承擔債務,其中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向債權人履行全部債務的多數(shù)債務人稱為連帶債務人。
連帶責任具有如下特點:
(1)連帶債務人的每一方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
(2)債權人可以向其中任何一個或者多個債務人請求履行任何比例債務,債務人不得以債務人之間對債務分擔比例有約定而拒絕履行;
(3)連帶債務人一人或多人履行了全部債務后,其他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即行解除;
(4)履行債務超過其應承擔份額的債務人,有權向其他債務人追償。
訴訟時效的概念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nèi),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在法律上發(fā)生的效力是權利人的勝訴權消滅。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起訴,如果符合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法院仍然應當受理。但是,如果法院經(jīng)受理后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應當注意的是,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雖然喪失勝訴權,但是實體權利本身并不消滅。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38條的規(guī)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
見(試行)》第171條則進一步規(guī)定,過了訴訟時效期間,義務人履行義務后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反悔的,不予支持。
訴訟時效期間的種類
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及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通??蓜澐譃樗念悺?BR> (1)普通訴訟時效。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期間。普通訴訟時效期間通常為2年。
(2)短期訴訟時效。下列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3)特殊訴訟時效。特殊訴訟時效不是由民法規(guī)定的,而是由特別法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例如,《合同法》第129條規(guī)定涉外合同時效期間為4年?!逗I谭ā返?57條規(guī)定,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承運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時效期間為1年。
(4)權利的最長保護期限。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重點解析]
1.應掌握普通訴訟時效為2年。在工程建設領域,追索工程款的訴訟時效屬于普通訴訟時效,即為2年。
2.短期訴訟時效包含的種類必須要重點掌握,而且應當結合實例。涉及到訴訟時效的考題,首先要判斷是不是屬于適用短期訴訟時效的四種情形,這是選出正確答案的基本前提,必須注意。
短期訴訟時效中,需要格外重視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1)“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這句話包含了兩個條件,即質量不合格, 同時也沒有對此作出聲明。千萬別誤解為“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的”這樣一個惟一的條件。
(2)“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毀損的”
注意這里強調(diào)的是“寄存的財物”,而不是“財物”。
3.特殊訴訟時效的時間不是惟一的,其本質是另有規(guī)定。
4.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是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強調(diào)的是一種主觀狀態(tài);而權利最長保護期限20年的起算點則是權利(實際)被侵害之日,強調(diào)的是一種客觀狀態(tài)。例如,某甲到某乙家里作客,走的時候偷走了某乙收藏的一件古董,某乙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這件事情。10年后一次偶然的機會,某乙在某甲家發(fā)現(xiàn)了這件古董,這時訴訟時效期間就應從某乙知道某甲侵害其財產(chǎn)權之日起開始計算。仍引用前面的例子,如果某乙是在20年后(比如說第22年)某一天發(fā)現(xiàn)了某甲侵害其財產(chǎn)權的事實,由于時間已經(jīng)超過了最長保護期限,某乙將喪失勝訴權。
債的常見分類方式
債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分類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意定之債與法定之債
(二)按份之債和連帶之債
這是對多數(shù)人之債的進一步分類。根據(jù)多數(shù)債權人或多數(shù)債務人之間對債權或債務的承受情況,可將債分為按份之債和連帶之債。
1.按份之債
按份之債是指債的一方主體為多數(shù)人,各自按照一定的份額享有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債。《民法通則》第86條規(guī)定:“債權人為二人以上的,按照確定的份額分享權利。債務人為二人以上的,按照確定的份額分擔義務。”
2.連帶之債
連帶之債,是指債的具有多數(shù)人的主體一方之間有連帶關系的債,包括連帶債權和連帶債務(或連帶責任)《民法通則》第87條規(guī)定:“債權人或者債務人一方人數(shù)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享有連帶權利的每個債權人,都有權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了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有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BR> 連帶之債既可因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而產(chǎn)生,也可因當事人之間的約定而產(chǎn)生。多數(shù)人之債中不分份額地承擔債務,其中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向債權人履行全部債務的多數(shù)債務人稱為連帶債務人。
連帶責任具有如下特點:
(1)連帶債務人的每一方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
(2)債權人可以向其中任何一個或者多個債務人請求履行任何比例債務,債務人不得以債務人之間對債務分擔比例有約定而拒絕履行;
(3)連帶債務人一人或多人履行了全部債務后,其他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即行解除;
(4)履行債務超過其應承擔份額的債務人,有權向其他債務人追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