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共7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總是從( )的變化開始的。
A.經濟基本 B.上層建筑
C.生產力 D.生產關系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 )。
A. 產品嚴重匱乏
B. 貨幣大幅貶值
C. 國際收支極不平衡
D.生產相對過剩
3.( )導致商品的價格與價值經常不一致。
A. 使用價值不同
B. 商品供求關系的不平衡
C. 價格波動
D. 價值變化
4.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是指貨幣的( )職能。
A. 價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 貯藏手段
5.在現(xiàn)實生活中,價值規(guī)律對生產和交換活動的支配作用是通過( )表現(xiàn)出來的。
A.商品銷售數(shù)量
B.產品生產數(shù)量
C.商品價格運動
D.貨幣流通速度
6.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占統(tǒng)治地位的資本是( )。
A. 工業(yè)資本 B. 產業(yè)資本
C. 銀行資本 D. 金融資本
7.壟斷利潤是( )。
A.依靠和大銀行的結盟實現(xiàn)的
B.通過壟斷地位所形成的壟斷價格獲得的
C.剝削人民實現(xiàn)的
D.權錢政治的結果
8.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立之后,社會的主要矛盾已轉變?yōu)? )。
A. 社會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擠體制兩種經濟體制之間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C. 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
D.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之間的矛盾
9.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應起( )作用。
A. 基礎性 B.輔助性
C.主導性 D. 統(tǒng)治性
10.根據(jù)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公司的權力機構是( )。
A. 股東大會 B. 董事會
C. 監(jiān)事會 D. 經營管理層
11.社會主義再生產的實質是( )。
A.滿足勞動者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B. 提高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
C. 發(fā)展社會生產力
D.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提高A民生活水平
12.科學發(fā)展觀的第一要義是( )。
A. 發(fā)展
B. 以人為本
C. 全面、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D. 統(tǒng)籌兼顧
13.社會主義宏觀經濟調控通過( )實現(xiàn)。
A.對貨幣的調控
B.行政直接干預
C.對市場的調控
D.對財政的調控
14.擴張型貨幣政策的主要功能是( )。
A. 抑制社會總供給
B. 縮小貿易順差
C. 抑制社會總需求
D. 刺激社會總需求
15.科技進步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 )。
A. 生產力因素 B.市場因素
C.主導力量 D. 生產關系因素
16.市場經濟發(fā)展要求( )在資源配置中發(fā)揮基礎性作用。
A. 市場 B. 政府
C. 銀行 D.財政部
17.公共財政經濟穩(wěn)定和發(fā)展職能不包括( )。
A.充分就業(yè) B.穩(wěn)定物價水平
C.國際收支平衡 D. 利率穩(wěn)定
18.下列各項財政支出中,屬于購買性支出的是( )。
A. 補貼支出
B.社會保障支出
C. 救濟支出
D. 行政經費支出
19.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政府決定從2008年第4季度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用兩年多時間增加4萬億元投資,帶動生產和就業(yè)規(guī)模擴大。這表明政府購買性支出( )。
A. 可以直接刺激社會生產規(guī)模擴大
B. 不會擴大和增加社會需求
C. 具有較強的收入分配職能
D. 可以不遵循市場等價交換原則
20償還公債的最終收入來源是( )。
A. 發(fā)行新公債 B. 銀行貸款
C.稅收 D. 政府收費
21.用來衡量和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財力程度和宏觀調控能力的指標是( )。
A.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
B.稅收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
C. 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
D. 中央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
22.我國對啤酒征收消費稅采用的稅率是( )。
A. 比例稅率 B. 定額稅率
C. 累進稅率 D. 平均稅率
23.國家向納稅人征稅,憑借的是其( )。
A.經濟實力 B. 國家信譽
C.政治權力 D. 財產權利
24.在我國現(xiàn)行各稅種中,收入規(guī)模的是( )。
A. 消費稅 B. 營業(yè)稅
C. 增值稅 D. 企業(yè)所得稅
25.我國現(xiàn)行預算法規(guī)定,中央金庫業(yè)務由( )辦理。
A. 財政部
B. 國家稅務總局
C. 中國人民銀行
D.中國工商銀行
26.為了反映某年度政府預算執(zhí)行的結果,需要編制( )。
A.多年預算
B. 該年度的預算調整方案
C. 該年度的政府決算
D. 該年度的部門預算
27馬克思研究貨幣本質的出發(fā)點是( )。
A. 貨幣的職能 B. 貨幣的起源
C.貨幣的形態(tài) D. 貨幣的作用
28.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單位貨幣的法定含金量被作為( )。
A.貨幣的價格標準
B. 貨幣單位
C.償付能力
E. 貨幣材料
29.( )是貨幣和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A. 商品經濟的產生
B. 社會分工
C. 私有制
D. 資本主義
30.銀行吸收存款,集中社會上閑置的貨幣資本,又通過發(fā)放貸款,將集中起來的貨幣資本貸放給資金短缺部門,這是銀行的( )職能。
A.支付中介 B. 信用中介
C.金融服務 D.貨幣創(chuàng)造
31.由政府設立,不以營利為目標的銀行是( )。
A. 中國A民銀行 B.商業(yè)銀行
C. 政策性銀行 D. 投資銀行
32.以下各項中,不屬于金融市場配置職能體現(xiàn)的是( )。
A. 利潤再分配
B.資源配置
C.風險再分配
D. 財富再分配
33.交易雙方經過協(xié)商,同意在約定的時間按照協(xié)議約定的價格和數(shù)量進行的交易是( )。
A. 互換交易 B. 期貨交易
C.現(xiàn)貨交易 D. 期權交易
34.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本國貨幣來表示匯率的標價方法被稱為( ).
A. 間接標價法
B. 直接標價法
C. 美元標價法
D. 雙向標價法
35.在短期,對匯率變動影響最為顯著的因素是( )。
A. 利率 B. 通貨膨脹率
C.貨幣政策 D. 總供求
36.在間接標價法下,如果匯率值變大,則本幣即期匯率( )。
A. 升值 B. 貼水
C.升水 D.貶值
37.反映了一國國際收支的綜合情況,可以衡量國際收支對一國儲備壓力的國際收支局部差額是( )。
A.貿易差額 B.經常差額
C. 基本差額 D. 綜合差額
38.產品或服務給顧客帶來的全部利益與他為此所需要付出的全部成本之差,或者說是所得與所付之差,即為( ).
A.感知價值 B.顧客滿意度
C.交易效率 D.顧客認知價值
39.( )是影響購買力最重要的因素。
A.信貸情況 B. 儲蓄
C.消費結構 D. 收入水平
40.那些為滿足個A生活需要而購買的個人和家庭組成了( )。
A. 消費者市場
B.產業(yè)市場,
C. 中間商市場
D. 政府或機構市場
4l.在一個群體中為其他人過濾、解釋和提供信息的人是( )。
A. 家庭成員 B. 意見領袖
C. 消費者 D. 營銷決策者
42.( )是企業(yè)營銷戰(zhàn)略的核心,也是決定企業(yè)營銷成敗的關鍵。
A.制定目標營銷戰(zhàn)略
B.制定營銷組織策略
C.分析營銷環(huán)境
D. 選擇目標市場
43.市場細分的前提是( )。
A. 企業(yè)面對買方市場
B. 競爭激烈
C. 顧客需求的異質性
D. 產品的同質性
44.企業(yè)常用的定價方法主要有成本導向定價法、市場需求導向定價法和( )。
A.折扣定價法
B. 競爭導向定價法
C. 特殊定價法
D.差異定價法
45.企業(yè)擁有不同產品線的多少,這被稱為產品組合的( )。
A. 深度 B.長度
C.寬度 D. 黏度
46.產品最基本的層次,滿足顧客需要的核心內容被稱為( )。
A. 核心利益 B.有形產品
C. 附加產品 D. 潛在產品
47.在空調市場形成初期,送貨上門、免費安裝被當作額外的服務而成為空調企業(yè)的競爭手段。隨著這一手段被越來越多的空調企業(yè)采用,這項服務也就被顧客認為是基本的和理所應當?shù)?,變成了空調( )的一部分。
A.核心產品 B. 有形產品
C.附加產品 D. 延伸產品
48.價格低廉、消費者要經常使用且通常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購買的物品,如牙膏、香煙等屬于消費品中的( )。
A.選購品 B. 普通品
C.非尋求品 D. 便利品
49.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地( )。
A.實現(xiàn)組織目標
B.籌劃安排工作
C. 建立組織結構
D.促進上下級溝通
50,根據(jù)計劃的職能標準,計劃可以分為( )。
A. 長期計劃、中期計劃與短期計劃
B. 戰(zhàn)略計劃、戰(zhàn)術計劃與作業(yè)計劃
C. 業(yè)務計劃、A事計劃與財務計劃
D. 宗旨、目標、戰(zhàn)略、政策、規(guī)則等
1.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總是從( )的變化開始的。
A.經濟基本 B.上層建筑
C.生產力 D.生產關系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 )。
A. 產品嚴重匱乏
B. 貨幣大幅貶值
C. 國際收支極不平衡
D.生產相對過剩
3.( )導致商品的價格與價值經常不一致。
A. 使用價值不同
B. 商品供求關系的不平衡
C. 價格波動
D. 價值變化
4.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是指貨幣的( )職能。
A. 價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 貯藏手段
5.在現(xiàn)實生活中,價值規(guī)律對生產和交換活動的支配作用是通過( )表現(xiàn)出來的。
A.商品銷售數(shù)量
B.產品生產數(shù)量
C.商品價格運動
D.貨幣流通速度
6.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占統(tǒng)治地位的資本是( )。
A. 工業(yè)資本 B. 產業(yè)資本
C. 銀行資本 D. 金融資本
7.壟斷利潤是( )。
A.依靠和大銀行的結盟實現(xiàn)的
B.通過壟斷地位所形成的壟斷價格獲得的
C.剝削人民實現(xiàn)的
D.權錢政治的結果
8.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立之后,社會的主要矛盾已轉變?yōu)? )。
A. 社會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擠體制兩種經濟體制之間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C. 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
D.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之間的矛盾
9.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應起( )作用。
A. 基礎性 B.輔助性
C.主導性 D. 統(tǒng)治性
10.根據(jù)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公司的權力機構是( )。
A. 股東大會 B. 董事會
C. 監(jiān)事會 D. 經營管理層
11.社會主義再生產的實質是( )。
A.滿足勞動者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B. 提高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
C. 發(fā)展社會生產力
D.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提高A民生活水平
12.科學發(fā)展觀的第一要義是( )。
A. 發(fā)展
B. 以人為本
C. 全面、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D. 統(tǒng)籌兼顧
13.社會主義宏觀經濟調控通過( )實現(xiàn)。
A.對貨幣的調控
B.行政直接干預
C.對市場的調控
D.對財政的調控
14.擴張型貨幣政策的主要功能是( )。
A. 抑制社會總供給
B. 縮小貿易順差
C. 抑制社會總需求
D. 刺激社會總需求
15.科技進步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 )。
A. 生產力因素 B.市場因素
C.主導力量 D. 生產關系因素
16.市場經濟發(fā)展要求( )在資源配置中發(fā)揮基礎性作用。
A. 市場 B. 政府
C. 銀行 D.財政部
17.公共財政經濟穩(wěn)定和發(fā)展職能不包括( )。
A.充分就業(yè) B.穩(wěn)定物價水平
C.國際收支平衡 D. 利率穩(wěn)定
18.下列各項財政支出中,屬于購買性支出的是( )。
A. 補貼支出
B.社會保障支出
C. 救濟支出
D. 行政經費支出
19.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政府決定從2008年第4季度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用兩年多時間增加4萬億元投資,帶動生產和就業(yè)規(guī)模擴大。這表明政府購買性支出( )。
A. 可以直接刺激社會生產規(guī)模擴大
B. 不會擴大和增加社會需求
C. 具有較強的收入分配職能
D. 可以不遵循市場等價交換原則
20償還公債的最終收入來源是( )。
A. 發(fā)行新公債 B. 銀行貸款
C.稅收 D. 政府收費
21.用來衡量和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財力程度和宏觀調控能力的指標是( )。
A.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
B.稅收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
C. 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
D. 中央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
22.我國對啤酒征收消費稅采用的稅率是( )。
A. 比例稅率 B. 定額稅率
C. 累進稅率 D. 平均稅率
23.國家向納稅人征稅,憑借的是其( )。
A.經濟實力 B. 國家信譽
C.政治權力 D. 財產權利
24.在我國現(xiàn)行各稅種中,收入規(guī)模的是( )。
A. 消費稅 B. 營業(yè)稅
C. 增值稅 D. 企業(yè)所得稅
25.我國現(xiàn)行預算法規(guī)定,中央金庫業(yè)務由( )辦理。
A. 財政部
B. 國家稅務總局
C. 中國人民銀行
D.中國工商銀行
26.為了反映某年度政府預算執(zhí)行的結果,需要編制( )。
A.多年預算
B. 該年度的預算調整方案
C. 該年度的政府決算
D. 該年度的部門預算
27馬克思研究貨幣本質的出發(fā)點是( )。
A. 貨幣的職能 B. 貨幣的起源
C.貨幣的形態(tài) D. 貨幣的作用
28.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單位貨幣的法定含金量被作為( )。
A.貨幣的價格標準
B. 貨幣單位
C.償付能力
E. 貨幣材料
29.( )是貨幣和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A. 商品經濟的產生
B. 社會分工
C. 私有制
D. 資本主義
30.銀行吸收存款,集中社會上閑置的貨幣資本,又通過發(fā)放貸款,將集中起來的貨幣資本貸放給資金短缺部門,這是銀行的( )職能。
A.支付中介 B. 信用中介
C.金融服務 D.貨幣創(chuàng)造
31.由政府設立,不以營利為目標的銀行是( )。
A. 中國A民銀行 B.商業(yè)銀行
C. 政策性銀行 D. 投資銀行
32.以下各項中,不屬于金融市場配置職能體現(xiàn)的是( )。
A. 利潤再分配
B.資源配置
C.風險再分配
D. 財富再分配
33.交易雙方經過協(xié)商,同意在約定的時間按照協(xié)議約定的價格和數(shù)量進行的交易是( )。
A. 互換交易 B. 期貨交易
C.現(xiàn)貨交易 D. 期權交易
34.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本國貨幣來表示匯率的標價方法被稱為( ).
A. 間接標價法
B. 直接標價法
C. 美元標價法
D. 雙向標價法
35.在短期,對匯率變動影響最為顯著的因素是( )。
A. 利率 B. 通貨膨脹率
C.貨幣政策 D. 總供求
36.在間接標價法下,如果匯率值變大,則本幣即期匯率( )。
A. 升值 B. 貼水
C.升水 D.貶值
37.反映了一國國際收支的綜合情況,可以衡量國際收支對一國儲備壓力的國際收支局部差額是( )。
A.貿易差額 B.經常差額
C. 基本差額 D. 綜合差額
38.產品或服務給顧客帶來的全部利益與他為此所需要付出的全部成本之差,或者說是所得與所付之差,即為( ).
A.感知價值 B.顧客滿意度
C.交易效率 D.顧客認知價值
39.( )是影響購買力最重要的因素。
A.信貸情況 B. 儲蓄
C.消費結構 D. 收入水平
40.那些為滿足個A生活需要而購買的個人和家庭組成了( )。
A. 消費者市場
B.產業(yè)市場,
C. 中間商市場
D. 政府或機構市場
4l.在一個群體中為其他人過濾、解釋和提供信息的人是( )。
A. 家庭成員 B. 意見領袖
C. 消費者 D. 營銷決策者
42.( )是企業(yè)營銷戰(zhàn)略的核心,也是決定企業(yè)營銷成敗的關鍵。
A.制定目標營銷戰(zhàn)略
B.制定營銷組織策略
C.分析營銷環(huán)境
D. 選擇目標市場
43.市場細分的前提是( )。
A. 企業(yè)面對買方市場
B. 競爭激烈
C. 顧客需求的異質性
D. 產品的同質性
44.企業(yè)常用的定價方法主要有成本導向定價法、市場需求導向定價法和( )。
A.折扣定價法
B. 競爭導向定價法
C. 特殊定價法
D.差異定價法
45.企業(yè)擁有不同產品線的多少,這被稱為產品組合的( )。
A. 深度 B.長度
C.寬度 D. 黏度
46.產品最基本的層次,滿足顧客需要的核心內容被稱為( )。
A. 核心利益 B.有形產品
C. 附加產品 D. 潛在產品
47.在空調市場形成初期,送貨上門、免費安裝被當作額外的服務而成為空調企業(yè)的競爭手段。隨著這一手段被越來越多的空調企業(yè)采用,這項服務也就被顧客認為是基本的和理所應當?shù)?,變成了空調( )的一部分。
A.核心產品 B. 有形產品
C.附加產品 D. 延伸產品
48.價格低廉、消費者要經常使用且通常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購買的物品,如牙膏、香煙等屬于消費品中的( )。
A.選購品 B. 普通品
C.非尋求品 D. 便利品
49.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地( )。
A.實現(xiàn)組織目標
B.籌劃安排工作
C. 建立組織結構
D.促進上下級溝通
50,根據(jù)計劃的職能標準,計劃可以分為( )。
A. 長期計劃、中期計劃與短期計劃
B. 戰(zhàn)略計劃、戰(zhàn)術計劃與作業(yè)計劃
C. 業(yè)務計劃、A事計劃與財務計劃
D. 宗旨、目標、戰(zhàn)略、政策、規(guī)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