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兒童勵志故事大全

字號: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可以讓他們多看一些兒童成長的勵志故事,這樣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下面是分享的生動兒童勵志故事大全。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生動兒童勵志故事
    古時候,有一種樂器叫作瑟,發(fā)出的聲音非常悅耳動聽。趙國有很多人都精通彈瑟,使得別的國家的人羨慕不已。
    有一個齊國人也非常欣賞趙國人彈瑟的技藝,特別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好本領(lǐng),于是就決心到趙國去拜師學(xué)彈瑟。
    這個齊國人拜了一位趙國的彈瑟能手做師傅,開始跟他學(xué)習(xí)??墒沁@個齊國人沒學(xué)幾天就厭煩了,上課的時候經(jīng)常開小差,不是找借口遲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專心聽講,平時也總不愿意好好練習(xí)。
    學(xué)了一年多,這個齊國人仍彈不了成調(diào)的曲子,老師責(zé)備他,他自己也有點慌了,心里想:我到趙國來學(xué)了這么久的彈瑟,如果什么都沒學(xué)到,就這樣回去哪里有什么臉面見人呢?想雖這樣想,可他還是不抓緊時間認真研習(xí)彈瑟的基本要領(lǐng)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著投機取巧。
    他注意到師傅每次彈瑟之前都要先調(diào)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聽的曲子。于是他琢磨開了:看來只要調(diào)好了音就能彈好瑟了。如果我把調(diào)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調(diào)好音后都用膠粘牢,固定起來,可不就能一勞永逸了嗎?想到這里,他不禁為自己的“聰明”而暗自得意。
    于是,他請師傅為他調(diào)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膠把那些調(diào)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來,帶著瑟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說:“我學(xué)成回來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彈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為真,紛紛請求他彈一首曲子來聽聽,這個齊國人欣然答應(yīng),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瑟再也無法調(diào)音,是彈不出完整的曲子來的。于是他在家鄉(xiāng)父老面前出了個大洋相。
    這個齊國人奇怪極了:明明固定好了的音,怎么就是彈不好呢?他不知道,音即使能調(diào)好,也只是彈好瑟的條件之一。
    學(xué)習(x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我們只有堅持不懈地認真學(xué)習(xí)、努力鉆研,才不會重蹈這個齊國人的覆轍。
    【篇二】生動兒童勵志故事
    傳說古代在很遠很遠的北方,大地以草木為毛發(fā),而那個地方氣候異常的寒冷,草木不生,于是人們把那個地方叫“窮發(fā)”。
    在那個草木不生的地方,有一片大海,是大自然造就的一片遼闊的水域。在這片水域中,生活著一條碩大無比的魚,這條魚的身體有幾千里寬,而它的身體有多長呢,誰也說不清楚,這條大魚的名字就叫做鯤。有一天,這條大魚變作了一只鳥,也同樣是大得不可思議。這只鳥的脊背有泰山那樣高大,雙翅一展,就像是掛在天空的云彩遮住了半個天空,這只鳥名叫鵬。
    這只大鵬鳥打算從北海飛到南海一游,它扇動起兩個巨大的翅膀,盤旋直沖天空而形成一股狂飚,大鵬鳥直飛到九萬里的高空,那是一個連云氣都達不到的地方。大鵬的脊背幾乎是緊靠著青天了,然后它再準(zhǔn)備朝南海的方向飛去。
    有一群小蓬雀活動在一片灌木叢中,整天聚集在蓬刺矮樹間跳來跳去、嘰嘰喳喳,倒也自得其樂十分滿足。當(dāng)它們聽說了大鵬鳥上飛高空九萬里的事情后,十分驚訝與困惑,它們?nèi)氯碌溃骸昂喼笔前l(fā)了瘋了,發(fā)了瘋了。它干嘛要飛那么高呢?它到底想干什么呢?”其中一只蓬雀以一種批評家的口氣說:“我跳躍著向上一飛,也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我在灌木叢中飛來飛去,悠然自得,我這就是世界上好的飛翔了,那只奇怪的大鵬干嘛要飛那么高呢?飛那高有什么意義呢?”
    看來,這些胸?zé)o大志的蓬雀不但不能理解壯志凌云的鯤鵬,反而還譏笑它,這真是小和大的鴻溝,愚蠢和智慧的區(qū)別啊。
    【篇三】生動兒童勵志故事
    我國唐代詩人李賀,天賦極好,7歲時就能寫出很精彩的詩歌、文章,受到當(dāng)時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贊賞,被認為是小神童。盡管李賀聰穎過人,可他依然十分努力,從無絲毫的懈怠,作文、寫詩都非常嚴肅認真,從不馬虎草率。
    李賀寫詩、作文,有與眾不同的習(xí)慣,他不是閉門造車冥思苦想,而是十分注重搜集材料、積累心得、捕捉靈感,他特別注意觀察生活、實地考察。他習(xí)慣于每天早上騎著家里那匹瘦馬外出游覽,每每有了什么見聞或心得體會,便當(dāng)即記錄下來,裝進隨身帶的繡花錦囊之中。當(dāng)太陽落山的時候,李賀再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到家常常已是掌燈時分,家里人早已吃過晚飯了。
    李賀回到家,他母親趕緊叫仆人端上熱過的飯菜,可是李賀依然沒有慌著去吃飯,而是將白天寫的那些草稿從錦囊中取出來,及時修改、整理,然后謄寫清楚,集中放入另一繡花錦囊之中,這才吃飯、休息。李賀天天如此堅持不懈,只要不是因病或家里辦重大的紅白喜事,他都從不停止這樣做。
    一天晚上,待李賀回家做完這一切躺下睡著后,他的母親來到他的房間,取過錦囊將里面的東西全倒出來,一看,竟都是些詩稿、筆記,除此以外,別無他物。他母親想到這孩子一向體弱多病,再看他倒床便睡的疲憊不堪的樣子,十分心疼又擔(dān)憂地嘆息道:“這孩子真是非要把心嘔出來才肯罷休啊!”
    李賀雖然很年輕時就去世了,可他的很多詩作卻成為人們喜愛的傳世佳作,為了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嘔心瀝血的地步。
    李賀的故事告訴我們,天賦再好也一樣需要后天的勤奮努力,做文章不能憑主觀想象,而是要仔細觀察生活、體會生活。
    【篇四】生動兒童勵志故事
    從前有一個農(nóng)夫,他的地在一片蘆葦?shù)氐呐赃?。那蘆葦?shù)乩锍3S幸矮F出沒,他擔(dān)心自己的莊稼被野獸毀壞了,就總是拿著弓箭到莊稼地和蘆葦?shù)亟唤绲牡胤饺砘匮惨暋?BR>    這一天,農(nóng)夫又來到田邊看護莊稼。一天下來,沒有什么事情發(fā)生,平平安安地到了黃昏時分。農(nóng)夫見還安全,又感到確實有些累了,就坐在蘆葦?shù)剡呅菹ⅰ?BR>    忽然,他發(fā)現(xiàn)葦叢中的蘆花紛紛揚起,在空中飄來飄去。他不禁感到十分疑惑:“奇怪,我并沒有靠在蘆葦上搖晃它,這會兒也沒有一絲風(fēng),蘆花怎么會飛起來的呢?也許是葦叢中來了什么野獸在活動吧?!?BR>    這么想著,農(nóng)夫提高了警惕,站起身來一個勁地向葦叢中張望,觀察是什么東西隱蔽在那里。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看清原來是一只老虎,只見它蹦蹦跳跳的,時而搖搖腦袋,時而晃晃尾巴,看上去好像高興得不得了。
    老虎為什么這么撒歡呢?農(nóng)夫想了想,認為它一定是捕捉到什么獵物了。老虎得意得簡直忘了形,完全忘了注意周圍會有什么危險,屢次從葦叢中跳起,將自己的身體暴露在農(nóng)夫的視線里。
    農(nóng)夫悄悄藏好,用弓箭瞄準(zhǔn)了老虎現(xiàn)身的地方,趁它又躍起,脫離了葦叢的隱蔽的時候,就一箭射過去,老虎立刻發(fā)出一聲凄厲的叫聲,撲倒在葦叢里。
    農(nóng)夫過去一看,老虎前胸插著箭,身下還枕著一只死獐子。
    老虎捕到了獐子高興萬分,卻沒料到中箭而死,真可謂是樂極生悲。人生在世,應(yīng)該謹慎從事,不要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以致于喪失了對危險的警惕,否則,就會埋上災(zāi)禍的隱患。
    【篇五】生動兒童勵志故事
    兩只雉雞,一只金尾,一只紅尾。它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在一個巢里,又被同一個獵人捉回家,關(guān)在同一個鳥籠里。
    獵人家的鳥籠小得可憐,但金尾雉每天堅持在籠中操習(xí)飛行動作,把一雙翅膀練得強勁有力。
    紅尾雉卻天天飽食終日,把身體養(yǎng)得臃腫不堪。
    金尾雉規(guī)勸道:“咱們都是鳥類,是鳥類就應(yīng)該學(xué)會飛行的本領(lǐng)??!”
    “飛行?”紅尾雉冷笑一聲,“關(guān)在籠子里,往哪兒飛?還是趁早死了那條心吧!免得白費勁。”
    金尾雉無奈地搖搖頭,自管扇動著翅膀繼續(xù)操練;紅尾雉則又垂下眼簾,獨自舒舒服服地曬太陽。
    有一天,調(diào)皮的小貓把鳥籠打開了,金尾雉憑著一對強勁有力的翅膀,迅速沖出鳥籠,飛回了山林;而紅尾雉想飛卻飛不動,仍被關(guān)進了鳥籠。
    紅尾雉到底明白了:要想不錯過稍縱即逝的機會,必須具備抓住機會的本領(lǐng)。否則,即使機會臨頭,也會白白地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