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慢班《會計》講義三

字號:

CPA慢班《會計》講義-第03章 存貨
    一、本章考情分析
    
    1.本章在考試中的地位:本章題型主要是客觀題,所占分值在5分左右。本章重點是存貨入賬價值的確定、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
    2.本章內容新變化:刪除存貨的后進先出法。
    3.本章復習方法:在熟練掌握存貨的收、發(fā)和期末計價后,將存貨增、減的核算與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相結合;將存貨跌價準備的核算與會計政策變更、重大差錯更正、合并抵銷分錄的編制等結合起來復習,做到融會貫通。
    二、本章考點精講
    【考點一】存貨的概念(了解)
    1.存貨的定義。存貨是指企業(y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或者為了出售仍然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或者將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2.存貨的確認。存貨在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才能加以確認:一是該存貨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è);二是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3.注意事項:存貨以所有權為準,代銷商品應作為委托方的存貨處理;已對外銷售暫時保管的存貨,不作為銷售方的存貨;工程物資不屬于存貨;專項儲備物資也不屬于存貨。
    [例]2004年12月25日接受代銷商品100元,則:
     借:受托代銷商品 100
     貸:代銷商品款 100
    在年末編制資產負債表時,受托代銷商品作為存貨的增項,代銷商品款作為存貨的減項,同時增減100元,存貨的余額為零,即不是受托方的存貨,這是很特殊的處理方法。
    【考點二】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掌握)
    1.取得存貨,按實際成本入賬
    P41 重點《企業(yè)會計準則――存貨》規(guī)定:“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中,存貨的采購成本一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直接歸屬于存貨采購的費用。運輸費一般都考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有7%增值稅進項稅抵扣的問題,比如支付運輸費1000元,借:原材料 1000×93%,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00×7%,貸:銀行存款 1000
    重點:在確定存貨成本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下列費用不應當包括在存貨成本中,而應當在發(fā)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費用,如由自然災害而發(fā)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費用;(2)一般倉儲費用,計入管理費用;(3)流通企業(yè)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fā)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計入營業(yè)費用。不同來源的存貨,其成本構成不同:
    (1)購入存貨:一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直接歸屬于存貨采購的費用。一般賬務處理是: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應付賬款
    (2)投資者投入的存貨,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一般賬務處理是: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實收資本
    (3)接受捐贈的存貨,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jù),按憑據(jù)上標明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沒有憑據(jù)時,按同類市場價作為實際成本。一般賬務處理是: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取得增值稅發(fā)票時)
    貸:待轉資產價值
    年末時
    借:待轉資產價值
    貸: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xiàn)金資產價值
     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重點掌握接受捐贈。①接受捐贈稅法規(guī)定要上所得稅。②接受捐贈的原材料為什么要通過“待轉資產價值”來過一下賬。因為所得稅是匯算清繳,待轉資產價值應該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但是必須和其他經營所得加在一起來上所得稅。某企業(yè)生產甲和乙兩個產品,如果甲和乙都賺錢,匯繳和單算是一樣的,但是反過來甲賺錢,乙不賺錢,匯繳和單算不一樣的。比如5月份接受捐贈一批原材料100萬,年末經營虧損80萬,(100-80)×33%交所得稅,20×67%轉入資本公積。第二種情況正常經營贏利30萬,匯算和單算一樣,100萬×33%交所得稅,100×67%轉入資本公積。比如以前年度有虧損稅務局認可的,五年之內可以抵減。再比如正常經營虧損1個億,這100萬捐贈也不用上稅,100萬全部調入資本公積。比如年末白來的100萬,虧損1000萬,稅法也認可了1000萬,1分錢所得稅也不用交,100萬待轉資產價值全部轉入資本公積里。
    “待轉資產價值”白來的。原材料價值=白來的+自己花購購置的兩部分組成。比如捐給你一批原材料,又給你開了一張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不含稅價100萬,增值稅17萬,借:原材料 100萬,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萬,貸:待轉資產價值 117萬?;?000元運費,借:原材料 1000×93%,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00×7%,貸:銀行存款 1000。兩筆分錄挪到一起才是完整的會計分錄。//
    [例]2004年12月30日,接受原材料捐贈,市價(不含稅)為100萬元,接到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稅額為17萬元,企業(yè)所得稅率為33%。則:
    借:原材料 1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貸: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117
    年末時: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117
    貸: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xiàn)金資產準備 78.39
     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117*33%) 38.61
    (4)盤盈的存貨,按同類市場價作為實際成本。一般賬務處理是:
    借:原材料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批準后: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管理費用
     營業(yè)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