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的情形。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表達注冊會計師對被審會計報表總體上給予肯定,但對某些事項有所保留的審計意見。存在下述情況之一時,應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1)個別重要財務會計事項的處理或個別重要會計報表項目的編制不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guī)的規(guī)定,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2)因審計范圍受到重要的局部限制,使注冊會計師無法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取得應有的審計證據。
(3)個別重要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不符合一貫性原則。
2、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的情形。當未調整事項、未確定事項、違反一貫性原則的事項等對會計報表的影響程度在一定范圍時,注冊會計師可以發(fā)表保留意見。但如果這些事項的性質十分嚴重,或者其影響程度超出了一定的范圍,以至于整個會計報表無法被接受時,注冊會計師就應當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了。存在下述情況之一時,應當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1)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嚴重違反了《企業(yè)會計準則》及國家有關財務會計法規(guī)的規(guī)定,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2)會計報表嚴重歪曲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情況,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3、出具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的情形。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是注冊會計師在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后形成的,并不是無法判斷使用的措辭或問題的歸屬。當注冊會計師由于某些限制而不能對某些重要事項取得證據,沒有完成取證工作,因而無法判斷問題的歸屬時,就應當出具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表達注冊會計師因無法收集到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而對被審會計報表拒絕表示審計意見。它意味著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不能發(fā)表意見,既不能有所保留,也不能加以肯定或否定。
應該說來,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是各方都不愿意接受的審計報告,只有當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由于受到委托人、被審計單位或客觀環(huán)境的嚴重限制,不能獲取必要的審計證據,以致無法對會計報表整體表示審計意見時,迫不得已才出具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4、在出具上述三種審計報告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的意見段前增加說明段,說明出具該類審計報告的原因。注意,帶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說明段在意見段的后面。
5、使注冊會計師不能提出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情況只有幾種,因其出現(xiàn)問題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冊會計師需出具不同類型的審計報告。重要性是考慮審計報告類型的主要因素。一般說來,考慮重要性可從下面三個方面入手:一是相對金額的大小;二是可計量性;三是具體項目或事項的性質。
(1)個別重要財務會計事項的處理或個別重要會計報表項目的編制不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guī)的規(guī)定,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2)因審計范圍受到重要的局部限制,使注冊會計師無法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取得應有的審計證據。
(3)個別重要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不符合一貫性原則。
2、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的情形。當未調整事項、未確定事項、違反一貫性原則的事項等對會計報表的影響程度在一定范圍時,注冊會計師可以發(fā)表保留意見。但如果這些事項的性質十分嚴重,或者其影響程度超出了一定的范圍,以至于整個會計報表無法被接受時,注冊會計師就應當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了。存在下述情況之一時,應當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1)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嚴重違反了《企業(yè)會計準則》及國家有關財務會計法規(guī)的規(guī)定,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2)會計報表嚴重歪曲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情況,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3、出具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的情形。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是注冊會計師在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后形成的,并不是無法判斷使用的措辭或問題的歸屬。當注冊會計師由于某些限制而不能對某些重要事項取得證據,沒有完成取證工作,因而無法判斷問題的歸屬時,就應當出具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表達注冊會計師因無法收集到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而對被審會計報表拒絕表示審計意見。它意味著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不能發(fā)表意見,既不能有所保留,也不能加以肯定或否定。
應該說來,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是各方都不愿意接受的審計報告,只有當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由于受到委托人、被審計單位或客觀環(huán)境的嚴重限制,不能獲取必要的審計證據,以致無法對會計報表整體表示審計意見時,迫不得已才出具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4、在出具上述三種審計報告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的意見段前增加說明段,說明出具該類審計報告的原因。注意,帶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說明段在意見段的后面。
5、使注冊會計師不能提出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情況只有幾種,因其出現(xiàn)問題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冊會計師需出具不同類型的審計報告。重要性是考慮審計報告類型的主要因素。一般說來,考慮重要性可從下面三個方面入手:一是相對金額的大小;二是可計量性;三是具體項目或事項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