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前輔導《審計》第十六章學習輔導(4)

字號:

1、編制審計報告的步驟:
     (1)整理和分析審計工作底稿
     (2)需要提請客戶調整的事項。除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不需要調整外,注冊會計師應在致送審計報告時附送被審計單位調整后的會計報表。
     (3)審計意見的類型和措辭的確定
     (4)審計報告的編制和出具
     2、編制和使用審計報告的要求
     (1)內(nèi)容要全面完整。審計報告的書寫格式,應當明確地表明收件人、簽發(fā)人、簽發(fā)單位等有關內(nèi)容。在編制審計報告時,一定要按照“范圍段”、“說明段”和“意見段”的結構編制,確保對審計對象、理由和結論等的明確表述。
     (2)責任界限要分明。注冊會計師只對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也就是說,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并不能替代或減輕客戶的會計責任。因此,必須在審計報告中明確這兩者的界限。
     (3)審計證據(jù)要確鑿充分。這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審計報告所列事實,必須確鑿可靠,引用資料必須經(jīng)過復核;另一方面,審計報告所列事實,必須具有充分性,應足以支持審計意見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使審計報告令人信服,達到客觀公正的要求。
     (4)審計報告的使用要恰當。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對客戶特定時期內(nèi)與會計報表反映有關的所有重要方面發(fā)表審計意見,并不是對客戶的全部經(jīng)營管理活動發(fā)表審計意見,對此,在使用審計報告時必須明確這一點。注冊會計師應當要求委托人按照審計業(yè)務約定書的要求使用審計報告。委托人或其他第三者因使用審計報告不當所造成的后果,與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