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則幾乎必考,空間效力幾乎必考,立法現(xiàn)狀可能會考,牢牢掌握類推解釋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性質
二、體系
立法現(xiàn)狀可能考,我們把它記記牢,單行刑法就一個,六個刑法修正案。刑法體系是啥樣,總則分則與附則,總則一共有五章,分則一共有十章。十小章下怎么分,聽我教你小竅門,市場經濟重個“發(fā)”(8),社會要長治“久”(9)安。
三、解釋
刑法解釋方式多,效力分有權無權,按字面擴大縮小,類推解釋很重要,區(qū)分擴大與類推,看是否是一碼事。
四、原則(2分)
罪刑法定原則
法無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規(guī)定不處罰,不利于人禁類推,有利于人可溯及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刑法面前人平等,定罪量刑與行刑。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罪責刑要相適應,重者重來輕者輕;同罪可能不同罰,在于人身危險性;報應預防相統(tǒng)一,報應為主預防輔
第二節(jié) 適用范圍
一、空間效力(2分)
屬地管轄
適用原則有四種,屬地管轄最重要;犯罪發(fā)生在境內,包括船舶航空器,他國駐我使領館,享有外交豁免權,犯罪行為結果地,只要一項即適用,如果是共同犯罪,部分發(fā)生也可以。
屬人管轄
我國公民我國管,輕罪可不予追究,若是國工與軍人,犯輕罪也不放過,若在外國經審判,可以減免其處罰
保護管轄
犯罪分子心眼壞,侵犯我國或我民,刑法規(guī)定是重罪,當?shù)胤梢蔡幜P
普遍管轄
我們國家負責任,按照協(xié)議來管轄,但若定罪與量刑,還需適用我國法
享有外交豁免權,外交途徑來解決;對于同一種犯罪,不同時用兩原則
二、時間效力
刑法的時間效力,就是從舊兼從輕,只能針對未決犯,生效判決應有效。至于何者處刑輕,應當比較法定刑,先比再最低,跨度多比應適用。對于兩類跨法犯,應當適用新刑法,至多能在量刑時,酌情從輕些處罰
第二章犯罪概說(從來沒考過)
一、特征
社會危害性
刑事違法性
應受刑罰處罰性
犯罪特征有三點,既定性來又定量;第一社會危害性,第二刑事違法性,第三應受處罰性,顯著輕微非犯罪。
二、分類
第三章犯罪構成(總則金礦,7~8分)
預計考點有這些,不作為因果關系,刑事年齡與能力,單位犯罪與故意,認識錯誤與過失,加上期待可能性,大概共考六七分
第一節(jié)犯罪構成的概念
一、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重要,但直接考察可能性不高)
二、分類
基本與修正(是既遂,未遂,還是中止,既遂是基本,其他是對既遂的“修正”)
標準與派生(在同一犯罪構成下的不同犯罪情節(jié),是從同一犯罪構成“派生”出去的)
第二節(jié)犯罪客體
一、概念
二、分類
一般客體
同類客體
直接客體
三、與犯罪對象的關系
客體與對象關系,是否定犯罪性質,是否是構成要件,是否必受到侵害
第三節(jié)犯罪客觀要件
一、危害行為
作為
不作為(可能會考1~2分)
構成條件有三點,應為能為卻不為;保護義務有三種,法定職務與行為;沒有造成危害果,不是不作為犯罪,先前實施了犯罪,是否構成不作為?問題關鍵就一點,結果能否被吸收。
二、危害結果
決定罪與非罪
決定犯罪形態(tài)
影響定罪量刑
三、因果關系(可能會考1~2分)
認定需要三條件:因果應是必然的;客觀上應可歸責,因果關系未中斷。中斷因素有四種,自然事件與他人,還有被害人自損,行為人二次行為;認定中斷未中斷,應該考慮這兩點:先后因素的關系,介入對結果作用
第四節(jié)犯罪主體
一、分類
自然人主體(一般主體、特殊主體)
單位主體(可能會考1~2分,考核時極可能綜合刑法分則考查)
單位犯罪須法定,主要采取雙罰制,判處單位付罰金,并罰直接責任人。典型單罰有哪些,工程出重大事故,強迫職工去勞動,雇童工干危重活,私分國有的財產,私分罰沒的財物。單位犯罪有多少,總數(shù)大概一百三。重點罪名有哪些,日后給您細細數(shù)。單位主體很廣泛;包括法人非法人;除了獨資與私營,非法人也算單位。分支與內設機構,滿足條件也能算。若問條件是什么,犯罪為自己創(chuàng)收;三種情況不能算,為了犯罪辦單位,單位主營是犯罪,犯罪所得私人分。
二、自然人主體
年齡(可能會考1到2分)
如果沒到十四歲,您想干嘛就干嘛,十四歲到十六歲,就得負點責任啦,一旦過了十六歲,所有犯罪都負責,但是沒到十八歲,應當從減輕處罰,如果初犯或退賠,又或具幫教條件,應當判處其緩刑,未成年人犯輕罪,有理由就不應罰,就算是惡極,最多判判無期啦,生日過后第二日,才能算是滿周歲,不能推定與查明,認為未到相應齡,能推定不能查明,認為已到相應齡,一旦過了十八歲,自己好自為之吧。
殺人重傷與搶劫,放火爆炸毀現(xiàn)場,販毒投毒與強*,限制人也不放過,但說到轉化搶劫,前提條件不滿足。
造成僅僅指過失。
能力(沒考過,但不排除考查可能)
完全瘋掉不負責,時瘋時顛應負責;半瘋顛可從減輕,借酒裝瘋別傻啦,又聾又啞或盲人,可以從減免處罰,時瘋時顛的病人,可以從減輕處罰。
第五節(jié)犯罪主觀要件
一、含義
二、故意(可能會考1分,且考間接故意的可能性更大)
希望并追求危害,認定是直接故意;明知危險卻放任,應認定間接故意。危險行為舉動犯,只能是直接故意;激情突發(fā)暴力犯,一般定間接故意。間接故意的犯罪,必須造成危害果。犯罪故意要注意,犯意轉化與另起;兩者看來挺復雜,搞清區(qū)別也容易;前行為是否停止,對象是否是同一,最后看侵害法益,同者轉化異另起
三、事實認識錯誤(可能會考2分左右,法律認識錯誤不大會考)
認識錯誤學問大,分為事實與法律;法律的認識錯誤,一般不影響處罰。事實錯誤繼續(xù)分,抽象具體兩頭大;具體同一犯罪構,抽象就有不同啦;對象與打擊錯誤,具體抽象都有它;若說起因果關系,就是具體錯誤啦;刑事責任的認定,千萬不能忽視啊,我們把它編成歌,可要牢牢記住啦,具體的認識錯誤,一般認定為既遂,抽象的認識錯誤,具體情況具體析,一是對象的錯誤,輕罪既遂或重未;二是打擊的錯誤,犯罪未遂或過失。
四、過失(已經三年未考,但不排除考察可能性)
應該預見未預見,疏忽大意的過失;預見輕信能避免,過于自信的過失;一不小心闖了禍,造成危害才處罰;共同過失的犯罪,應該要分別處罰。意外與不可抗力,法律認為非犯罪
五、目的與動機
六、違法性認識的可能性(新考點,考查可能性不大)
七、期待可能性(新考點,可能會和其他考點一起綜合考查)
說起期待可能性,其實一點不復雜,就是換了我是你,還會這樣去干嗎?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性質
二、體系
立法現(xiàn)狀可能考,我們把它記記牢,單行刑法就一個,六個刑法修正案。刑法體系是啥樣,總則分則與附則,總則一共有五章,分則一共有十章。十小章下怎么分,聽我教你小竅門,市場經濟重個“發(fā)”(8),社會要長治“久”(9)安。
三、解釋
刑法解釋方式多,效力分有權無權,按字面擴大縮小,類推解釋很重要,區(qū)分擴大與類推,看是否是一碼事。
四、原則(2分)
罪刑法定原則
法無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規(guī)定不處罰,不利于人禁類推,有利于人可溯及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刑法面前人平等,定罪量刑與行刑。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罪責刑要相適應,重者重來輕者輕;同罪可能不同罰,在于人身危險性;報應預防相統(tǒng)一,報應為主預防輔
第二節(jié) 適用范圍
一、空間效力(2分)
屬地管轄
適用原則有四種,屬地管轄最重要;犯罪發(fā)生在境內,包括船舶航空器,他國駐我使領館,享有外交豁免權,犯罪行為結果地,只要一項即適用,如果是共同犯罪,部分發(fā)生也可以。
屬人管轄
我國公民我國管,輕罪可不予追究,若是國工與軍人,犯輕罪也不放過,若在外國經審判,可以減免其處罰
保護管轄
犯罪分子心眼壞,侵犯我國或我民,刑法規(guī)定是重罪,當?shù)胤梢蔡幜P
普遍管轄
我們國家負責任,按照協(xié)議來管轄,但若定罪與量刑,還需適用我國法
享有外交豁免權,外交途徑來解決;對于同一種犯罪,不同時用兩原則
二、時間效力
刑法的時間效力,就是從舊兼從輕,只能針對未決犯,生效判決應有效。至于何者處刑輕,應當比較法定刑,先比再最低,跨度多比應適用。對于兩類跨法犯,應當適用新刑法,至多能在量刑時,酌情從輕些處罰
第二章犯罪概說(從來沒考過)
一、特征
社會危害性
刑事違法性
應受刑罰處罰性
犯罪特征有三點,既定性來又定量;第一社會危害性,第二刑事違法性,第三應受處罰性,顯著輕微非犯罪。
二、分類
第三章犯罪構成(總則金礦,7~8分)
預計考點有這些,不作為因果關系,刑事年齡與能力,單位犯罪與故意,認識錯誤與過失,加上期待可能性,大概共考六七分
第一節(jié)犯罪構成的概念
一、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重要,但直接考察可能性不高)
二、分類
基本與修正(是既遂,未遂,還是中止,既遂是基本,其他是對既遂的“修正”)
標準與派生(在同一犯罪構成下的不同犯罪情節(jié),是從同一犯罪構成“派生”出去的)
第二節(jié)犯罪客體
一、概念
二、分類
一般客體
同類客體
直接客體
三、與犯罪對象的關系
客體與對象關系,是否定犯罪性質,是否是構成要件,是否必受到侵害
第三節(jié)犯罪客觀要件
一、危害行為
作為
不作為(可能會考1~2分)
構成條件有三點,應為能為卻不為;保護義務有三種,法定職務與行為;沒有造成危害果,不是不作為犯罪,先前實施了犯罪,是否構成不作為?問題關鍵就一點,結果能否被吸收。
二、危害結果
決定罪與非罪
決定犯罪形態(tài)
影響定罪量刑
三、因果關系(可能會考1~2分)
認定需要三條件:因果應是必然的;客觀上應可歸責,因果關系未中斷。中斷因素有四種,自然事件與他人,還有被害人自損,行為人二次行為;認定中斷未中斷,應該考慮這兩點:先后因素的關系,介入對結果作用
第四節(jié)犯罪主體
一、分類
自然人主體(一般主體、特殊主體)
單位主體(可能會考1~2分,考核時極可能綜合刑法分則考查)
單位犯罪須法定,主要采取雙罰制,判處單位付罰金,并罰直接責任人。典型單罰有哪些,工程出重大事故,強迫職工去勞動,雇童工干危重活,私分國有的財產,私分罰沒的財物。單位犯罪有多少,總數(shù)大概一百三。重點罪名有哪些,日后給您細細數(shù)。單位主體很廣泛;包括法人非法人;除了獨資與私營,非法人也算單位。分支與內設機構,滿足條件也能算。若問條件是什么,犯罪為自己創(chuàng)收;三種情況不能算,為了犯罪辦單位,單位主營是犯罪,犯罪所得私人分。
二、自然人主體
年齡(可能會考1到2分)
如果沒到十四歲,您想干嘛就干嘛,十四歲到十六歲,就得負點責任啦,一旦過了十六歲,所有犯罪都負責,但是沒到十八歲,應當從減輕處罰,如果初犯或退賠,又或具幫教條件,應當判處其緩刑,未成年人犯輕罪,有理由就不應罰,就算是惡極,最多判判無期啦,生日過后第二日,才能算是滿周歲,不能推定與查明,認為未到相應齡,能推定不能查明,認為已到相應齡,一旦過了十八歲,自己好自為之吧。
殺人重傷與搶劫,放火爆炸毀現(xiàn)場,販毒投毒與強*,限制人也不放過,但說到轉化搶劫,前提條件不滿足。
造成僅僅指過失。
能力(沒考過,但不排除考查可能)
完全瘋掉不負責,時瘋時顛應負責;半瘋顛可從減輕,借酒裝瘋別傻啦,又聾又啞或盲人,可以從減免處罰,時瘋時顛的病人,可以從減輕處罰。
第五節(jié)犯罪主觀要件
一、含義
二、故意(可能會考1分,且考間接故意的可能性更大)
希望并追求危害,認定是直接故意;明知危險卻放任,應認定間接故意。危險行為舉動犯,只能是直接故意;激情突發(fā)暴力犯,一般定間接故意。間接故意的犯罪,必須造成危害果。犯罪故意要注意,犯意轉化與另起;兩者看來挺復雜,搞清區(qū)別也容易;前行為是否停止,對象是否是同一,最后看侵害法益,同者轉化異另起
三、事實認識錯誤(可能會考2分左右,法律認識錯誤不大會考)
認識錯誤學問大,分為事實與法律;法律的認識錯誤,一般不影響處罰。事實錯誤繼續(xù)分,抽象具體兩頭大;具體同一犯罪構,抽象就有不同啦;對象與打擊錯誤,具體抽象都有它;若說起因果關系,就是具體錯誤啦;刑事責任的認定,千萬不能忽視啊,我們把它編成歌,可要牢牢記住啦,具體的認識錯誤,一般認定為既遂,抽象的認識錯誤,具體情況具體析,一是對象的錯誤,輕罪既遂或重未;二是打擊的錯誤,犯罪未遂或過失。
四、過失(已經三年未考,但不排除考察可能性)
應該預見未預見,疏忽大意的過失;預見輕信能避免,過于自信的過失;一不小心闖了禍,造成危害才處罰;共同過失的犯罪,應該要分別處罰。意外與不可抗力,法律認為非犯罪
五、目的與動機
六、違法性認識的可能性(新考點,考查可能性不大)
七、期待可能性(新考點,可能會和其他考點一起綜合考查)
說起期待可能性,其實一點不復雜,就是換了我是你,還會這樣去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