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級《會計實務》練習題第十五章(5)

字號:

三、判斷題
    1、如果有關的經濟利益不納稅,則資產的計稅基礎即為0。( )
    2、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產生暫時性差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會計和稅收對資產的入賬價值不同所產生的。( )
    3、資產負債表日,如果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利益,應當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并且按照資產減值準則的規(guī)定,在以后期間不得恢復其賬面價值。( )
    4、企業(yè)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按其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xiàn)值兩者孰低的金額確定的入賬價值小于其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企業(yè)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
    5、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規(guī)定,企業(yè)利潤表的所得稅費用一定等于其當期的應交所得稅。( )
    6、商譽的初始確認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 )
    7、企業(yè)對與子公司、聯(lián)營企業(yè)及合營企業(yè)投資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一定要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
    8、適用稅率發(fā)生變化的,應對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行重新計量,并一定將其影響數(shù)計入變化當期的所得稅費用。( )
    9、暫時性差異,是指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此外,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也可能形成暫時性差異。( )
    10、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其計稅基礎所形成的暫時性差異,屬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
    11、購入交易性金融資產后,公允價值持續(xù)增加,這將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
    12、確認由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應當以未來期間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 )
    13、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中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予抵扣的金額。( )
    14、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或者負債的賬面價值小于其計稅基礎的,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
    15、資產負債表日,對于當期和以前期間形成的當期所得稅負債(或資產),應當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的預期應交納(或返還)的所得稅金額計量。( )
    16、資產負債表日,企業(yè)應當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如果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利益,應當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在很可能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減記的金額應當轉回。( )
    17、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者事項相關的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
    18、通常情況下,資產在取得時其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是相同的,后續(xù)計量過程中因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與稅法規(guī)定不同,可能造成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異。( )
    19、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交易性金融資產期末應以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如稅法規(guī)定交易性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不計入應納所得額,則產生了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則該差異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
    20、某企業(yè)當期確認應支付的職工工資及其他薪金性質支出計2000萬元,尚未支付。按照稅法規(guī)定的計稅工資標準可以于當期扣除的部分為1700萬元。則應付職工薪酬賬面價值為2000萬元,計稅基礎=賬面價值2000萬元—可從未來應稅利益中扣除的金額0=2000萬元。( )
    21、時間性差異是暫時性差異,暫時性差異一定是時間性差異。( )
    22、一般情況下負債的確認和清償不影響所得稅的計算差異,而影響的因素主要是因為費用中提取的負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