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稅務考試講座十一

字號:

再投資退稅[舉例](2001年考題)
     設在國家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內的某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簡稱甲企業(yè)),經審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yè),到1997年底享受定期減免稅政策已經期滿,1999年年初外方將分得的1998年的稅后利潤2000萬元在西部地區(qū)投資開辦經營期為8年的生產性企業(yè)(簡稱乙方),并被認定為先進技術企業(yè),甲企業(yè)的外方已按規(guī)定辦理了再投資退稅。2000年經考核,乙企業(yè)不符合先進技術企業(yè)的標準,被撤銷先進技術企業(yè)的稱號。
     再投資退稅[舉例答案](2001年考題)
     原退稅額=再投資額÷(1-原實際適用的稅率與地方稅率之和)×原實際適用的稅率×退稅率=2000÷(1-15%)×15%×100%=352.94(萬元)
     繳回退稅款=352.94×60%=211.76(萬元)
     再投資退稅
     設立在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的某中外合資高新技術企業(yè),為生產性企業(yè),中外雙方的股權比為58:42,1998年投產經營,1998年獲利。該企業(yè)的外國投資者將2002年、2003年分得的稅后利潤多次直接轉增資本,這兩年有關資料如下:
     單位:萬元
     要求:計算2002、2003年外國投資者的再投資退稅額(假定地方附加稅免征)。
     【答案】
     (1)2002年為減免稅最后一年,所得稅減半征收,應納稅額=250×15%÷2=18.75(萬元)
     2002年外國投資者再投資限額=(該稅后利潤所屬年度外商投資企業(yè)的應納稅所得額-該年度外商投資企業(yè)實際繳納的企業(yè)所得稅稅額)×該年度外國投資者占外商投資企業(yè)的股權比例=(250-18.75)×42%=97.125(萬元)
     實際再投資額超過再投資限額,按限額計算退稅額。
     應退稅額=97.125÷(1-15%÷2)×15%÷2×40%=3.15(萬元)
     (2) 2003年減免稅優(yōu)惠期已過,應納稅額=360×15%=54(萬元)
     2003年再投資限額=(360-54)×42%=128.52(萬元)
     實際再投資額超過再投資限額,按限額計算退稅額。
     應退稅額=128.52÷(1-15%)×15%×40%=9.072(萬元)
     補虧、獲利、減免稅、再投資退稅
     深圳經濟特區(qū)某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yè)1995年7月開業(yè),生產經營期15年。當年雖獲利,但企業(yè)選擇從下一年度起計算免減稅期限。從1998年至2001年均被政府主管機關認定為先進技術企業(yè)。2002年經考核被撤銷先進技術企業(yè)稱號,期間該企業(yè)外國投資者有兩年將從企業(yè)分得的稅后利潤再投資于本企業(yè),1999年再投資增加注冊資本,2001年再投資用于本企業(yè)擴建。
    該企業(yè)從1995到2002年的獲利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要求:(1)計算該企業(yè)8年應納企業(yè)所得稅稅額(假設地方所得稅均免稅);
     (2)計算外國投資者獲得的再投資退稅額和應繳回稅額。
     答案:
     (1)1995年經營不足6個月獲利,雖從下一年度起計算免減稅期限,但當年需納稅
     1995年企業(yè)所得稅稅額=50×15%=7.5(萬元)
     (2)1996、1997兩年為免稅年度。
     (3)1998、1999、2000三年減半征稅
     三年企業(yè)所得稅稅額=(100+140+200)×15%÷2=33(萬元)
     (4)2001年仍被認定為先進技術企業(yè),繼續(xù)延長三年減半征稅,稅率10%
     2001年企業(yè)所得稅額=280×10%=28(萬元)
     (5)2002年未被認定為先進技術企業(yè),稅率為15%
     2002年企業(yè)所得稅稅額=300×15%=45(萬元)
     (6)8年共納企業(yè)所得稅=7.5+33+28+45=113.5(萬元)
     (7)1999年再投資退稅額=50÷(1-15%÷2)×15%÷2×40%=1.62(萬元)
     (8)2001年再投資退稅額=70÷(1-10%)×10%×100%=7.78(萬元)
     2002年被取消先進技術企業(yè)稱號,應繳回2001年再投資已退稅額的60%。
     繳回再投資已退稅額=7.78×60%=4.668(萬元)
     境外所得
     特區(qū)某中外合資企業(yè)2003年境內應納稅所得額為300萬元(免地方附加稅),其在乙國的分支機構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為50萬,在乙國納稅10萬元,則該中外合資企業(yè)2003年應在我國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為()。
     A.42.5萬元 B.51.5萬元
     C.52.5萬元 D.61.5萬元
     【答案】B
     【解析】境內所得應納稅額=300×15%=45萬元;境外所得應補稅額=50×33%-10=6.5萬元。在我國應納所得稅=45+6.5=51.5萬元。
     合并納稅[舉例]
     2000年應納稅額:
     (80-30)×15%=7.5
     2001年應納稅額:
     100×15%+(40-30)×(30%+3%)+30%×1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