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數量和利潤分析
第二節(jié) 成本、數量和利潤分析
一、成本、數量和利潤的關系
(一)、損益方程式
1、基本公式
利潤=銷售收入-總成本
=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2、包含期間成本的損益方程式
稅前利潤
=單價×銷量-(單位變動產品成本+單位變動銷售和管理費)×銷量-(固定產品成本+固定銷售和管理費)
3、稅后利潤損益方程式
稅后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1-所得稅稅率)
(二)、邊際貢獻方程式
1.邊際貢獻
邊際貢獻,是產品扣除自身變動成本后給企業(yè)所做的貢獻,它首先用于收回企業(yè)的固定成本,如果還有剩余則成為利潤;如果不足以收回固定成本則發(fā)生虧損。
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
單位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邊際貢獻可以具體分為:
制造邊際貢獻=銷售收入一產品變動成本
產品邊際貢獻=制造邊際貢獻一銷售和管理變動成本
通常,如果在“邊際貢獻”前未加任何定語,那么則是指“產品邊際貢獻”。
【2004年判斷題】依據邊際貢獻方程式,產品邊際貢獻是銷售收入減去產品變動成本以后的差額,因此,提高產品邊際貢獻的途徑有二個:一是提高銷售單價;二是降低單位產品變動成本。(?。?BR> 【答案】×
【解析】產品邊際貢獻=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提高產品邊際貢獻的途徑有三,即提高銷售單價、降低單位產品變動成本和增加銷量。
2.邊際貢獻率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銷售收入×100%
=單位邊際貢獻/單價×100%
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
=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邊際貢獻率+變動成本率=1
3.基本邊際貢獻方程式
利潤=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銷量×單位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4.邊際貢獻率方程式:
利潤=(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
=單位邊際貢獻×銷售量-固定成本
其中,銷售量=銷售收入÷單價
利潤=單位邊際貢獻/單價×銷售收入-固定成本
=邊際貢獻率×銷售收入-固定成本
多種產品的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計算: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各產品邊際貢獻/∑各產品銷售收入)×100%
=[(固定成本+利潤)/∑各產品銷售收入]×100%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各產品邊際貢獻率×各產品占總銷售比重),即將各產品的邊際貢獻率按照各產品收入比重進行加權平均
見教材397頁【例13-16】
本量利圖
(三)、本量利圖
(1)基本的本量利圖
橫軸是銷售量
銷售收入線的斜率是單價
總成本線及變動成本線的斜率是單位變動成本
銷售成本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是盈虧臨界點
(2)正方形本量利圖
橫軸是銷售額
銷售收入線的斜率是1
總成本線及變動成本線的斜率是變動成本率
這種圖不僅用于單一產品,還可用于多種產品的情況,只不過需要計算加權平均的變動成本率。
(3)邊際貢獻式的本量利圖
這種圖的主要優(yōu)點是可以表示邊際貢獻的數值
二、盈虧臨界分析
(一)、盈虧臨界點的確定
盈虧臨界點是企業(yè)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經營狀態(tài),即邊際貢獻等于固定成本時企業(yè)所處的既不盈利也不虧損的狀態(tài)。
1.盈虧臨界點銷售量
0=(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
所以: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2.盈虧臨界點銷售額
盈虧臨界點銷售額=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單價
=【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價
=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率)
=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
3.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
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正常銷售量×100%
這個比率表明企業(yè)保本的業(yè)務量在正常業(yè)務量中所占的比重,還表明保本狀態(tài)下的生產經營能力的利用程度。
(二)、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率
安全邊際是指正常銷售額超過盈虧臨界點銷售額的差額,它表明銷售額下降多少企業(yè)仍不致虧損。
安全邊際=正常銷售額-盈虧臨界點銷售額
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正常銷售額(或實際訂貨額)×100%
=(正常銷售額-盈虧臨界點銷售額)/正常銷售額×100%
=1-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
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率的數值越大,企業(yè)發(fā)生虧損的可能性越小,企業(yè)就越安全。安全邊際率是相對數,便于不同企業(yè)和不同行業(yè)的比較。
1=安全邊際率+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
只有安全邊際才能為企業(yè)提供利潤,而盈虧臨界點銷售額扣除變動成本后只能為企業(yè)收回固定成本。安全邊際部分的銷售額減去其自身變動后成為企業(yè)利潤,即
安全邊際中的邊際貢獻等于企業(yè)利潤。
因為:
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
=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盈虧臨界點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
=(銷售收入-盈虧臨界點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
所以:利潤=安全邊際×邊際貢獻率
銷售利潤率=安全邊際率×邊際貢獻率
【2006年多選】某企業(yè)只生產一種產品,單價20元,單位變動成本12元,固定成本為2400元,滿負荷運轉下的正常銷售量為400件。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在"銷售量"以金額表示的邊際貢獻式本量利圖中,該企業(yè)的變動成本線斜率為12
B、在保本狀態(tài)下,該企業(yè)生產經營能力的利用程度為75%
C、安全邊際中的邊際貢獻等于800元
D、該企業(yè)的生產經營較安全
答案:BCD
解析:在"銷售量"以金額表示的邊際貢獻式本量利圖中,變動成本=變動成本率×銷售收入,所以該企業(yè)的變動成本線斜率為變動成本率,即12÷20×100%=60%。A錯誤
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表明企業(yè)保本的業(yè)務量在正常業(yè)務量中所占的比重,還表明保本狀態(tài)下的生產經營能力的利用程度。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2400÷(20-12)=300
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正常銷售量×100%
=300/400=75%
所以,B正確
由于:1=安全邊際率+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
所以:安全邊際率=1-75%=25%,介于20%――-30%之間,所以比較安全,D正確
安全邊際中的邊際貢獻等于企業(yè)利潤,即400×(20-12)-2400=800
第二節(jié) 成本、數量和利潤分析
一、成本、數量和利潤的關系
(一)、損益方程式
1、基本公式
利潤=銷售收入-總成本
=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2、包含期間成本的損益方程式
稅前利潤
=單價×銷量-(單位變動產品成本+單位變動銷售和管理費)×銷量-(固定產品成本+固定銷售和管理費)
3、稅后利潤損益方程式
稅后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1-所得稅稅率)
(二)、邊際貢獻方程式
1.邊際貢獻
邊際貢獻,是產品扣除自身變動成本后給企業(yè)所做的貢獻,它首先用于收回企業(yè)的固定成本,如果還有剩余則成為利潤;如果不足以收回固定成本則發(fā)生虧損。
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
單位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邊際貢獻可以具體分為:
制造邊際貢獻=銷售收入一產品變動成本
產品邊際貢獻=制造邊際貢獻一銷售和管理變動成本
通常,如果在“邊際貢獻”前未加任何定語,那么則是指“產品邊際貢獻”。
【2004年判斷題】依據邊際貢獻方程式,產品邊際貢獻是銷售收入減去產品變動成本以后的差額,因此,提高產品邊際貢獻的途徑有二個:一是提高銷售單價;二是降低單位產品變動成本。(?。?BR> 【答案】×
【解析】產品邊際貢獻=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提高產品邊際貢獻的途徑有三,即提高銷售單價、降低單位產品變動成本和增加銷量。
2.邊際貢獻率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銷售收入×100%
=單位邊際貢獻/單價×100%
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
=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邊際貢獻率+變動成本率=1
3.基本邊際貢獻方程式
利潤=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銷量×單位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4.邊際貢獻率方程式:
利潤=(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
=單位邊際貢獻×銷售量-固定成本
其中,銷售量=銷售收入÷單價
利潤=單位邊際貢獻/單價×銷售收入-固定成本
=邊際貢獻率×銷售收入-固定成本
多種產品的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計算: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各產品邊際貢獻/∑各產品銷售收入)×100%
=[(固定成本+利潤)/∑各產品銷售收入]×100%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各產品邊際貢獻率×各產品占總銷售比重),即將各產品的邊際貢獻率按照各產品收入比重進行加權平均
見教材397頁【例13-16】
本量利圖
(三)、本量利圖
(1)基本的本量利圖
橫軸是銷售量
銷售收入線的斜率是單價
總成本線及變動成本線的斜率是單位變動成本
銷售成本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是盈虧臨界點
(2)正方形本量利圖
橫軸是銷售額
銷售收入線的斜率是1
總成本線及變動成本線的斜率是變動成本率
這種圖不僅用于單一產品,還可用于多種產品的情況,只不過需要計算加權平均的變動成本率。
(3)邊際貢獻式的本量利圖
這種圖的主要優(yōu)點是可以表示邊際貢獻的數值
二、盈虧臨界分析
(一)、盈虧臨界點的確定
盈虧臨界點是企業(yè)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經營狀態(tài),即邊際貢獻等于固定成本時企業(yè)所處的既不盈利也不虧損的狀態(tài)。
1.盈虧臨界點銷售量
0=(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
所以: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2.盈虧臨界點銷售額
盈虧臨界點銷售額=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單價
=【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價
=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率)
=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
3.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
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正常銷售量×100%
這個比率表明企業(yè)保本的業(yè)務量在正常業(yè)務量中所占的比重,還表明保本狀態(tài)下的生產經營能力的利用程度。
(二)、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率
安全邊際是指正常銷售額超過盈虧臨界點銷售額的差額,它表明銷售額下降多少企業(yè)仍不致虧損。
安全邊際=正常銷售額-盈虧臨界點銷售額
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正常銷售額(或實際訂貨額)×100%
=(正常銷售額-盈虧臨界點銷售額)/正常銷售額×100%
=1-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
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率的數值越大,企業(yè)發(fā)生虧損的可能性越小,企業(yè)就越安全。安全邊際率是相對數,便于不同企業(yè)和不同行業(yè)的比較。
1=安全邊際率+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
只有安全邊際才能為企業(yè)提供利潤,而盈虧臨界點銷售額扣除變動成本后只能為企業(yè)收回固定成本。安全邊際部分的銷售額減去其自身變動后成為企業(yè)利潤,即
安全邊際中的邊際貢獻等于企業(yè)利潤。
因為:
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
=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盈虧臨界點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
=(銷售收入-盈虧臨界點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
所以:利潤=安全邊際×邊際貢獻率
銷售利潤率=安全邊際率×邊際貢獻率
【2006年多選】某企業(yè)只生產一種產品,單價20元,單位變動成本12元,固定成本為2400元,滿負荷運轉下的正常銷售量為400件。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在"銷售量"以金額表示的邊際貢獻式本量利圖中,該企業(yè)的變動成本線斜率為12
B、在保本狀態(tài)下,該企業(yè)生產經營能力的利用程度為75%
C、安全邊際中的邊際貢獻等于800元
D、該企業(yè)的生產經營較安全
答案:BCD
解析:在"銷售量"以金額表示的邊際貢獻式本量利圖中,變動成本=變動成本率×銷售收入,所以該企業(yè)的變動成本線斜率為變動成本率,即12÷20×100%=60%。A錯誤
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表明企業(yè)保本的業(yè)務量在正常業(yè)務量中所占的比重,還表明保本狀態(tài)下的生產經營能力的利用程度。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2400÷(20-12)=300
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正常銷售量×100%
=300/400=75%
所以,B正確
由于:1=安全邊際率+盈虧臨界點作業(yè)率
所以:安全邊際率=1-75%=25%,介于20%――-30%之間,所以比較安全,D正確
安全邊際中的邊際貢獻等于企業(yè)利潤,即400×(20-12)-240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