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經(jīng)濟師《中級水路》考前沖刺輔導第十二章(2)

字號:

三、集裝箱碼頭的主要裝卸工藝。
    從國際和國內(nèi)的實際營運情況來看,目前集裝箱碼頭采用的裝卸工藝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底盤車工藝
    又稱“海陸方式”。由岸壁起重機械或船吊把集裝箱從船上卸下,直接放在岸邊的底盤車卜,然后由牽引車拖到集裝箱堆場,并以掛車形式整齊排列。反之,出口集裝箱拖到碼頭后,牽引車與底盤車脫離,裝載了集裝箱的底盤車暫時存放在堆場上,待集裝箱船進港后,由牽引車把底盤車拖到船側(cè),利用岸上起重機裝船。該工藝最適合“門一門”運輸,其特點是裝卸操作次數(shù)少,集裝箱破損率低,管理系統(tǒng)簡單,可節(jié)省人力。存在的不足是投資大,每一個集裝箱配備一臺底盤車,僅能堆放一層,需要堆場面積大,堆場利用率相對較低,裝卸成本高。
    這種系統(tǒng)主要適用于:
    ()集裝箱通過量小,場地大的碼頭。
    (2)作為集裝箱碼頭的起步階段,特別是整箱比例較大的碼頭。
    (3)船公司特殊要求進行這種作業(yè),其陸路運輸完全依靠于高效的公路運輸?shù)拇a頭。
    (二)跨運車工藝
    又稱“麥克遜方式”。碼頭前沿采用岸邊集裝箱起重機承擔船舶裝卸作業(yè),跨運車承擔碼頭前沿與堆場之間的水平運輸,以及堆場的堆碼和進出場車輛的裝卸作業(yè)。
    (三)輪胎式龍門起重機。
    碼頭前沿采用岸邊集裝箱起重機進行船舶裝卸集裝箱作業(yè),輪胎式龍門起重機承擔貨物裝卸與堆碼作業(yè),從碼頭前沿到堆場的集裝箱水平運輸由集裝箱半掛列車承擔。
    (四)軌道式龍門起重機工藝
    該系統(tǒng)與輪胎式龍門起重機系統(tǒng)的差別是堆場作業(yè)采用軌道式龍門起重機代替輪胎式龍門起重機。軌道式龍門起重機可堆4-5層集裝箱,其跨距更大,可跨14列或更多列集裝箱。
    (五)叉車工藝
    碼頭前沿采用岸邊集裝箱起重機裝卸,碼頭前沿與堆場之間水平運輸和貨物集裝箱的堆碼與裝卸車作業(yè)由叉車承擔。其特點是叉車通用性強,適用普遍,機械價格便宜,但單機效率低,對路面磨損嚴重,場地利用率低。叉車系統(tǒng)主要適用于吞吐量較小的集裝箱碼頭。
    (六)正面吊運機工藝
    碼頭前沿采用岸邊集裝箱起重機裝卸船舶作業(yè),碼頭前沿與堆場之間水平運輸和堆場集裝箱堆碼與裝卸車作業(yè)由正面吊運機承擔。其特點是可減少碼頭配備的機種,便于機械的維修保養(yǎng),但單機效率低,初始投資大。正面吊運機工藝應用得尚不廣泛,僅在集裝箱吞吐量較小的碼頭上有所應用。
    (七)混合系統(tǒng)
    從經(jīng)濟性和裝卸性能的觀點來看,上述各種集裝箱裝卸工藝系統(tǒng)各有其特點,也有不足之處。這樣,一些集裝箱碼頭采取了上述工藝系統(tǒng)的混合系統(tǒng)。
    集裝箱碼頭采用的裝卸工藝系統(tǒng)主要有上述七種,各種裝卸工藝系統(tǒng)的技術(shù)經(jīng)濟比較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