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揮仲裁優(yōu)勢,推進仲裁工作

字號:

仲裁,實體上與司法審判一樣,都要依據(jù)事實與法律公平合理地解決經(jīng)濟糾紛,仲裁法從程序上確保公正合法了案,維護市場經(jīng)濟秩序,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
    但仲裁有其自身特點,它源于民間解決民商經(jīng)濟糾紛的實踐,仲裁案件來自雙方當事人的合意與直接授權,由雙方選擇所信賴的有權威能主持公道的人給予裁處,充分體現(xiàn)當事人意思自治和合意授權。國家通過對民主的集中,對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升華,形成為國家的意志,確立了仲裁解決民商經(jīng)濟糾紛的法律制度,確認當事人的合意授權仲裁、選擇仲裁機構、選擇仲裁庭組織形式、選擇仲裁人員等一系列權利。這些都是仲裁的特點。仲裁的諸多特點,就構成了仲裁的優(yōu)勢。
    在這些年來的仲裁實踐中,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認真保障當事人合意選擇仲裁機構、選擇仲裁人員等各項權利,確保了仲裁程序上的合法,實體上的公平合理,高質高效地處理了大批經(jīng)濟糾紛案件,很快拓展了仲裁平臺,彰顯了仲裁優(yōu)勢和仲裁的重要作用。
    現(xiàn)針對工作中出現(xiàn)的一些情況,在仲裁操作方面談一點想法。
    1、按當事人合意授權原則,妥善處理存有瑕疵的仲裁協(xié)議。
    仲裁協(xié)議是當事人雙方的合意,也是仲裁機構受理案件的依據(jù)。仲裁協(xié)議必須具有完整而確切的仲裁機構名稱。名稱書寫不正確,含糊不清,便會危及協(xié)議的效力,使仲裁機構難以受理案件,即使受理了,另一方當事人也會提出異議。
    由于仲裁機構及其名稱在歷史演進中發(fā)生了變化,在職能與稱謂上不同,由于法人對仲裁機構的全稱專注不夠,還由于一些合同因簽訂時間早,使用了簽訂時稍前已被撤銷的仲裁機構名稱,因此,在這幾年的仲裁申請中,發(fā)現(xiàn)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寫法上漏而不準,如“上海市經(jīng)濟合同仲裁委員會”、“上海市經(jīng)濟仲裁委員會”、“上海市仲裁委員會”、“由上海市仲裁”、“上海仲裁”等。
    憑此類協(xié)議,上海仲裁委員會是不能按申請人的仲裁請求立案受理的。但也不能把申請人擋于門外,應當做好工作。請申請人予以補正,并記明于筆錄,但仲裁協(xié)議必須是雙方合意一致,僅有一方是不行的。雙方既已形成糾紛,要由申請方和對方協(xié)商補正或補簽協(xié)議,確有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而仲裁機構便可以一方的仲裁申請,向對方說明,經(jīng)過工作,取得對方同意并形成書面,這就符合于雙方合意一致授權仲裁的原則,即可收案審理。對被申請人同意補正的仲裁協(xié)議,如不能當面簽字或蓋章,亦可在到庭參加審理時首先完成制作筆錄并簽字(蓋章),以確保受案及開庭的合法性。以往有一種做法,就是在開庭時向被申請人說明,被申請人認可。這種做法雖然還未出現(xiàn)申請司法審查裁決的問題,但是,總與憑仲裁協(xié)議受理案件的規(guī)定不太相符,也與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的要求有距離。
    有必要確立對有瑕疵的仲裁協(xié)議補正在前收案在后的工作制度,使仲裁立案、審理無懈可擊,完全符合沒有仲裁協(xié)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的法律規(guī)定。
    2、收案送達階段應即給予當事人行使各項約定,選擇權。
    仲裁法規(guī)定仲裁庭的組成由當事人約定三人或一人,仲裁員由當事人選定或共同委托仲裁委主任指定,當事人有權協(xié)議不開庭、有權要求調解、申請延期審理、調查證據(jù)或對證據(jù)真?zhèn)芜M行鑒定、對商品質量進行鑒定等等權利。這些權利,仲裁機構有義務給予保障。
    當事人行使這些約定、選擇、協(xié)議及申請等權利,可以在立案、送達時段,也可以在庭審時段提出,但有的應該在立案、送達時段提出,以便仲裁機構迅速確定仲裁庭的結構形式和審理人員,及早做好調查補證、鑒定等項工作,不使案件久擱不審,審期延宕,結案時間過長,增加當事人的訟累和費用支出。這就需要有一種適時的措施,簡便的操作方法。
    為此,可預設一張“當事人選擇權表送達回證”,上列普通程序、簡易程序、三名仲裁員庭、一名仲裁員庭、書面審、庭前調解、選擇仲裁員姓名、其他申請事項等欄目。要求當事人填入意愿,在該回證上簽字或蓋上法人章,于一周內返回。
    “當事人選擇權表送達回證”,申請人應在提交仲裁申請書或預交仲裁費時填寫。對被申請人,可隨同仲裁申請書副本、受理案件通知書、開庭通知書、仲裁員名單、舉證須知、法定代表人證書、授權委托書、送達回證等一起形成完整的一套文件,送達并要求被申請逐欄填明意愿,于收到之日起七天內寄回?;刈C不回或過期,視作被申請人放棄約定、選定等權利。
    對于雙方選擇一致的,仲裁機構應予采納;被申請人沒有選擇的按申請人的選擇辦;都未選擇的,由仲裁機構決定;共同委托仲裁委主任指定仲裁員及首席仲裁員的按委托辦;共同的選擇與仲裁法或仲裁規(guī)則相悖的,按仲裁法或仲裁規(guī)則執(zhí)行。
    “當事人選擇權表送達回證”的工作,可列為仲裁委秘書處日常具體的工作制度之一,予以落實,并在結案后,將該回證歸入案件檔案,資證合法仲裁。
    3、盡力顯現(xiàn)仲裁簡捷原則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不同于司法審判,它沒有一審、二審、申訴等程序,體現(xiàn)了仲裁的簡捷原則,這符合群眾希望盡快脫出糾紛陰影,減輕紛爭帶來的精神負擔和經(jīng)濟損失的要求。可以說簡捷與公正同樣重要。當然簡捷絕不是簡單粗糙的仲裁。簡捷還應成為仲裁人員辦案的指導思想之一,把它貫穿于具體的仲裁過程中,盡快審結案件。
    目前仲裁規(guī)則確定,20萬元請求額以下的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實踐證明這是可行的。但這個程序只規(guī)定了仲裁庭為一名仲裁員在六十日內結案,其他簡易性操作和時限沒有明確,顯得有些不足。
    對簡易程序一要作出簡易性的程序與時限規(guī)定,二要擴大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如仲裁標的雖大但事實清楚、案情簡單、標的大而爭議不大的,都可以適用簡易程序。更重要的是案情簡易不簡易,當事人最清楚,由當事人選擇(上述第二點已涉)。誠然,爭訟標的額在百萬元以上的重大案件;證據(jù)質證中爭論十分激烈要求調查、補充、鑒定的;產(chǎn)品質量需要鑒定等復雜疑難的案件,完全應該采用普通程序審理。
    在簡易程序適用中,應多多推介書面審和庭前調解。只要當事人住所地離仲裁機構不遠,案件又不復雜,爭議不大的,都可迅速通知到庭、速審、速調、速裁,解決糾紛。凡當事人選擇不開庭的,都予書面審理結案。
    簡易程序審理中有反請求,而且反請求案情復雜,或需補充證據(jù)或需鑒定的,可不一并審理。
    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中,有的有多項請求,其中有難有易,有的很復雜,復雜部分需較多時間才能審清審結的,也可多作些案中已清楚的事項先行裁決的嘗試。
    4、主動積極選擇審理階段開展仲裁調解工作
    仲裁調解既是仲裁的一大特色,又是仲裁的優(yōu)勢之一。因它有別于行政、社團、企業(yè)調解,具有與法院調解書一樣的申請司法執(zhí)行效力,故為仲裁雙方當事人樂于接受。
    仲裁調解可在庭前進行,也可在開庭審理期間進行,但都需要仲裁員的積極主動。在開庭審理階段一方當事人主動提出調解要求的不多,雙方都提出的可說沒有,一般都是仲裁員視案情,主動征詢當事人意愿,得到雙方同意后進行調解。
    庭審階段何時切入調解為好,本會試行的仲裁辦案細則第80條、第83條,把向當事人征詢調解意愿放在最后陳述之后,這雖無不可,但也可探討。當事人雙方既已最后陳述,各持己見,互不相讓,言盡于此,若再去征詢調解意愿,顯得別扭,成效不大。而在案件事實調查結束或辯論結束之時,當事人已看清了事實、責任,對方態(tài)度和法律規(guī)定,對案件結果已有了估量,這時切入征詢調解意愿的工作較為順當,雙方如愿調解,易于達成協(xié)議,又可避去后續(xù)審理程序。如當事人無意仲裁庭主持調解,便延續(xù)庭審程序到審理終結。
    庭審調查事實結束階段或辯論總結階段插入的調解,方法上以先分后合為宜。先作短暫休庭,遂與當事人分別接觸,宣講法律,促請當事人聯(lián)系自身責任,推想對方承讓度,提出較為接近或近情的方案,然后繼續(xù)開庭,各呈方案,力促達成協(xié)議,調解中仲裁員保持中立,不偏袒,不施壓,避免事后一方反悔。
    5、逐步改變庭審記錄方法確保記載詳實
    庭審材料是案件的核心材料,斷案的重要依據(jù)之一。目前做的也是好的。記錄員的工作緊張又辛苦,既用腦擇字酌語、整編語句,又極快手寫速記,但終因當事人來自五湖四海,語音語調及用語習慣各異,表述能力和速度不一,使記錄有時難免不準或有遺漏。雖有當事人對筆錄的審核和仲裁員對筆錄的審核簽名,但因受時間的局限,不能逐句逐段細閱,回想及思索,不易發(fā)現(xiàn)和修補好關鍵語句。仲裁又實行一裁終局制,還賦予當事人申請司法救濟的權利,因此,實在漏不得,錯不起,有必要對庭審記錄的方法有所改變。
    如否能逐步爭取創(chuàng)造條件,招聘少量速錄員,專司其職,專研其術,專配打字機,進行打字機錄。同時,添置錄音設備,對那些案情重大,多標的復雜的案件,并用錄音載體,記載并保存案件真實詳盡的資料,做到有備無患,經(jīng)得起百案一迂的司法審查。
    綜上所述,不斷探索和改進仲裁程序中操作方法,貫徹當事人在程序中的意思自治、合意授權等原則,以進一步發(fā)揮仲裁優(yōu)勢,推進仲裁工作,擴大公正、簡捷仲裁影響,使仲裁事業(yè)更加生機勃發(fā),向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