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讀之:不拿“”賭明天,

字號:

近日,2010年高考錄取已經(jīng)進入尾聲。然而,不少高分考生開始過上“高四”生活。一位今年高考成績560多分的同學,因上不了自己心儀的學校仍然選擇復讀。
    高考復讀者被戲稱為“高四”生。本來為了考大學,學生選擇復讀無可厚非,然而,懷著對的無限崇拜,許多人不再是理想的主人,而淪為了“”的奴隸,淪為“高四”生,甚至“高五”“高六”生?!扒榻Y”沒有錯。不過說現(xiàn)在大家都成了的奴隸,卻是千真萬確的病態(tài)現(xiàn)實,非改不可。
    我覺得現(xiàn)階段教育政策是造成復讀熱的催化劑,復讀生和應屆生在錄取上沒有任何差別,而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考入的成功率,這也助長了復讀之風。一些學校尤其是民辦學校為了爭取到復讀生尤其是高分復讀生推出減免學費的優(yōu)惠政策,許多學生復讀一年不但不用花錢,而且還能賺點,更何況還能為自己的理想再拼搏一回,何樂而不為呢?
    而作為家長學生,也應該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面對越來越熱的高考復讀現(xiàn)象,教育專家指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復讀,也不是每個人復讀就能上。
    波濤洶涌的“高四”生造成的不僅是部分高校辦學資源的浪費,更嚴重的是,如果這些考生執(zhí)意選擇復讀,次年的招生壓力將大大加重。一旦嚴峻局面形成——數(shù)萬名上線考生明年再戰(zhàn),無論對復讀生還是應屆生,升學之路都會更加艱辛,這不僅不利于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和利用,使教育的整體效益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客觀上還加大了普通學校與重點學校之間的差距,制造了新的不公。
    有些拿著高校錄取通知書而選擇復讀的學生,經(jīng)復讀后,成績并沒有明顯提高,有些人的成績還下降了。實際上,每屆高考都有其難以預料的變數(shù),以為復讀后就一定能考上或考上比原來更好的學校,那是一廂情愿的如意算盤。
    并非“夢工廠”。我們的家長特別是學生,都宜更理智和更務實一些,只要善于努力,別說進哪所高校都有望成才,就是哪所高校都沒進也同樣有望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