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yǎng)知識之病人營養(yǎng):傷寒營養(yǎng)治療原則

字號:

1、高蛋白質(zhì) 蛋白分解加強,機體消瘦,足量蛋白供給極為重要;按每天1.5~2.0g/kg,或100g/d左右。宜選用奶類、蛋類、豆腐,去骨魚、肉等易于消化的高蛋白食物。
    2、高能量 能量供給按每天40~60kcal/kgkg,可選用易消化的脂肪,以提高能量供給及幫助脂溶性維生素吸收。
    3、供給足夠水分、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 傷寒患者消耗大大增加,為保證患者正常代謝,促進細菌毒素排泄和恢復(fù)健康,水分、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的供給也應(yīng)增加。每天給水量3000ml左右,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供給充分,并注意鉀鈉等礦物質(zhì)補充。
    4、飲食應(yīng)細軟、少渣、易消化,飲食要避免對腸管的刺激。飲食清淡,多采用蒸、煮、汆、燒、燴等方法。禁用酒類、咖啡、汽水及辛辣食物和調(diào)味品。少量多餐,飲食不宜過量,以免引起腸出血和腸穿孔。
    5、分期飲食調(diào)配
    (1)、發(fā)熱期患者處于侵襲期和極期,患者食欲差,消化力弱,宜多給予水分,以利毒素排泄,維持水與電解質(zhì)平衡,可用流質(zhì)飲食或少渣半流質(zhì)飲食??山o牛奶、藕粉、米湯、蒸蛋、稀飯、肉泥湯、果汁等食物。
    (2)、緩解期患者食欲開始好轉(zhuǎn),常有部分細菌穿過腸黏膜再度侵入腸壁淋巴組織,使已腫脹的淋巴組織發(fā)生強烈過敏反應(yīng),加重腸壁的壞死和潰瘍。這時應(yīng)特別注意飲食適當,否則將引起腸出血和腸穿孔等并發(fā)癥。要少量多餐,給予無渣半流質(zhì)或無渣軟飯。禁食含粗纖維及其他刺激腸蠕動、腸脹氣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應(yīng)加工成菜泥、果泥、菜湯、果汁等形式再食用。禁用牛奶、豆?jié){、蔗糖、及其他產(chǎn)氣食物;通常用至病程的第5周為止。
    (3)、患者有腸出血、腸穿孔等并發(fā)癥時,需要禁食。
    (4)、恢復(fù)期可根據(jù)情況,逐漸改為半流質(zhì)飲食、少渣軟飯,如無特殊禁忌,則可給予普食。
    6、傷寒半流質(zhì)飲食食譜舉例
    第一次 蛋糕 50g 牛奶 220g 白糖 15g
    第二次 雞蛋 50g 鹽 1g
    第三次 掛面 100g 鯽魚 80g 番茄 100g 黃瓜 150g 豆油 12g 鹽 2g
    第四次 藕粉 20g 白糖 15g
    第五次 粳米 100g 蝦仁 50g 豆腐 120g 青菜 100g 豆油 12g 鹽 2g
    總能量 7.37MJ(1763.7kcal) 氮:能量 1:145.9 P/S比值 1.35
    碳水化合物 255.2g(57.8%) 蛋白質(zhì) 75.5g(17.1%) 脂肪 48.9g(24.9%)
    動物蛋白 43.8g(58.0%) 食物纖維 4.84g 維生素C 80.2mg
    鋅 8.97mg 銅 2.4mg 鐵 25.3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