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二級建造師《建設(shè)工程施工管理》習題六十

字號:

場景(二十三)華信建筑施工企業(yè)承接了一綜合辦公樓項目的施工任務(wù),按項目組成編制施工成本計劃。其中,主體混凝土工程量約3200m3,預算單價為540元/m3,計劃4個月內(nèi)均衡完成。開工后,混凝土實際采購價格為550元/m3,施工至第二個月底,實際完成混凝土工程量1800m3。
    根據(jù)場景(二十三),隧答下列問題:
    1.下列選項中,屬于施工成本計劃質(zhì)量指標的是( ?。?BR>    A.設(shè)計預算成本計劃降低額
    B.設(shè)計預算成本計劃降低率
    C.預算定額成本計劃降低額
    D.責任目標成本計劃降低額
    E.責任目標成本計劃降低率
    2.該主體混凝土工程運用贏得值法分析可得到( ?。?。
    A.進度提前完成108000元工作量
    B.進度延誤完成108000元工作量
    C.費用超支18000元
    D.費用超支126000元
    E.費用節(jié)支126000元
    3.若需對不同的工程項目做費用和進度比較,進行分析宜采用的評價指標是( ?。?BR>    A.費用偏差
    B.進度偏差
    C.責任目標
    D.費用績效指數(shù)
    E.進度績效指數(shù)
    4.在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過程中,計算偏差和分析偏差產(chǎn)生的原因,首先需進行對比的“三算”是( ?。?。
    A.計劃成本
    B.預算成本
    C.目標成本
    D.實際成本
    E.統(tǒng)計成本
    5.用比較法進行施工成本分析時,通常采用的比較形式包括(  )。
    A.將預算指標與實際指標對比
    B.將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
    C.將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
    D.與國際平均水平對比
    E.與本行業(yè)先進水平對比
    6.下列有關(guān)施工成本控制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    A.應(yīng)對成本的形成過程進行分析,以尋求進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徑
    B.應(yīng)貫穿于項目從投標階段開始直至竣工驗收的全過程
    C.施工成本控制可分為事先控制、過程控制、事后控制
    D.工程變更和成本計劃是成本控制的目標
    E.成本控制報告只能根據(jù)需要與進度、質(zhì)量。安全和其他進展報告結(jié)合,提出綜合進展報告
    答案:1.BE 2.AC 3.DE 4.BCD 5.BCE 6.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