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民法精華筆記(五)

字號:

民事行為及代理
    二、委托代理
     內容
    委托代理的特征
     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名義、以自己的意志、效果直接歸屬與被代理人
    產生依據
     委托代理權產生于被代理人的單方授權行為,委托合同是往往構成代理權產生的基礎法律關系
    六大連帶責任
     1、授權不明時,本人與代理人(補充性連帶責任,先由本人承擔);2、代理人與第三人串通的;3、惡意第三人與代理人;4、代理人與本人;5、轉授權不明時代理與有過錯的人次代理人;6共同代理人之間、
    特殊代理
     共同代理
     共同代理人中一人或數人未與其他代理人協商而實施行為侵害本人權益的,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復代理
     產生:1、事先授權 2、事前同意 3、事后追認 4、緊急情況為本人利益
    特征:1、代理人以自己名義選任 2、復代理人是本人的代理人
    責任:原則上復代理一經成立代理人不對復代理人的行為負責(例外:選任、指示、轉委托授權不明的責任),復代理人對被代理人負責。
    三、無權代理與表見代理:
     類型
     效力
     善意人資格
     第三人權利
     追認
     相對人的權利
    催告權
     撤銷權
    狹義無權代理 1.自始無權。
    2.超越范圍。
    3.超越時間。 效力待定 善意但可以有過錯。 善意第三人:有催告權、有撤銷權。
    惡意第三人:有催告權、無撤銷權。 向行為人、第三人為之,可以追認一項,但不可追認某一方面,在相對人撤回前行使。 向本人或法定代理人為之。 向無權代理人為之。
    表見代理 無權代理人使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相對人負舉證責任。
    例外情形:1. 盜用他人文件
    2. 借用文件。借用人與出借人負連帶責任。 產生有權代理的效力 善意且沒有過錯。 不得以無權代理抗辯,也不得以自己沒有過失抗辯。 善意相對人除具有狹義無權代理的催告、撤銷權外,還享有選擇權,即既可以主張無權代理,也可以主張表見代理。
    四、間接代理
    顯名的間接代理 (1)受托人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法律行為(2)受托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行為合法有效(3)第三人訂時知道受托人與委托人之間存在代理關系。原則上,顯名的間接代理訂立的合同直接約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作為例外,也可只約束受托人和第三人(有證據證明時)
    隱名的間接代理 (1)受托人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法律行為(2)受托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行為合法有效(3)第三人訂時不知道受托人與委托人之間存在代理關系。原則上,隱名的間接代理只約束受托人和第三人
    合同訂立后因第三人致使受托人不對委托人履約:受托人→披露義務 委托人→介入權 第三人→抗辯權
    合同訂立后因委托人致使受托人不對第三人履約:受托人→披露義務 第三人→選擇權(向委托人或受托人主張,權責后不可變更) 委托人→兩項抗辯權
    訴訟時效制度
    一、種類:
    1、一般:2年
    2、特殊:(1)1年:“產品不合格”“身體受傷”“寄存”“租金”
    (2)3年:“船舶油污”造成“環(huán)境污染”
    (3)4年: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技術進出口合同
    注意:產品質量引起人身損害的,可提起侵權之訴(《產品質量法》2年)或違約之訴(《民通》1年)
    二、起算:
    (1)未約定履行期限的,自恩惠期屆滿之日起算。
    (2)人損中,當時發(fā)現的,從侵害之日起算;未能發(fā)現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3)職務侵權的,從該行為被確定為違法之日起算
    (4)分期付款的,按相應的履行日期分別計算
    (5)同一筆債務分期履行的,從最后一期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算。
    三、中止、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