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
1.某公司是一家軟件企業(yè),今年公司為更好地留住關鍵員工、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決定在原有薪酬水平基礎上進行大幅度提高。公司對薪酬制度進行調整,并對所有職位的薪酬按比例進行提高,工資總額大大提高,但效果不理想:人才流失依然嚴重,員工積極性沒有得到提高。
根據(jù)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該公司為了設計符合企業(yè)戰(zhàn)略發(fā)展的薪酬體系應當首先進行( ?。?BR> A.薪酬調查
B.工作分析
C.工作評價
D.確定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
(2).為保證薪酬的內部公平性,應進行( ?。?BR> A.工作分析
B.工作評價
C.市場薪酬調查
D.薪酬預算
(3).為保證薪酬的外部競爭性,應進行( ?。?BR> A.工作分析
B.工作評價
C.薪酬調查
D.薪酬預算
(4).當公司采用穩(wěn)定戰(zhàn)略時,其薪酬制度的特征應該是( )
A.薪酬結構上,基本薪酬和福利所占的比重較大
B.薪酬結構上,基本薪酬和福利所占的比重較低
C.薪酬水平一般采取市場跟隨或略高于市場水平的薪酬
D.薪酬管理的指導思想是企業(yè)與員工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5).該公司的薪酬體系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原因是( ?。?BR> A.在進行薪酬體系設計時沒有依照科學的方法進行
B.在沒有進行工作評價的前提下,按比例提高所有員工的薪酬水平,使新的薪酬體系不能體現(xiàn)員工的相對價值
C.沒有進行薪酬調查
D.人才結構不合理
2.某公司經理近招聘了一位新員工,在面試過程中對其相當滿意,該員工碩士畢業(yè),已有兩年相關工作經驗,形象英俊,與經理自己的多種愛好相投,因此沒有對其專業(yè)水平過多考核便予以錄用。結果在試用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該員工不能勝任崗位要求,終不得不將其辭退。
(1).經理面試過程中所犯的錯誤是( ?。?BR> A.采用了結構性面試方法
B.面試進程比較隨意
C.面試前沒有分析與掌握職位對應要求的能力
D.沒有建立信任、親密的面談氣氛
(2).面試中常見的偏差包括( ?。?BR> A.初印象傾向
B.雇傭壓力
C.對比效應
D.應聘者順序錯誤
(3).面試中可以采用評價中心技術,其形式可以是( ?。?BR> A.投射法
B.角色扮演
C.文件框作業(yè)
D.管理游戲
(4).面試的特點包括直觀性、全面性、目標性、主觀性,該經理人員在篩選應聘者時,沒有注意到哪些特點( ?。?BR> A.直觀性
B.全面性
C.目標性
D.主觀性
(5).面試的效度非常重要,其中( ?。┦侵笢y驗方法是否真正測出工作績效的某些重要因素。
A.預測效度
B.構想效度
C.內容效度
D.效標關聯(lián)效度
3.小王(女)今年二十三歲,大學畢業(yè)后與某工廠簽訂了勞動合同。
根據(jù)以上資料,回|環(huán)球網(wǎng)校提供|答下列問題:
(1).用人單位在招用職工時,除國家規(guī)定不適合從事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 ?。橛删芙^錄用或者提高錄用標準。
A.性別
B.民族
C.種族
D.年齡
(2).單位招用小王后,應當自錄用之日起( ?。﹥龋疆?shù)貏趧颖U闲姓块T辦理錄用備案手續(xù)。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3).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于( ?。┤盏漠a假。
A.90
B.60
C.120
D.180
(4).小王在向單位申請婚嫁之后,婚嫁期內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標準支付其( )。
A.工資
B.禮金
C.生活補助
D.經濟補償
(5).根據(jù)我國《勞動法》規(guī)定,工廠不能安排小王從事國家規(guī)定的第( ?。┘夡w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A.二
B.三
C.四
D.一
4.小李是北京一家房地產開發(fā)公司的人事部的部門主管,前不久,董事長告訴她,由于近幾年公司人員結構變動很大,要求她重新制定一份未來5年該公司的人力資源規(guī)劃。
根據(jù)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人力資源規(guī)劃的企業(yè)內部因素包括( )。
A.地理環(huán)境和競爭因素
B.企業(yè)規(guī)模
C.企業(yè)經營方向
D.組織文化
(2).進行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時,小李可以采用德爾菲法,使用德爾菲法應注意的問題有( ?。?。
A.問題盡量簡化
B.不要求精確
C.要給專家提供充分的資料和信息
D.專家人數(shù)一般不少于20人
(3).人力資源規(guī)劃中關鍵性的一環(huán)是( )。
A.組織目標與戰(zhàn)略分析
B.提供人力資源信息
C.人員預測
D.執(zhí)行計劃與實施監(jiān)督
(4).小李在進行人力資源供給的預測時,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人員核查法
B.人員調配圖
C.馬爾科夫分析方法
D.主觀判斷法
(5).當人力資源供給小于需求時,可以采取的平衡供需的措施是( )。
A.從外部雇傭
B.縮短工作時間
C.降低員工的離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