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無效合同與無效民事行為的對比記憶

字號:

無效合同與無效民事行為的對比記憶。
    [識記目標]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
    【無效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轉(zhuǎn)化為“三家”—意義轉(zhuǎn)換);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
    《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
    【無效民事行為】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一)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二)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三)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四)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 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 經(jīng)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
    (七)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記憶方法] 《合同法》: 連接信息字成壓韻口訣:欺脅損國家,惡意損三家
    形式掩目的,損社會違法
    《民法通則》:其中四項被《合同法》修改和包含,記:無限令
    [應(yīng)用實例] (2000年試卷二第5題,單選)甲為一乘客(老煙民,熟知煙的價格),乙為一小販。乙在火車車廂叫賣:“紅塔山香煙,10元錢一條。”甲欣然買之。經(jīng)查,該煙為假煙,甲與乙之間的行為性質(zhì)應(yīng)如何認定?
    A、無效民事行為,理由為欺詐
    B、可撤銷民事行為,理由為欺詐
    C、無效民事行為,理由是違反法律規(guī)定
    D、有效民事行為,。理由是雙方達成合意
    [解析] 答案為C.甲為老煙民,故不是欺詐。A、B不當選,買賣假煙是法律所禁止的,所以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