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國家司法考試試題試卷二及答案l

字號:

78.某市技術監(jiān)督局根據舉報,對力青公司進行突擊檢查,發(fā)現(xiàn)該公司正在生產偽劣產品,立即查封了廠房和設備,事后作出了沒收全部偽劣產品并處罰款的決定。力青公司既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提起行政訴訟,且逾期拒絕履行處罰決定。對于力青公司拒絕履行處罰決定的行為,技術監(jiān)督局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B.將查封的財物拍賣抵繳罰款
    C.通知銀行將力青公司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D.每日按罰款數(shù)額的3%加處罰款
    79.2002年7月3日,張某駕駛車輛攜帶所承包金礦自產30公斤黃金前往甲市銷售,途中被甲市公安局截獲。公安局以張某違反《金銀管理條例》,涉嫌經營國家限制買賣物品為由,對張某采取
    刑事拘留措施,并扣押了涉案黃金。隨后檢察院批準對張某逮捕。2003年2月,國務院發(fā)布決定,取消了涉及黃金生產銷售的許可證,檢察院遂以認定犯罪的法律、法規(guī)已經發(fā)生變化為由,作出不起訴決定,但并未返還扣押的黃金。張某不服,提出國家賠償請求。關于此案,下列哪些說法是不正確的?
    A.檢察院應當責令公安局返還扣押的黃金
    B.公安局與檢察院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
    C.對張某被羈押期間的損失,國家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D.對張某被扣押的黃金,應當返還
    80.1983年3月2日,13歲的張某被公安局傳喚,當晚被放回。此后張某報名參軍,參加招工、招干都因政審不合格而被拒絕。后了解到,當年縣公安局在傳喚后,因工作失誤錯誤地將張某列為“監(jiān)控對象”進行監(jiān)控達17年。張某提出國家賠償請求,對于張某的賠償請求,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將張某列為監(jiān)控對象的行為,是一種不影響其權利義務的非強制行為 
    B.對于張某在參軍、招工、招干中遭受的損失,因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不予賠償
    C.對于張某提出的精神損失,公安局不承擔金錢賠償責任
    D.對于張某為撤銷錯誤監(jiān)控打官司支付的2000元交通費損失,國家應予賠償
    三、不定項選擇題,每題所給選項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正確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81—100題,每題2分,共40分。
    81.下列情形中,告訴才處理的有:
    A.捏造事實,誹謗國家領導人,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B.虐待家庭成員,致使被害人重傷
    C.遺棄被撫養(yǎng)人,情節(jié)惡劣的
    D.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
    82.甲拐騙了5名兒童,偷盜了2名嬰兒,并準備全部賣往A地。在運送過程中甲因害怕他們哭鬧,給他們注射了麻醉藥。由于麻醉藥過量,致使2名嬰兒死亡,5名兒童處于嚴重昏迷狀態(tài),后經救治康復。對甲的行為應以何罪論處?
    A.拐賣兒童罪
    B.拐騙兒童罪
    C.過失致人死亡罪
    D.綁架罪
    83.某法院開庭審理一起民事案件,參加旁聽的原告之夫李某認為證人王某的證言不實,便當場大聲指責,受到法庭警告。李某不聽勸阻,大喊“給我打”,在場旁聽的十多個原告方的親屬一擁而上,對王某拳打腳踢,法庭秩序頓時大亂。審判長予以制止,李某一伙又對審判長和審判員進行圍攻、毆打,審判長只好匆匆宣布休庭。李某的上述行為觸犯了什么罪名?
    A.打擊報復證人罪
    B.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
    C.擾亂法庭秩序罪
    D.妨害作證罪
    84.可能構成戰(zhàn)時自傷罪的情況是:
    A.預備役人員張某在戰(zhàn)時為逃避征召,自傷身體
    B.戰(zhàn)士李某為盡早脫離戰(zhàn)場,在敵人火力猛烈向我方陣地射擊時,故意將手臂伸于掩體之外,被敵人子彈擊中,無法繼續(xù)作戰(zhàn)
    C.戰(zhàn)士王某戰(zhàn)時奉命守衛(wèi)倉庫,站崗時因困倦睡著,導致倉庫失竊,為了掩蓋過錯,他用匕首自傷身體,謊稱遭到搶劫
    D.戰(zhàn)士陳某為了立功當英雄,戰(zhàn)時自傷身體,謊稱在與偷襲的敵人交火時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