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國家司法考試試題試卷二及答案h

字號:

50.王某擅自使用機動漁船渡客。漁船行駛過程中,被某港航監(jiān)督站的執(zhí)法人員發(fā)現,當場對王某作出罰款50元的行政處罰,并立即收繳了該罰款。關于繳納罰款,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確的?
    A.執(zhí)法人員應當自抵岸之日起2日內將罰款交至指定銀行
    B.執(zhí)法人員應當自抵岸之日起5日內將罰款交至指定銀行
    C.執(zhí)法人員應當自抵岸之日起2日內將罰款交至所在行政機關,由行政機關在2日內繳付指定銀行
    D.執(zhí)法人員應當自抵岸之日起2日內將罰款交至所在行政機關,由行政機關在5日內繳付指定銀行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所給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正確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51—80題,每題2分,共60分。
    51.對刑法關于撤銷假釋的規(guī)定,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確的?
    A.只要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犯新罪,即使假釋考驗期滿后才發(fā)現,也應當撤銷假釋
    B.在假釋考驗期滿后,發(fā)現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不能撤銷假釋
    C.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犯新罪的,應當按先減后并的方法實行并罰,但“先減”是指減去假釋前已經實際執(zhí)行的刑期
    D.在假釋考驗期內,發(fā)現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撤銷假釋后,按照先并后減的方法實行并罰,假釋經過的考驗期,應當計算在新決定的刑期之內,因為假釋視為執(zhí)行刑罰
    52.下列關于侵犯商業(yè)秘密罪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竊取權利人的商業(yè)秘密,給其造成重大損失的,構成侵犯商業(yè)秘密罪
    B.撿拾權利人的商業(yè)秘密資料而擅自披露,給其造成重大損失的,構成侵犯商業(yè)秘密罪
    C.明知對方竊取他人的商業(yè)秘密而購買和使用,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構成侵犯商業(yè)秘密罪
    D.使用采取利誘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yè)秘密,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構成侵犯商業(yè)秘密罪
    53.刑法第171條第1款前段規(guī)定:“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關于本條的理解,下列哪些說法是錯誤的?
    A.運輸假幣罪要求行為人明知是假幣,但出售、購買假幣罪不要求行為人明知是假幣
    B.根據故意犯罪的刑法規(guī)定與刑法原理,出售、購買假幣罪也以行為人明知是假幣為前提
    C.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都是故意犯罪,但運輸假幣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而出售、購買假幣罪只能是間接故意
    D.“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是指可以并處罰金,而非應當并處罰金
    54.某事業(yè)單位負責人甲決定以單位名義將本單位資金150余萬元貸給另一公司,所得高利息歸本單位所有。甲雖未牟取個人利益,但最終使本金無法收回。關于該行為的定性,下列哪幾種是可以排除的?
    A.挪用公款罪
    B.挪用資金罪
    C.違法發(fā)放貸款罪
    D.高利轉貸罪
    55.下列關于擾亂市場秩序罪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單位可以構成刑法規(guī)定的各種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
    B.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和廣告發(fā)布者之外的其他人不能單獨構成虛假廣告罪
    C.招標人不能構成串通投標罪
    D.不以牟利為目的,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不能構成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罪
    56.下列關于中國刑法適用范圍的說法哪些是錯誤的?
    A.甲國公民湯姆教唆乙國公民約翰進入中國境內發(fā)展黑社會組織。即使約翰果真進入中國境內實施犯罪行為,也不能適用中國刑法對僅僅實施教唆行為的湯姆追究刑事責任
    B.中國公民趙某從甲國販賣毒品到乙國后回到中國。由于趙某的犯罪行為地不在中國境內,行為也沒有危害中國的國家或者國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適用中國刑法
    C.A國公民丙在中國留學期間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為勒索財物,將B國在中國的留學生丁某從東北某市綁架到C國,中國刑法可以依據保護管轄原則對丙追究刑事責任
    D.中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實施的犯罪行為,按照刑法規(guī)定的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適用中國刑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