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第一章要點(1)

字號:

第一章、 緒論
    一、前言
    從歷年考題來看,本章總體不作為重點。綜合題一般不會單獨考核考生,但是不能排除在綜合題中附帶出現本章的內容,如在案例中以附加分值,考察考生對經濟糾紛解決途徑的掌握。簡答題也仍有可能來自本章,按照歷年考試來看本章占總分比例約為3%~5%左右。
    本章新增加內容:建議新增加內容作為重點掌握的范圍。
    1.道德產品的概念p14; 2.行政復議的范圍p26;
    3.訴訟的適用范圍p31; 4.判決p36
    本章重點掌握的問題:(首先包括以上新增加的部分)
    1. 經濟法法律關系的客體; 2. 仲裁的基本制度;
    3. 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 4. 仲裁與訴訟的區(qū)別;
    5. 行政復議的范圍(特別注意哪些不能申請) 6. 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的關系;
    7. 訴訟的特殊管轄; 8. 訴訟時效。
    二、 講義精華篇
    (特別提示:教材中所有例題都必須理解)
    一)、法的本質,法的形式(也稱法的外在表現形式。)
    a、 法的本質p2:法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表現,但是不是隨心所欲,憑空產生的。由統(tǒng)治階級的物質條件決定,是社會客觀需要的反映。
    b、法的形式:p3
    ①、行政法規(guī)的制定機關為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通常冠以條例,辦法,規(guī)定等名稱。
    ②、雖然國際條約不屬于國內法的范疇,但是我國簽定和加入的國際條約,也具有與國內法同樣的約束力而言,也是我國法的淵源。(關鍵字眼為“簽定”和“加入”)
    二)、法律規(guī)范p7
    1、法律規(guī)范通常由假定、處理、制裁三部分構成。
    2、法律規(guī)范可依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1)按照法律規(guī)范的性質和調整方式,可分為義務性規(guī)范、禁止性規(guī)范和授權性規(guī)范;
    注意新教材對本問題的篇幅大幅度增加,應該作為重點。注意理解書上的例題講解的理解!
    注意具體三種分類的實際判斷,見所附習題。
    (2)按照法律規(guī)范的強制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強制性規(guī)范和任意性規(guī)范。
    三)、經濟法律關系的三要素:主體、客體、內容。p12
    主體:
    1、 國家機關主要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中的經濟管理機關。
    2、 企業(yè)內部組織無獨立法律地位,但可成為經濟法律關系主體。
    內容:
    1、包括經濟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2、權利和義務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一方的權利就是對方的義務,履行義務是為了實現對方的權利;
    3、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4、不同經濟法主體所享有的權利是不同的、
    客體:
    1、 “物”必須以物質形態(tài)表現、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能被人利用控制、不是限制或禁止流通物。
    但是并不等于具有物資表現形態(tài),有經濟價值,能為人利用就可以成為“物”;還要注意判斷是否屬于被“限制或禁止流通”的物品。
    2、 貨幣和有價證券也可以作為“物”。
    3、 智力成果作為客體,法律表現形式主要有:商標權、專利權等。
    4、 **
    (相對請注意,新增加說法)非物質財富:精神財富或精神產品,包括:知識產品和道德產品。注意道德產品包括哪些內容。
    四)、法律事實(行為和事件)p16
    1、經濟法律關系的發(fā)生、變更和消滅要求具備的條件:法律依據;承擔的主體;法律事實的出現。
    2、行為包括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二者都可引起經濟法律關系的發(fā)生、變更和消滅。
    3、事件包括絕對事件(自然現象)和相對事件。(注意判斷哪些是絕對事件,哪些為相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