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留學之悉尼飲食

字號:

作為一個地道的成都人,美食一直是我大的愛好之一。遠在他鄉(xiāng),家鄉(xiāng)的食物更能夠引起共鳴和想念。初來澳州的時候,住在鬼佬家home stay,足足享受了3個月地地道道的當?shù)厥澄锊砰_始自己做飯。老頭叫做John, 老婆婆叫做Grieta,兩位老人對于飲食搭配非常講究,這里小小的描述當時的晚餐伙食表:
    周一:牛排,薯條,青菜,玉米棒子;
    周二:披薩,青菜,玉米棒子;
    周三:雞腿,土豆泥,青菜,玉米棒子;
    周四:羊排或者Pasta(通心粉)或者蝦+面包,青菜,玉米棒子;
    周五:烤魚,面包,青菜,玉米棒子;
    周六:早上:烤香腸,紅茶,煎雞蛋;晚上隨機;
    周日:早上:bacon,紅茶,煎雞蛋;晚上隨機;
    飯后還有老太太自制的甜點:冰淇凌+水果+果凍,味道蠻好。
    由于營養(yǎng)豐富,老太太把我照顧的非常好,經(jīng)過短短的2個月后,我便變胖了一圈,這個歷程很多住home stay朋友都有,當然也有遇見吝嗇鬼的。
    搬出來以后,極度思念四川火鍋,終于忍不住去china town吃了一頓。其實川菜在澳洲并不多,但是凡是開張營業(yè)的生意都很好,當時都在考慮畢業(yè)以后是否進軍飲食業(yè)捏。這邊的四川火鍋人均25元自助餐,或者點菜,消費其實都差不多;fish market有海鮮自助餐,價格也差不多。去年朋友回國,一群人浩浩蕩蕩殺到某日本燒烤自助餐廳大吃了一頓。當時7個小伙子,大家?guī)缀跻惶鞗]吃東西,點菜都是以10來計量,后來別人上菜干脆就一個菜給我們來上30份。唔,現(xiàn)在還很懷念那頓飯:扇貝,對蝦;三文魚,鰻魚,小牛肉,章魚,鴨舌,雞翅...雖然人均吃了45澳元,不過算算成本幾乎人均也吃了35以上,還是值了。關鍵是吃出了氣勢,其他人都是一個服務員負責兩桌,我們這里是3個服務員不停的來回跑,稍微慢點,東西就被吃完了,哈哈哈。
    自己做飯永遠是頭痛的問題。自己做的第一個菜好像是番茄炒雞蛋,這個也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入門課程。現(xiàn)在做了3年了,手藝也還馬馬虎虎,常見的炒菜,燒菜,煲湯以及燒烤食物也做的比較熟練了,但是每天還是發(fā)愁到底吃什么。有的時候是在不想做,就會下餐館。這里的中餐館水準和大學食堂相當,現(xiàn)在吃起來也成了一種奢侈。比較起來,快餐食品,如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之流在這里市便宜的食物了,物價折算下來和國內相當。